(月光依依 供稿) 11月16日,星期六,,陽光燦爛,。我陪義工朋友一起到宿松縣特教學校開展調研活動,。雖然我還沒有加入宿松義工,,這次只是作為一名愛心人士觀摩義工活動,,但是特教孩子的生活和特教老師的付出深深地打動了我,,不得不提筆寫下自己的所感所悟,。
第一次走進宿松特教學校。一進校門,,教學樓上“陽光,、自信、感恩”幾個大字躍入眼簾,,讓我頓時感受到校園里洋溢著一股向上的力量,。不巧的是,今天正趕上學生休假,,我們不能近距離接觸到學生和老師,;巧的是,學校負責人得以有時間接待我們,,引領我們參觀了教學樓,、學生公寓、學生活動室,、食堂等,、使我們對該校的校容校貌有了最直觀的認識:這里安靜、溫馨,,這里和諧,、陽光,,這里生活著一個特殊的群體:23名正沐浴著愛的陽光的孩子,10名無私奉獻充滿愛心的老師,。
第一次感受特教的不易,。我們一行認真聽取了朱校長和劉主任關于學校工作情況的介紹。宿松縣特教學校于2013年7,、8月份從破涼中心小學搬遷到韓文,,9月1日正式開學;現有四個班級,,其中一年級一個班,,三、四年級屬于復式班,,五年級一個班,,六年級一個班,共23名殘疾學生,。學校專業(yè)教師7名,,管理人員3名,勤雜工4名,。雖然搬遷不久,,但目前學校教育教學秩序十分正常,已初具規(guī)模與建制,。同時我們還了解了特校學生的作息時間、課程設置,、當前存在的困難以及學生個性發(fā)展等問題,。通過校方介紹,我們深深體會到,,短短幾個月的時間,,朱良玉校長完成了從普教學校領導到特教學校負責人的轉變,角色轉變之快,,不僅充分體現了校長的資歷深厚,,更展示了校長濃濃的愛心。同時,,老師們心態(tài)調整好了,,孩子們也適應了,這些變化實屬不易,。學校到處充滿正能量:教學樓墻壁上的“自信成功,,自強成才,自立成長”的字樣,,公寓樓道的“苦難對天才是墊腳石,,對強者是一筆寶貴財富,,對弱者是萬丈深淵”的勵志語,給人以奮發(fā)向上的力量,。學生寢室里,,地面干干凈凈,衣被物品疊放整齊,,你能看出這是學生生活的常態(tài),,我們?yōu)楹⒆觽兊淖粤⒛芰泻谩W生食堂餐廳,,寬敞整潔,,我和義工朋友們都真切地感受到特教師生和諧融洽的關系,也被特教老師的耐心,、愛心和責任心深深打動,。我同樣是一名教師,但與特教老師比起來,,頓時感到自己是非常幸福和幸運的,。以前,我覺得自己從事普教,,教學成績更加容易顯現,,頗有成就感。通過這次調研,,我真正感受到了特教老師的偉大,,他們的付出更加艱辛,他們的成績是隱性的,,他們的所得與付出不成正比,,但是,他們的愛心和責任心卻無法估量,!
第一次體會特教的意義,。在特教學校,我們參觀了學生的作品展覽室,。墻上五顏六色的手工作品,,一幅幅栩栩如生,令人目不暇接,。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剪紙,、圖畫。這是殘疾兒童用剪刀一點一滴地修剪的,,用彩筆一筆一畫地描繪的,,一張張精美的彩紙,一幅幅活潑可愛的圖案,,無不承載著一個個殘疾兒童美麗的夢想,。這些孩子雖然生活在無聲的世界里,,但是,他們的作品告訴我們,,他們的心智是健全的,,他們的心態(tài)是陽光的,他們同樣渴望成功,,他們同樣向往幸福,。很難想象這背后傾注了特教老師們多少心血和汗水,很難想象這背后投入了孩子們多少熱情和毅力,。眼前不時浮現出舞蹈《江南雨》的畫面,, 2012年由特教學校的孩子們表演的舞蹈《江南雨》在全縣中小學生藝術節(jié)上獲得一致好評。2013年全縣春節(jié)聯歡晚會上,,該節(jié)目再次將晚會推向高潮,,我有幸兩度觀看了此節(jié)目。孩子們整齊劃一的動作,、快樂陽光的表情,,與指導老師配合的默契,不時贏得觀眾雷鳴般的掌聲,,也引起我心靈的震撼,,該畫面永遠定格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今天在這里目睹孩子們的手工作品,,更是感觸倍多,這些孩子,,他們能積極向上地生活學習,,太幸運了!這些老師,,他們能將一個個殘疾孩子培養(yǎng)成活潑開朗的陽光少年,太偉大了,!這些父母,,他們能目睹自已孩子的出色表現,太欣慰了,!愛著這些孩子的人們,,大愛無痕;被愛著的孩子們,,自立自強,。一種敬佩、羨慕之情從我心中油然而生,。我敬佩孩子的父母,,對孩子不拋棄不放棄,;我敬佩孩子的老師,對工作不抱怨不攀比,;我羨慕孩子們趕上了好時代,,遇上了好老師。由于種種原因,,他們人生的翅膀被無情地折斷,,但社會這個大家庭沒有拋棄他們,而是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更多的溫暖,。他們付出的努力我們難以想象,培養(yǎng)并照顧他們的老師所付出的努力我們更是難以想象,。我們相信有社會大家庭的溫暖和關愛,,會有更多的殘疾孩子,從小有康復,、少有所學,、大有所為、到老有所養(yǎng),,和正常人一樣享有人的尊嚴,。這,便是特教的意義,。
![]()
第一次意識到特教工作的任重道遠,。通過學校負責人的介紹,我們洞察到了學校目前的困難:第一,,學校尚未正式掛牌,。作為宿松縣唯一一所特教學校,其搬遷,、獨立成校是縣委縣政府的要求,,但目前沒有接到編委的正式批復,尚不能正式掛牌,,令該校師生有“黑戶口”的尷尬,。第二,交通不方便,。雖然學校地處孚玉鎮(zhèn)韓文嶺,,距離縣城約6公里,但是由于近年經開區(qū)西擴,,縣城通往學校的公路被工程車碾壓得坑坑洼洼,,給這些殘疾兒童上放學造成了很大不便,甚至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第三,,師資力量緊缺,。只有語文、數學,、體育,、美術等專業(yè)老師7人,這就導致課程的開設受局限,,比如沒有正規(guī)的思想品德課,、音樂課、生理衛(wèi)生課,、心理健康課等,。而這些殘疾孩子年齡參差不齊,有的已進入青春期,,他們能合理地宣泄自已的情緒,、排解青春期的煩惱嗎?作為一個教師和母親,,我不免在擔憂著,。第四,生源嚴重不足,。通過整體搬遷后,,新特教學校的硬件設施有了較大改善,教學樓,、男女生公寓樓,、圖書實驗樓、教師辦公樓,、食堂餐廳一應俱全,。如此大的校園僅接納了23名殘疾學生,教育資源的效益沒有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我縣其他殘疾兒童去哪里了,?是否還有殘疾兒童沒來讀書?朱校長說,,他們從民政局了解到全縣注冊登記的殘疾兒童遠遠大于這個數字,。據初步了解,適齡兒童有的去安慶特教學校了,,有的隨父母外出打工,,應該另有很大一部分失學在家,。是什么原因使這些孩子不能如期入學,?社會關注度不夠?相關部門宣傳力度不夠?是因為家庭的貧困,,還是父母對孩子失去信心,?其實,這些孩子,,他們的智力不一定差,,他們應該同樣擁有受教育的權利,同一片藍天下,,應同樣享受愛的陽光雨露,。我仿佛能幻化出這些孩子渴望知識的眼神,憧憬外面世界的童心,。我們在座的每一位義工朋友都感到愛心無止境……第五,,學校缺乏志愿者參與。雖然這里的老師盡職盡責,,但畢竟面對的是一群特殊的孩子,,需要用愛心、細心,、耐心,、信心、恒心來呵護,。朱校長和他的團隊用他們的智慧,,傳遞了社會的正能量;用他們的德行,,感動感染了我們,;用他們的愛心,為幸福家庭,、美麗宿松,、和諧中國播撒了一顆顆愛的種子。然而,,針對目前學校的人力物力財力,,針對學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這股力量顯然是不夠的,。朱校長講述的樁樁件件故事,,點點滴滴工作,都飽含一份份真心實愛,。那一個個生動的故事,,都是特教老師們訴說不完的情懷。我們感動著老師們的感動,,快樂著孩子們的快樂,,我們每個人都在思考著如何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快樂,?如何讓更多的殘疾孩子享受快樂?參加調研的義工們紛紛表示將定期和不定期地組織志愿者來學校為孩子們提供愛心服務,。
調研活動結束后,,我一直在想,對于這些身殘志不殘的孩子們來說,,一點點成功都需要付出巨大的艱辛和毅力,,而他們的老師要比我們付出百倍甚至千倍的努力,我懷著深深的敬意對特教學校的校長說:“你們是在做慈善的事業(yè),,你們真辛苦,!”善行之美,在于行善的過程,;著名戲劇家莎士比亞說:“慈善是高尚人格的真實標記”,。宿松特教學校的老師“以愛心以善心對待工作”的思想境界就是他們高尚人格的真實寫照——有一種愛,叫做堅守,!讓我們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呼吁全社會“關愛殘疾兒童,,獻出你的愛心!”讓每個人都加入到弘揚正能量的隊伍中去,,匯聚愛心,,造福一方。我們堅信,,這大愛,,愛在無疆;這大愛,,溫暖松茲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