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是一種很常見的蔬菜,。 特別是每逢夏季,,更是很多人的心頭愛。 茄子味道鮮美,、富含營養(yǎng),,種類也不少。 根據其果實的形態(tài),,可以分為圓茄,、卵茄和長茄等。 甚至連顏色上都有區(qū)分,,多以紫色、綠色常見,,偶爾會有白色的,。 近日,一則“茄子千萬不能這樣吃,,會中毒”的消息引起大家的關注,。 不同顏色的茄子都有什么區(qū)別,?吃茄子真的會中毒?今天就來說清楚…… 不同顏色的茄子有什么區(qū)別,? 目前在超市或農貿市場采購的茄子,,大多為紫色、深紫色或紫黑色,,偶爾可以看到綠色和白色的,。 但其實,這種顏色上的差異主要是源于天然因素而非人為造成,。 那茄子的顏色主要是由什么決定的呢,? 這要從色素開始說起,茄子表皮顏色的主要成分來源是葉綠素和花青素,,以花青素為主,。
微信截圖_20200607084343.png (761.86 KB, 下載次數(shù): 1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7 08:50 上傳
茄子在成熟過程中,葉綠素不斷降解,,花青素在合成它的一些基因調控下不斷生成,,而且花青素主要分布在茄子表皮細胞的液泡中,隨著花青素種類和濃度的不同,,造成果皮呈現(xiàn)從橘紅色過渡至紫黑色的顏色,。 相對而言,綠茄子或白茄子缺乏部分合成花青素的基因,。 此外,,茄子在成熟過程中,花青素的合成和積累也會受到光照,、植物激素等因素的影響,。 有些茄子因種植的間距不當,影響到成熟過程中的光照,,從而造成顏色出現(xiàn)著色不均勻的現(xiàn)象,。 所以,不同顏色的茄子雖然表皮中的花青素存在一些差異,,但考慮到花青素的含量,,以及表皮占整個果實的重量較低。 總體上,,不同顏色茄子的營養(yǎng)價值并沒有太大區(qū)別,。 茄子需要去皮吃嗎? 很多人吃茄子時,,習慣性把皮去掉,,其實大可不必。 關于去皮,,很多人考慮主要是茄子表皮里的花青素會和膳食中的鐵結合,,從而影響到人體對鐵的吸收,。
92fce264718f4490aff5db6289d8acbc.gif (1.58 MB, 下載次數(shù): 1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7 08:50 上傳
我們人體直接吸收的鐵主要是二價鐵,而有研究表明花青素(廣義上屬于植物多酚)可以有效保護鐵的自氧化,,所以并不用刻意去皮,。 此外,茄子皮里含有維生素E和蘆丁等有價值的營養(yǎng)成分,。 所以,,除對茄子皮的口感不適應外,沒有必要去皮,,帶皮的茄子營養(yǎng)價值相對更高一些,。 網上還有一種說法,顏色越深,,含有的“有毒物質”越多,,更容易中毒,那真是這樣嗎,? 茄子吃多了會中毒,? 首先要說,茄子里確實含有可以致毒的物質,,也就是龍葵素,。 龍葵素是一類糖苷生物堿,包括茄堿和卡茄堿,,它廣泛存在于茄科植物中,,比如茄子、番茄和馬鈴薯(土豆),。 植物產生龍葵素主要是為了抵抗外界微生物和動物的侵襲,,所以對人類具有一定的毒性。
微信截圖_20200607084402.png (758.53 KB, 下載次數(shù): 1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6-7 08:50 上傳
對于茄子來說,,茄堿主要存在于茄子的果肉里,,但它的含量并不高。 那茄子顏色越深,,茄堿含量越高,? 茄子中茄堿含量高低主要和茄子的生理代謝有關,沒有絕對意義的高低,,相對而言,,淺色茄子的反而更低,而且和茄子的品種也有關,。 曾有學者研究了不同品種茄子里茄堿的含量,,結果顯示100克紫茄子的干果中,茄堿的平均含量大約為61毫克(綠茄子大約19毫克),而按照《中國食物成分表》(第6版)茄子的水分含量大約為93.4%,。 也就是說,100克紫茄子里其實只有大約4毫克的茄堿,。 再者,,茄堿在高溫和酸性環(huán)境下容易發(fā)生降解或水解,而日常烹飪過程中一般油溫較高,,且會使用一些調味料(比如醋),,這些都可以降低其毒性。 要達到可能因茄堿攝入過多(如25毫克)而引發(fā)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大約需要吃掉一斤多茄子,而考慮到烹飪過程中茄堿的損耗,,正常情況下食用茄子通常不會存在安全性風險,。 所以,不用過于擔心,。 如何選購茄子,? 一看顏色 看外觀和色澤,通常顏色鮮艷,、有光澤的茄子相對較新鮮,。 二看果實連接處 可以看茄子萼片(把端)和果實連接的部位,,通常會有淺白色或略帶淡綠色的一圈淺色環(huán)帶,。 比較寬或明顯的,,相對較新鮮,。 三摸手感 可以通過摸手感來判斷,軟硬適中,、輕微觸壓表面能復原的,說明茄子果肉組織水分保持較好,,相對較新鮮。 綜上所述 不同顏色茄子的營養(yǎng)價值 其實 并沒有太大區(qū)別 正常情況下 食用茄子不會中毒 不用恐慌 該吃還得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