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身心健康密不可分,。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wèi)生日,今年的主題是“營造良好環(huán)境,,共助心理健康”,,呼吁全社會提高共同維護心理健康的意識,營造共促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圍,。
近日,,合肥市第四人民醫(yī)院心理專家溫馨提示,精神心理疾病可防可治,,大眾毋需過分恐懼和排斥,。只有提高對自身心理健康的覺察能力,及早識別,,盡早求治,,才能更好地維護心身健康。公眾心理健康素養(yǎng)的提升,,離不開社會各界對精神心理疾病的尊重和互助,。
表現:
心理問題常常較為“隱匿”
案例1
甜甜升初一后,覺得學習有些吃力,,上課也難以集中注意力,,成績下降厲害。父母責罵幾次后,,她變得沉默少言,,郁郁寡歡。性格一向溫順的她還變得很暴躁,,甚至跟父母頂起嘴,。她多次流露出不愿上學的想法,還跟父母提過想看一看心理醫(yī)生,,被父母全然回絕,。父母認為甜甜正值青春期,加上學習壓力大,,情緒波動很正常,,不可能有什么心理問題,多帶她出去放松放松就好了,。直到后來,,母親偶然在甜甜的胳膊上發(fā)現數道刀劃的血痕,才意識到事態(tài)嚴重,,趕緊帶她前往醫(yī)院就診,。甜甜被診斷為“青少年抑郁”,。
對此,合肥四院心理咨詢中心副主任何孔亮表示,,對于心理問題,,成年人通常可以自己尋求幫助,,但青少年需要他們的家長,、老師或其他監(jiān)護人認識到他們的處境并帶他們尋求所需要的幫助。而這往往又并不容易,。很多心理問題在早期易被掩蓋和忽視,。就如案例中的甜甜一樣,青少年的抑郁并不總是表現出悲傷的樣子,,相反,,易激惹、憤怒以及躁動不安有可能是他們最明顯的抑郁癥狀,。
案例2
今年初,,張阿姨聽到身邊老姐妹們體檢查出了不好的結果,感到非常擔心,。雖然她自己的體檢結果一切正常,,但當晚張阿姨就失眠了,她不停感嘆:人老了,,真的一年不如一年了,。今年的體檢雖好,但是明年又會怎樣呢,?數月后,,朋友們發(fā)現張阿姨變了——愁眉不展,胃口不開,,少了許多言語,。而她自己也總說胸悶氣短,后背酸痛,,沒有精神,。多次前往醫(yī)院,胃鏡,、腸鏡,、磁共振等等做了個遍,也沒查出身體不適的原因,。直到在�,?漆t(yī)院,才被確診為“老年抑郁”,。
對此,,合肥四院老年心理科主任醫(yī)師孔曉明表示,,抑郁狀態(tài)是老年階段常見的情緒反應,但常被其他主訴掩蓋,,包括睡眠障礙,、食欲減退和復雜多樣的軀體不適感�,;颊叱8械饺聿皇娣�,,但到醫(yī)院檢查大多沒有明顯異常,易造成診斷困難,,延誤治療。
注意:大多數人處于“健康”和“不健康”的中間狀態(tài)
何孔亮介紹,,心理狀態(tài)不是只有“健康”或“不健康”兩種對立的狀態(tài),,而是一種連續(xù)的狀態(tài)。從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到嚴重的心理疾病之間有一個廣闊的過渡帶,,心理完全健康和完全不健康的人都是極少數的,,大多數人處于中間區(qū)域。
在心理健康狀態(tài)中,,人們能夠積極,、樂觀、愉快地工作和生活,,自己能夠及時解決遇到的問題,;處于中間狀態(tài)時,也會遭遇情感困惑,、沖突和煩惱,,但在自己、朋友以及心理醫(yī)生的幫助下可以較好解決,;而處于心理疾病的不健康狀態(tài)中,,單靠自己或家人無法有效解決問題,需要前往專業(yè)機構接受專業(yè)醫(yī)生的規(guī)范化治療,。
提醒:
如有這些征兆,,需引起警惕
及早識別、及早尋求專業(yè)幫助,,對于心理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均十分重要,。何孔亮提醒,如果出現以下征兆,,應及時就醫(yī)評估和診斷:
1,、個性發(fā)生改變,人際交往遇到障礙,;
2,、出現查不清楚原因的軀體痛苦,;
3、工作,、學習和注意能力明顯下降,;
4、出現反常的,、不可控制的行為或情緒變化,;
5、出現荒唐怪誕的思維或令人不解的語言等,;
6,、多疑,懷疑周圍的人都在議論他或者害他,;
7,、出現自言自語自笑、過分冷淡,,寡言少語等,;
8、無故沖動傷人,、毀物或自殺,、自殘;
9,、睡眠不好等,。
此外,心理疾病可防可治,,重在理解和共助,。據介紹,人們對于精神心理疾病的恐懼和排斥很多是出于對疾病的不了解,。實際上,,精神心理疾病在得到有效治療后,可以緩解乃至康復,。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可以有良好的愈后,,并能有效預防復發(fā)。專家表示,,對于個體來說,,需要提高對自身情緒健康的覺察能力,尋求科學,、健康的解壓方法,;出現心理問題應積極尋求幫助,,到專業(yè)機構進行評估和診斷,獲得心理健康知識教育,、接受心理咨詢,、心理治療與藥物治療等。
對于家庭來說,,家人應當給予患者理解和支持,,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和寬松的生活環(huán)境,多學習了解相關精神心理學知識,,做好家人心理健康狀態(tài)的監(jiān)測工作,,以期早識別、早發(fā)現,,配合醫(yī)生做好治療和康復,。對于社會來說,各界需普遍提高對心理健康的認知水平,,理解和關懷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不歧視,,不排斥,,為心理問題的早期識別、患者的康復和回歸社會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
據悉,,合肥市第四人民醫(yī)院(安徽省精神衛(wèi)生中心)致力于心理健康科普宣教和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醫(yī)院開設了兩路公益心理援助熱線0551-63666903/636161616,,市民可隨時免費撥打咨詢,。
來源:江淮晨報。
來自: Android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