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拉袖子”很有必要 ©王宇平 一位身陷囹圄的貪官在懺悔書中這樣說:“在為官之初,,我萬事謹慎,。后來慢慢喜歡沾小便宜,以致發(fā)展到大量收受賄賂,,直至東窗事發(fā),。最令我痛心的是我的屬下從一開始就沒有一個人指出過我的錯誤,哪怕是很小的……”,。貪官之所以敢“貪”,,原因固然多多,但這位貪官說的沒有一個人指出他的“很小的錯誤”卻是普遍現(xiàn)象,。 不指出上司的哪怕是很小的錯誤,,或許是不敢,也許是不屑,。如果是不敢,,那說明這個為官者太官僚,下屬怕你,,怕報復,、怕穿小鞋、怕丟工作等等,;如果是不屑,,那么下屬就未免“中庸”過分,,抱著明哲保身的態(tài)度,“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而已,。 有這樣一則故事:中唐名將郭子儀功勛卓著、威震朝野,,被封為汾陽王,。有一年,因朝廷重要祭祀的日子臨近,,禁止殺生。郭子儀的是仆人違反禁令,,宰了一只羊,,右金吾將軍裴谞立即稟奏唐德宗,予以彈劾,。德宗為此多次夸贊裴谞不畏權貴,,忠直剛正。有人不以為然,,認為這樣有損郭子儀的名聲,,便責問裴谞:“郭公有功于社稷,為什么不加以庇護呢,?”裴谞回答說:“正是因為郭公德高位隆,,我才這樣做的。郭公德高位重,,皇上剛即位,,本來擔憂郭公黨羽眾多,難以駕馭,。我揭發(fā)他較小的過失,,說明郭公不足畏懼。這樣,,上盡了事君之道,,下安了郭公及朝臣之心,不是一舉兩得嗎,?” 且不說兩千多年前的古人有多么公正,,此處筆者不但要佩服裴谞的勇氣,更要贊賞郭公的大度和豁達,。須知,,作為“威震朝野”的名將,郭子儀要殺死裴谞易如反掌,,比踩死一只螞蟻還不費力,!但人家老郭那樣做了嗎,?沒有!要那樣做了,,故事流傳到今天就要改版,。再回過頭來看看今天,幾多人在他的上司剛犯了一丁點兒錯誤的時候就“報告上級”,,抑或當面指出,?就是在召開民主生活會這樣專門“挑刺”的嚴肅場合,一些人要么不吱聲,,要么“哼哼哈哈”蒙混過去,,充其量就是要求領導“不要因為工作熬夜太久以免損傷革命本錢……”之類。如果真的有人如裴谞那樣舉報某某領導“宰了一只羊”,,那后面“挨宰”的可能就不是羊而是那位舉報者了,。當然,不舉報也并不只是怕“挨宰”,,也有人因為“事不關己”,,又不損害我的個人利益,討那“麻煩”干嘛,?還有人認為“宰了一只羊”事情太小太小了,,舉報他豈不“小題大作?”其實這些觀點都有缺陷,,甚至存在嚴重錯誤,。須知“千里之堤毀于蟻穴”,一些人之所以身陷囹圄并非開始就大肆收受賄賂,,而是從一般的“意思意思”開始,,慢慢發(fā)展到大貪特貪的。所以古人“勿以善小而不為 勿以惡小而為之”的忠告是至理名言,,值得我們大家尤其是為官者記取,。同時,作為同事,、朋友乃至親屬,,對愛貪小便宜的有了一定地位的領導、朋友和家屬要時時敲響警鐘,,適時拉拉袖子,,總不能眼睜睜看著他一步一步向泥潭陷入而不顧吧? 通聯(lián):151786759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