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缽” 石普水 勞動時間長了“休息一會兒”,宿松方言叫“歇缽”,,江西彭澤縣方言與我們宿松相同,。岳西方言寫作“歇腳” ,江西省景德鎮(zhèn),、太湖方言寫作“歇撥”,,我老師田老先生教我寫“歇剎” 。宿松地處皖,、鄂,、贛三省交界,古稱“吳頭楚尾” ,,各地移民后裔,口音特重,,方言混雜,。“井邊蛤蟆井邊好” ,,“住在一鄉(xiāng)打在一幫” ,。我們佐壩讀“歇缽”。 上世紀60年代,,農(nóng)村生產(chǎn)隊百十號男女勞動力,,勞動場面挺壯觀的。農(nóng)民出工上午,、下午中間都歇一“缽”,,夏天日子長,也歇兩“缽”,。勞動中俏皮的人們常學黃梅佬腔調(diào)看著太陽說,,“咿呀!日頭還有多高,!”——所謂“馱日頭過嶺,,推日頭下山” 。 “歇缽”由生產(chǎn)隊長掌握,,隊長一吹哨子,,“軍令如山倒”不同地方勞動的人都會停止勞動。掌生殺大權的隊長到處轉悠,,監(jiān)工兼技術指導,,不從事繁重勞動。一句順口溜挺形象——“生產(chǎn)隊長一把鍬,,大隊干部手叉腰,,公社干部挎背包”。 “歇缽”時口渴了,走下塘嘴對著水猛灌一氣,,謂之 “狗舔”,。年輕的媽媽們一路小跑著回家給孩子喂奶換尿布。男人們聚在一塊,,掏出掛在褲腰帶上那一尺來長的“黃煙筒” ,,吸幾口,用手轉轉煙筒嘴,,算是用“餐巾紙消毒”,,挺客氣的遞給下一位,一直傳遞著,。農(nóng)民們稱煙是“義鄉(xiāng)草” ,,套用“博友”時髦稱呼該叫“黃煙友”。女人們有的納鞋底,,有的把大腿卷起老高,,在腿上搓上鞋麻索。無憂無慮的女孩子就地起材,,尋幾顆圓圓的石子玩“抓子”游戲,。男青年打撲克“爭上游”或“ 對面升級”,輸贏都一笑了之,,不賭錢,,那時也沒有錢賭。勤快麻利的人則在田地岸上尋野菜,,或在塘里撈水草喂豬,。不吸煙的人躺在一條扁擔上,看藍天白云,,看青山綠水,,聽人說話,挺自在挺悠閑的,。 有人唱山歌,。《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叫“山伯訪友” ,,一整本有人能唱完,,高亢悠揚的腔調(diào)不亞于現(xiàn)在的美聲唱法;“十八摸”,、“ 十二個時辰” 算三級黃段子,。至今記得一首《反歌》,在我看來算是精品:“反唱歌,,順接頭,,家婆園里菜吃牛,;趕著牛來背鞍子,牽著馬來架軛頭,;雞公跟著毛狗走,,老鼠咬斷貓的頭……” “三個老兒一塊談吃,三個小伙一塊比力,�,!蹦星嗄陚儭巴鳌� 最熱鬧。兩人用一條扁擔比手臂勁,,誰手臂彎了誰輸,。旁邊拉拉隊鼓勁吶喊助威,往往是最精彩的的場面,。 男人們吸過兩袋煙緩過神來,,天南地北流通鬼閑扯一氣講故事。說哪家夫妻打架,,哪家死人鬧喪,,哪年哪村哪隊男人“扒灰” 被逮住,哪村哪隊女人偷人被捉,,說得有鼻子有眼。也有說鬼故事的,�,!吧辍薄ⅰ� 月里病鬼”,、“ 吊死鬼”,、“ 惡鬼” ,一人主講眾人爭先恐后補充糾正,,“點擊率” 挺高的,。 說我一位堂爺爺,年輕時在打埓草時吃9大碗飯,,13碗半鍋粑粥,,漲得難受叫我一位叔叔揉肚子。 山里人坐船,,他沒上過船,,不認識船艙,問船老板,,“船老板,,我坐哪個‘坑里’喲?” 船老板怒目而視,,又不好發(fā)作,,山里人不知就里,,“喲嗬,還被我一句話拃翻著,!” 那天,,船老板不開船,他們這行早晨最忌諱“死”“鬼”“翻”之類不吉利字眼,。 “哇噻,,喲委!”是一姓的忌諱,,不能說,。 有一黃段子。一家媳婦聰明能干,,孝順公婆,,吃苦耐勞,勤儉持家,,樣樣都好只有一樣缺點,,性變態(tài)喜歡偷人。一屋男人都是她的情人,。丈夫氣不過,,搬到荒涼河邊住。河邊打網(wǎng)的男人在船頭解小便,,女人眼尖遠遠望見了男人的生殖器,,問丈夫:“你看,那船頭男人下面是個么事,?”丈夫沒好氣地說:“么事,?屙尿的八兒!”女人哈哈大笑:“河里男人也長了那個東西不是,?”聽得眾人笑得肚子疼,。 年輕活躍的人中不乏開玩笑的俏皮男女,無遮無掩的打情罵俏話是露骨的,,原生態(tài)的,,盡顯“大老粗”本色�,!靶陆Y媳婦三年講”,。一般對象多是年輕俏媳婦。但也有特例,,人們有名有姓的說某村幾個年輕潑辣媳婦把愛開玩笑的男人褲子脫下丟到水塘,,把他陽物用草拴住。還有一對 “野鴛鴦” 跑到樹林中做愛,,“現(xiàn)場直播”被放牛的人發(fā)現(xiàn)了精彩一幕,,把牛屎甩到他們赤裸裸的身上,。 那時物質(zhì)生活貧困,但人們精神生活富有,,樂觀,、幽默、正直,、勤勞,、善良、忠厚,。 懷念“歇缽”�,,F(xiàn)在想來是一種地域文化。
(2011.9.14.)(2)(2009.6.4)(1611) 石普水 安徽省宿松縣佐壩初中 手機 13074063193 郵編 246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