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村小山坡上的地,,大都是透水性比較強的沙土,。這種土,,種出來的紅薯特別香甜�,!痹谇巴殴绵l(xiāng)白馬村順安生態(tài)農業(yè)專業(yè)合作社的路上,,白馬村黨總支書記何樓風介紹說。在最困難的時候,,紅薯曾是救命的糧食,;后來,生活好了,,紅薯成了喂豬的飼料,;再后來,家庭養(yǎng)豬的也少了,,村里的山崗地上,,就很少能看到紅薯了�,!耙患乙粦�,,單打獨斗,紅薯種植面積小,、品種單一,,形不成產業(yè),是掙不到什么錢的,。掙不到錢,,自然就沒人種了。”
20221103224950front2_0_461086_FpmCmlVnYvDyOfTFvUMORV19U_j4.jpg (495.98 KB, 下載次數: 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1-4 05:32 上傳
現(xiàn)在,,情況又不同了,,一到夏天,白馬村到處都是一片片綠油油的紅薯地,。
順安生態(tài)農業(yè)專業(yè)合作社負責人羅光學說:“今年遇到了干旱,但我們通過合理灌溉和精細管理,,已經將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各種薯類平均畝產量在2000公斤左右�,!绷_光學是遠近聞名的“紅薯大王”,。不過,最初加入“新農人”大軍時,,他更傾向于做養(yǎng)殖行業(yè),,“我開始種紅薯,也是為了養(yǎng)豬,。后來我就感覺到,,把紅薯作為一個產業(yè)來發(fā)展,比養(yǎng)殖場更有前景,�,!绷_光學說
2016年,羅光學從白馬村農戶手里流轉200多畝耕地,,正式開始試驗種植紅薯并加工產品,。在九姑鄉(xiāng)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兩年的摸索,、試種,,獲得了較大成功。至此,,羅光學決定將合作社整體轉型,,從養(yǎng)殖業(yè)轉產到紅薯種植及加工業(yè)。
那么,,紅薯究竟能加工哪些產品,,這些產品能不能掙錢呢?對于這個問題,,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答案肯定是紅薯粉絲,。對此,羅光學毫無保留地算了一筆賬:“按照往年平均值算,,一畝地能產2500公斤新鮮淀粉薯,。每3公斤新鮮淀粉薯能加工出1公斤粉絲,2500公斤薯就能加工出400多公斤粉絲。按每公斤粉絲6元的批發(fā)價計算,,一畝地能有10000元的產值,。”
6元一公斤,,還是批發(fā)價,,算不算貴呢?“其實真正的紅薯粉絲這個價格不算貴,�,!闭f起自家的產品,羅光學忍不住夸贊道,,“我們的粉絲色澤純正,、清香可口、柔潤嫩滑,,貨真價實,,吃過就知道了�,!焙献魃缭诩t薯種植上,,堅持精細化管理和有機種植,不噴灑農藥,、不施化肥,,合作社出產的紅薯粉絲在參加安徽名優(yōu)農產品暨農業(yè)產業(yè)化交易會時,榮獲參展產品金獎,。
20221103225034front2_0_461086_Fi4PDWQ5J2_MxYBuozbP115Hk1zc.jpg (293.15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1-4 05:32 上傳
當然,,合作社的產品并不只限于粉絲,甚至不只限于薯類,�,!凹t薯王”的目光,已經瞄向更廣闊的市場,。
2020年11月,,羅光學利用中國扶貧基金會和華泰證券公司援助的扶持資金,興建廠房,,大力發(fā)展紅薯農產品深加工業(yè),,提高產業(yè)的經濟效能。經過多年發(fā)展,,合作社已實現(xiàn)從單一種植淀粉薯到種植鮮食薯,、蜜薯、紫薯等系列綠色食品,,從單一加工紅薯淀粉,、紅薯粉絲到薯渣烘干利用,、產品開發(fā)、銷售等全產業(yè)鏈,。通過產業(yè)全面升級及延伸,,紅薯的價值發(fā)生了徹底的變化。
紅薯產業(yè)的穩(wěn)步發(fā)展,,取得了豐碩成果,,但羅光學仍不滿足。為提高耕地利用率,,他在種植基地大力推行紅薯,、油菜輪作種植模式。2021年11月,,在紅薯采挖結束后,他選擇200畝耕地種植油菜并購買了一套現(xiàn)代化壓榨菜籽油加工設備,,當年菜籽油成品即投放市場,,一舉獲得成功。
如今,,合作社已發(fā)展成為集紅薯,、油菜輪作種植、種苗培育,、推廣種植,、儲藏保鮮、薯類和油類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產業(yè)全鏈條大型農業(yè)科技企業(yè),。薯類種植面積,,也由最初的200畝發(fā)展到1200多畝。
薯類產業(yè)的興旺,,也為這片土地和土地上生活的人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甜蜜”——盤活了農村閑置土地資源,增加了就業(yè)崗位,,幫助周邊群眾解決了家門口就業(yè)難題,,使村民增加了收入。常年在合作社務工的村民已有20余人,,年工資都在25000元以上,;入股合作社的農戶有100余戶,其中脫貧戶46戶,,年戶均增收15000元,。(通訊員 何飛 劉升華)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