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愛如山
它不僅可以超越時空 更可以跨越血緣 近日,,“農民繼父 供3個繼女成名校研究生” 引發(fā)網友關注
大女兒曾寫下一篇《父愛如山》 回顧父親對她們的愛 更是讓網友看濕了眼眶
父愛如山 我一直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父親有多偉大,他只是一個樸實憨厚的農民,,既沒有驚天地的事業(yè)也沒有泣鬼神的事跡,。直到自己參加工作、結婚生子后,,才深深體會到在社會上生存,、經營家庭、養(yǎng)育孩子多么不容易,。而父親只是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靠著一雙手,以堅強的意志,、非凡的勇氣,、無私的擔當,養(yǎng)大了6個子女,,尤其是把毫無血緣關系的我和兩個妹妹都送進了大學并全部讀了研究生,,還耐心扶養(yǎng)他聾啞弱智的二哥,無悔照顧患嚴重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妻子——我的母親�,,F在,,我強烈意識到父親是多么偉大,他被提名為郴州市第一屆道德模范乃實至名歸,,他的精神值得我傳承,,也值得人們好好學習。 父親李享知和我并沒有血緣關系,。我出生在藍山縣,,下面有兩個妹妹,由于生活太貧苦,,母親和生父離了婚,,后經人介紹再嫁給了父親。父親喪偶多年,,一個人拉扯3個小孩,。母親再婚后不久,年邁的爺爺見我和妹妹連煮飯的米都沒有,,便把我們3個都送到母親的新家里,,母親很為難,說養(yǎng)不活,,父親看我們又黃又瘦,,穿得破破爛爛,,實在不忍心就留下了我們仨。當時我們只感覺人生得救了一般,! 我們到了母親的新家后,,家里6個小孩要上學,僅每個學期的學雜費就是一大筆錢,,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又聾又啞且智力殘疾的二伯父要養(yǎng)活,,不說別的,僅每餐煮九個人的飯都要一口大鍋子,,而家里全部收入只靠種幾畝薄田,、養(yǎng)兩頭豬。屋漏偏逢連夜雨,,沒過兩年,,母親被查出患上了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不多久就喪失了勞動能力,,只能做一點輕微的家務活,,時不時還要求醫(yī)問藥,沉重的生活負擔全部落在了父親一個人的肩上,。為了支撐這個家,,他包下了村里外出務工人家的十幾畝田地,每天起早貪黑地耕作,,踏霜踩露出,,披星戴月歸。如果沒有父親,,我和妹妹絕對不可能正常地長大,,至于上大學、讀研究生,、到國外留學,,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我時常想,,如果沒有父親無限的付出和包容,,我定會是一個心里充滿仇恨的人。沒有遇到父親之前,,我和妹妹是沒有父母管教的野孩子,,村里比我們小的孩子都可以肆意欺負我們。除了外人對我們的欺負之外,,對我們傷害最深的還是生父,。雖然我們三姐妹很聽話懂事,學習成績也好,,可生父卻經常因為打牌輸了錢就打罵我們,,不是扇耳光,、罰跪,就是用竹掃把打得我們身上都是火辣辣的血紅印子……是如山的父愛,,不但療愈了我幼小時充滿仇恨的心靈,,而且讓我體會到了幸福的滋味,懂得了感恩,。 有了父親的呵護與保護,再也沒有村里人欺負我和妹妹了,。父親對我們視如己出,,不說打罵,連重話都很少對我們說,,即便我們犯了錯,,父親也是耐心地擺道理、講故事予以開導,,讓我們如沐春風般,,心里也暗下定決心改正錯誤。生活雖然艱苦,,但是父親一個人默默承擔起全部的重擔,,拼盡全力給我們營造一個充滿溫馨與愛的家,卻連一句抱怨的話都沒有對我們說過,。他總是教導我們說,,現在這個世道很好,勤勞致富,、和氣生財,,天無絕人之路,只要肯努力就一定會有出路的,。他那樂觀的精神,、堅毅的目光至今都深深影響著我,似我人生路上的指明燈,,指引著我努力前進,。 父親勇敢的擔當為我們撐起了廣闊的天空,讓我們在知識海洋中盡情地遨游,、逐夢,。父親經常教導我們說“知識改變命運”,得知我們姐妹學習成績好就想辦法讓我們讀大學,,為了支持我們學習,,他額外付出了很多很多。印象中家里再窮,,我們只要張嘴要作業(yè)本和文具費,,父親立馬就掏錢給我們,,而他自己卻許多年都沒有買過一件新衣服。 有一回,,母親的腳痛發(fā)作厲害,,父親停了半天的農活到嘉禾一中送生活費給我,他從破爛的褲兜里掏出唯一的一張百元鈔票給我后,,說要馬上回去趕農活,。望著他遠去的背影,我難為情地和同學解釋說:我父親今天衣服也沒有換,,穿著干農活的衣服就出門了,。其實那身洗得發(fā)白、綴著小補丁還皺巴巴的衣服已經是他最體面的行頭了,。 漫漫求學路上,,離不開父親不辭勞苦的付出。記得在嘉禾縣廣發(fā)鄉(xiāng)中學讀初中時,,有一天突然下起了大雨,,而我們都沒有帶傘,父親丟下農活走了七八里路到學校給我們送傘,,我們回到家只是濕了褲腳,,他卻全身濕透了,當天晚上就發(fā)燒咳嗽,,可他不舍得打針又放不下地里的農活,,半個月都沒有好全。 2008年初郴州遭遇冰災,,小妹當時在郴州明星學校復讀,。父親不放心,冒著危險在天寒地凍中走了20多里路,,到嘉禾縣城花300塊錢雇到一輛小車,,開了三四個小時才到郴州。他到學校找到小妹的時候,,學校宿舍只剩下小妹一個人,,已經兩天沒有吃過溫熱的東西了,又冷又餓,,多虧父親把她接回了家,。花了這300塊錢以后,,家里過年的錢都不夠買五斤肉了,,而父親平靜地說一家人平平安安地在一起就是最好的年。 2010年,我考上了中科院南海所的研究生,,大妹也要去美國留學讀研究生,,母親很反對,說我們念完了大學要工作掙錢養(yǎng)家才正經,。父親一如既往地支持我們,,他說只有多讀書才能改變命運,以前那么難都過來了不差這兩三年,。大妹從北京坐飛機,,是父親去送的,為省下200元打的費,,他扛著大妹的大行李箱,,在北京的地鐵里被擠得喘不過氣來,兜兜轉轉最后到達機場時,,大妹發(fā)現他后背的外套都濕透了,!如果沒有父親,,難以想象我們三姐妹會分別成為公務員,、美國硅谷軟件工程師、市級優(yōu)秀高中教師,!是父親為我們遮風擋雨,、艱難鋪路,我們才擁有了廣闊的天地,! 父親初心不改的善良,、正直,讓我們懂得感恩,、追求真善美,,給予了我們通向幸福之門的鑰匙。每次遇到困難,、遭受打擊時,,我都會向父親傾訴,父親總是循循善誘地開導我,,讓我始終眼里有光,、心中有愛、腳下有遠方,。他是這么說的也一直是這么做的,。他為人正直、善良,,“多做點事不會掉塊肉”“吃虧是�,!笔撬目陬^禪。村里出工修水溝、挖田埂,、造水井,,最苦最重的活都是父親攬過去,而村里分點東西時,,他拿到的都是最差的,。他不論遇到什么不好不公的事都能保持善良純樸的本色,初心不改,,總拿“自己是一個共產黨員要做表率”掛在嘴邊,。有一回他帶領村里人做水稻育種,結完錢后發(fā)現少算了一戶人家100元,,他便親自把錢送上門去,,當面道歉說工作沒有做好。如此正直善良的父親,,卻是村里人眼中公認的“大傻子”,。 而今,我們6個子女全部成家立業(yè),,父親卻老了,,他的白頭發(fā)又多了,臉上的皺紋又深了,,多年沉重的擔子都沒有壓垮的背現在慢慢駝了,。我很愧疚自己不能讓父親過上多富足的生活,來報答他的養(yǎng)育之恩,。而父親卻總是說,,我們現在比以前過得好多了,要知足常樂,,要感謝黨和政府,、感謝這樣的好時代!
將3個繼女視如己出 這個9口之家靠他一人支撐
李享知是湖南郴州的一位普通農民,,1993年,,在妻子病逝多年后,李享知經人介紹和李水英組成新家,。此時,,李享知獨自帶著三個小孩和一位聾啞大哥,生活艱難,。李水英正式走進這個家庭時,,也帶來了她和前夫的小女兒李冬冬。
4c5ccf3f8092467e5ac6972f80570d6c.jpg (70.66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3-17 09:01 上傳
△李享知與妻子李水英
七口之家已經壓力不小,。1999年,,李水英與前夫所生的大女兒李小玲、二女兒李小玉,也前來投靠夫妻倆,。原來,,李水英的前夫癡迷賭博,兩個孩子成天饑一頓飽一頓,。李享知回憶當時的情形:“兩個孩子餓得面黃肌瘦,,很可憐。妻子的女兒,,也就是我的女兒,,反正就是吃口飯�,!�就這樣,,他把小玲、小玉攬在懷里,,組成了一個特殊的九口之家,。
3010087e99ed484b0abb2e76883c7a66.jpg (69.2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3-17 09:01 上傳
△學生時代的三姐妹
屋漏偏逢連夜雨。沒過多久,,妻子患上了嚴重的風濕病,,漸漸喪失勞動能力,還需要長期吃藥治療,。從此,,一家九口人的生計重擔,,全部壓在了李享知一人肩上,。 六個小孩上學,一年學雜費最多時達6000多元,,李享知獨自一人承包了十多畝田,,硬是憑著吃苦耐勞的精神,養(yǎng)活了一家人,。 大女兒李小玲在文中回顧父親的不易: “生活雖然艱苦,,但是父親一個人默默承擔起全部的重擔,拼盡全力給我們營造一個充滿溫馨與愛的家,,卻連一句抱怨的話都沒有對我們說過,。他總是教導我們說,,只要肯努力就一定會有出路的,。他那樂觀的精神、堅毅的目光至今都深深影響著我,,似我人生路上的指明燈,,指引著我努力前進,。”
生活雖然艱苦 他卻鐵了心要孩子們讀書
盡管過的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可李享知深知“知識改變命運”。發(fā)現三個女兒讀書既有天分又很用功之后,,他下決心要把她們供到上大學,。“我說不管怎么樣,只要能考上,,我堅決支持你們讀,。”
834f94db7544d620c702db924723307f.jpg (28.06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3-17 09:01 上傳
△李享知 大女兒李小玲提到,,為了支持孩子們讀書,父親總是對自己很摳門:“印象中家里再窮,,我們只要張嘴要作業(yè)本和文具費,父親立馬就掏錢給我們,,而他自己卻許多年都沒有買過一件新衣服,。有一回,,母親的腳痛發(fā)作厲害,,父親停了半天的農活到嘉禾一中送生活費給我,,他從破爛的褲兜里掏出唯一的一張百元鈔票給我后,,說要馬上回去趕農活。 望著他遠去的背影,,我難為情地和同學解釋說:我父親今天衣服也沒有換,,穿著干農活的衣服就出門了。其實那身洗得發(fā)白,、綴著小補丁還皺巴巴的衣服已經是他最體面的行頭了,。”
那些年,,曾有人勸李享知,,讓女兒們放棄學業(yè),,可李享知很“固執(zhí)”:“我就是做牛做馬,也要供她們讀好書,。” 孩子們懂得父母的一片苦心,,個個勤儉節(jié)約,學習刻苦,。20多年來,,在李享知的支持下,,3個繼女相繼成為名校的博士、碩士研究生,。大學期間,,懂事的她們靠獎學金和勤工儉學,為父親減輕了不少負擔,。大女兒李小玲說,被父親收留,,讓她“只感覺人生得救了一般”,“如果沒有父親,,我和妹妹絕對不可能正常地長大,,至于上大學,、讀研究生,、到國外留學,,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是父親為我們遮風擋雨,、艱難鋪路,,我們才擁有了廣闊的天地!”
兒女擁有了幸福生活 父親說要知足常樂
如今,,幾個女兒分別成為了公務員,、軟件工程師,、教師,,在各自的崗位閃閃發(fā)光。她們也都各自成家,擁有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3eaee2a606e392dee71fd14cf3719cac.jpg (26.17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3-17 09:01 上傳
△
李享知與妻子李水英
網友:了不起的父親,!
這一家人的故事,,感動了許多網友,,大家紛紛感嘆,,“了不起的父親,!”
e4f9855060f0caba2bfa5a2a7744f722.png (40.03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3-17 09:01 上傳
8b7172a9fbd4b551c030b3e021dcd04f.png (229.57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3-17 09:01 上傳
29007b172241d673bd04aba42818c9cd.png (88.14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3-17 09:01 上傳
54ecf403623d5945e7fb68552faefa29.png (282.74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3-17 09:01 上傳
dfec4c8526810c7fb1bf7e26e2df0161.png (86.68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3-17 09:01 上傳
來源:央視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