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99) 石普水 今天早晨終于又來了到軛頭灣,。 千呼萬喚,魂牽夢繞的軛頭灣,。 半年前偌大的一片楊樹林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稻田。稻田里秈稻已經(jīng)成熟,,長長的稻穗低垂著,,沉甸甸的垂成一道美麗的月牙灣,向人展示著成熟美,;糯谷才剛剛出齊,,白花還沾在稻穗上,粒粒向上的稻穗緊緊的挨在一起,,整整齊齊,,蓬蓬勃勃,欣欣向榮,,蒸蒸日上,。 好可愛的稻谷啊,!我謂為之歡欣鼓舞,。 幾乎半年沒有來軛頭灣了。甚至連電腦也欺生,,打下“etw”三個字母,,它就是不出“軛頭灣” !時過境遷,,此一時彼一時,。曾幾何時,我住在學(xué)校,,每天早晨,、傍晚都要來到軛頭灣散步,對軛頭灣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也非常親切,。如今,,那個甚至比黑板、粉筆,、教科書還有熟悉的軛頭灣,,漸漸疏遠了。眼前的情景,,哪里有半點昔日的影子,? 我記憶中的軛頭灣是如此的美好。春天,,白楊樹的樹葉淡黃夾雜著嫩綠,,看著讓人心動,讓人愛憐,。夏天,白楊樹枝繁葉茂,,樹葉大大的,,厚厚的,芭蕉扇似的嘩啦啦的響,,熱氣騰騰的下午,,走進楊樹林,好像走進空調(diào)房,,頓時覺得神清氣爽,,舒服極了。楊樹林里嘰嘰喳喳的小鳥飛來飛去,,肥胖的兔子豎起耳朵跳來跳去,,它們絲毫不怕我,五彩斑斕的山雞在我前面大模大樣的走著,,走路時肩膀明顯向兩邊倒,。還有那只不知是受傷還是年老體衰而失群的大雁,那小孩似的坐在摩托車上的樅陽人的狗,,那些放養(yǎng)的鴨子吱吱嘎嘎,,卻始終不敢越過看鴨人插的竹篙…… 楊樹林里那時有兩個看荒人。住在龍湖岸邊的瘦子每天夜里頭枕著龍湖的波浪,,虞老每天見面都說我“早,!真早”,說他的牛不聽話,。我們每天都見面,,都打招呼,天天上演著一些平凡的故事,。 如今走的走了,,死的死了,,人去樓空,山河依舊,。 一絲悲涼涌上心頭,。 軛頭灣橫豎成行一排一排哨兵似的站立著的白楊樹轉(zhuǎn)眼間沒有了。三百畝楊樹全部伐倒了,,運走了,,轟隆隆的挖土機把樹兜挖起來,轟隆隆的推土機把楊樹林變成稻田,,幾個月來,,每天十幾個60多歲的農(nóng)民在這里伐樹,搬樹,,平田,,撒種,施肥,,打藥…… 楊樹林變成了稻田,。 高低不平的稻田,竟然不可思議的長成豐收在望的稻谷,。有人說,,今年人工栽插的水稻畝產(chǎn)一千四五百斤,撒播的呢,,至少也應(yīng)該有畝產(chǎn)一千多斤吧,?真的不可思議,楊樹林奇跡般的變成三百畝稻田,,可以收獲三百多萬斤稻谷,! 其實,我天天都想來軛頭灣,,來這里呼吸新鮮空氣,,眺望無邊無垠的稻田,只覺得心胸開闊,,精神抖擻,。只是,從我家到軛頭灣來回足足有10公里路程,,需要兩個小時左右時間,,活動量實在是大了一點�,;顒又v究量力而行,,不以疲勞為度。我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忍痛割愛,。 龍湖水滿滿的,,密密麻麻的河篙把龍湖塞得只有一條水溝,河篙開著花,,看上去好像結(jié)了篙米,。只有下游有水,那么多河篙怎么辦,?多少年后,,沖擊的泥沙把龍湖逼得改道,有來一個軛頭灣,?大自然偉大,。 軛頭灣上沒有一個人,甚至也沒有鳥,。我快步走在軛頭灣上,,有點寂寞,有點荒涼,。沒有白楊樹的軛頭灣視野更加開闊,,茫茫無際的稻田似乎一眼望不到邊。僅僅楊樹林就有三百畝,,四周有多少個楊樹林的面積?差不多有十來個吧,?幾千畝,。能收多少稻谷?楊樹林變成稻田,,是耶,,非耶?我不知道,。 (2013.9.8.)(1249)(待續(x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