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天泡在網(wǎng)上,,又不知道做什么好。 80后最常說的一句話是“無聊”,,盡管他們在網(wǎng)絡上聊天花去了大把的時間,。 建議:聊天作為一種基本交流方式,所要達到的目的是獲得認同,。網(wǎng)上聊天很難達到這種認同,,所以越聊越無聊。學習和工作累了,,玩一玩游戲沒錯,,但是打怪練級那些游戲基本上是得不償失的。適量可以,,過度的話,,費時間,,傷身體,還花錢,�,?客嬗螒騺斫涣鞲星槭遣滑F(xiàn)實的,要交流感情最好還是找個人去咖啡吧,,或者堡個電話粥吧
2.浮躁,,好預測未知妄下定論。 對看過的電影和電視劇,,會按耐不住向別人透露下一個情節(jié)或者結(jié)局,。對不了解的事物,根據(jù)一丁點信息發(fā)表長篇大論的見解,,并且多半是批判的,。對權威毫無理由的不耐煩,但絕不公開挑戰(zhàn),,只熱衷于影響身邊的幾個人,,并有得到認同的強烈欲望。一旦不能如愿,,就不再發(fā)言,,部分人會暴跳如雷,令旁人費解,。 建議:多出去旅行,,多讀書,多參加團體活動,,多接觸社會,。世界的絕大部分真相在我們的視野之外,浮躁是個人修養(yǎng)淺薄的表現(xiàn),,人既是社會成員也是自然的組成部分,,需要積淀對世界盡可能的多認識,才能達到意識的足夠高度,,才能讓人看起來不那么浮躁,。
3.瘦弱,不愛運動,。 對健壯的人心存嘲諷,,對肌肉和力量心存恐懼。在審美上受日式漫畫的影響,,崇尚中性美和病態(tài)美,。與第一點有一定關系,在身體的耐力、韌性和爆發(fā)力上,,更熱衷于后者,。但是在受到刺激之后,又會表現(xiàn)出病態(tài)的固執(zhí),。這樣就表現(xiàn)為兩個極端,,一方面弱不禁風,另一方面又偶爾會有驚人之舉,。 建議:健身,,多進行戶外運動。身體是人最接近自然的組成部分,,一個健康強壯不容易被擊倒的身體可以讓我們終生收益,。
4.性格軟弱,喜歡為自己的意志不堅定找理由,。 不喜歡通過溝通達到與外界的意見統(tǒng)一,,而是表面妥協(xié),內(nèi)心強烈反感,,表現(xiàn)為通常所說的叛逆,。性格軟弱表現(xiàn)在與異性相處方面就是易犯花癡,對異性的正常關懷想入非非,。在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之后,即使真的喜歡對方,,也不敢大膽追求,,而是找個理由退縮。通常的理由是說自己不了解愛情,,也不想了解,。 建議:堂而皇之的與人打一架,正兒八經(jīng)的談一次戀愛,。從自然法則的角度考慮的,,與同性生物打架和向異性求愛都是走向成熟的標志。
5.消極,,拒絕長大,。 不喜歡被人說成熟,尤其不能容忍被人說是老男人或老女人,。不耐煩與長輩討論一些實際的問題,,反感政治,厭惡參加長輩在場的應酬,。要負責任的事情,,會讓他們覺得焦慮不安和無奈。 建議:嘗試了解父母的不易。也可以從哲學層面去了解索取和付出之間的辯證關系,,就象課本里所說的權利和義務的關系,。
(圖6)6.選擇性自閉,對熟人嘮叨不休,,對陌生人一言不發(fā),。 偏愛使用方言或者網(wǎng)絡語言等非大眾語言。吸煙,,但是不敬煙,。喝酒,但是不敬酒,。不是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基本上很難交談下去。多人參與討論時,,如果沒有人邀請他發(fā)言,,即使他已醞釀好發(fā)言稿,還是會選擇沉默,。 建議:這些其實都是在溝通上遇到的困難,。建議擴大知識面,擴大社交圈,,改變與人交談的方式,,勇敢表達自己的見解,努力將自己的觀點傳達并影響其他人,。獲得認同后就會產(chǎn)生激勵,,反復幾次,就可以走出自閉,。
7.習慣熬夜,,25歲之前通宵次數(shù)明顯較多。 有時候為了“合理安排時間”,,干脆用通宵來減少熬夜次數(shù),。實際上下半夜都在打瞌睡。 建議:熬夜其實就是自閉在作怪,。有熬夜習慣的人,,白天就找到了關門睡覺的理由,避免了外界的騷擾,�,;蛘甙滋祀m然沒有在家睡覺,因為精神上萎靡不振,,能造成“外界不關我事”的錯覺,,也能達到抵制外界騷擾的目的。建議立刻改變作息時間,打開心扉,。
8.毫無理由的高傲,。 覺得別人不可能了解自己,并以此作為對別人不屑的理由,。不愿意聽別人的建議,,也聽不進。這種高傲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為什么,。 建議:由于時代因素,,80后的自尊更為脆弱,從心理上就更趨向于自我保護,,表現(xiàn)為對外界不信任,。建議多了解一些社會規(guī)則,不管在什么場合,,只要你在規(guī)則之內(nèi),,你就是安全的,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存在價值,。
9.做事不按計劃,,討厭按部就班,永遠不知道錢花到哪里去了,。 以同時看多部小說,,多部漫畫為榮。喜歡同時著手幾件事,,忙得焦頭爛額是他們喜歡的狀態(tài),,盡管這些事情只要合理安排是完全可以按部就班輕松完成的。 建議:欲速則不達這個道理就不用說了吧,。學會制定計劃,可以避免緊急情況下全面崩盤的風險,。
10.不問問題,,過于依賴搜索引擎。 多數(shù)人喜歡用搜索引擎思考,,將搜索引擎作為自己的智囊,。 建議:互聯(lián)網(wǎng)確實給了我們許多方便,但是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東西很多都是未經(jīng)考證,,經(jīng)不起推敲的,。所以要避免犯錯,這個地方正需要80后拿出懷疑精神來,,不能依賴互聯(lián)網(wǎng)而使自身的學習功能退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