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做事是最靠譜的修煉
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感悟:入世做事才是人生修行的最好法門,,如果心不靜而躁動,,這些躁動就會在做事時被充分地激發(fā)出來,。而要把事情做完,、做好,就勢必要盡量調(diào)伏自己的心,、耐住自己的性,。而這,正是對心性的最好磨礪,。
QQ截圖20190712101858.png (549.73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2 10:19 上傳
2. 與朋友相處,,懂得謙讓很重要
處朋友,務相下則得益,,相上則損,。
感悟:是人都有私心,,都會注重自己的利益,每個人的付出都是需要得到回報的,,這是人之常情,。所以朋友之間以彼此謙讓為基礎,不僅每個人的利益不會受損,,雙方在互幫互助,、互利共贏中還能使彼此獲得更大的利益。兩人之間的交情,,也會隨之越來越深,。
3. 越不想做什么,就越要耐著性子去做
日間功夫覺紛擾,,則靜坐,。覺懶看書,則且看書,。是亦因病而藥,。
感悟:膚淺浮躁的心,總是會本能地往舒服上跑,。越是貪戀舒服,,就越不會成長、成熟,,甚至還會更加膚淺浮躁,。所以要扭轉(zhuǎn)這種狀況,就要逆著自己的性子來,,越不想做什么,,就越要耐著性子去做。這正是對自己心性的磨礪,。
QQ截圖20190712101918.png (621.4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2 10:19 上傳
4. 克己修身,,來不得半點妥協(xié)
克己須要掃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則眾惡相引而來,。
感悟:克制自己,,是為自己泛濫如河的私欲筑起一道堤壩,勢必要固若金湯,、滴水不漏,。如果留存一點私欲,就如同在堤壩上豁開了一道口子,很容易就造成大壩的決堤,。因為這時你整顆心都還是欲望主導的,,只是潛伏了下來。所以克己修身,,是來不得半點妥協(xié)的,。
5. 悔悟是人生最好的藥
悔悟是去病之藥,然以改之為貴,。若留滯于中,,則又因藥發(fā)病。
感悟: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這就是人生的常態(tài),,稀松平常得很。所以第一要懂得悔悟,,第二要懂得改正,,第三要不把悔恨留在心里,這就是完整的成長過程,。
QQ截圖20190712101927.png (745.39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2 10:19 上傳
6. 工作生活忙亂,,皆因得失之心
凡處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頓失次之患者,,皆是牽于毀譽得喪,不能實致其良知耳,。
感悟:當今社會,,很多人在工作生活中都是手忙腳亂、越忙越亂,,把事情弄得一團糟,,自己也困頓不已、狼狽不堪,。為什么會這樣,?王陽明一語道破天機——那只是因為你的得失之心太重,只想要好的結(jié)果,,恐懼得到壞的結(jié)果,,于是就蒙蔽了自己那顆本來能泰然處之、平和應對的心,。起伏得失本是常態(tài),,盡力而為、順其自然才是合理的態(tài)度。
7. 只知逃避永遠沒出息
人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那靜時功夫亦差似收斂,,而實放溺也。
感悟:王陽明所說的情況,,放在現(xiàn)在叫“逃避”,,而不是清靜。事情是要面對的,,人是要在事上磨的,,逃避是永遠沒有出息的。
8. 對朋友少指責,、多鼓勵
大凡朋友須箴規(guī)指謫處少,,誘掖獎勸意多,方是,。
感悟:朋友犯了錯誤或者遇到難處,,本就心里懊惱痛苦,規(guī)勸其實沒什么用處,,指責更無疑是在傷害朋友,、毀滅友情,雪上加霜,。只有開導和鼓勵,,才是最有情有義的做法,才對朋友真的有用,。所謂“患難見真情”,,王陽明告訴我們的是基于人性和情義的交友之道。
9. 蒙蔽心靈的,,永遠是物欲
若無有物欲牽弊,,但循著良知發(fā)用流行將去,即無不是道,。但在常人多為物欲牽蔽,,不能循得良知。
感悟:王陽明口中的“良知”,,等同于“本心”,。本心人人都有,王陽明則告訴了我們?yōu)槭裁炊鄶?shù)人不能保持和守住本心,,那便是因為物欲的蒙蔽,。當今時代,這點尤其值得人們重視。被蒙蔽的心,,如蒙蔽二字的含義,,是陰暗而糊涂的,就算得到再多,,又有什么用,?唯有本心呈現(xiàn),才能清明,、放松和自在,。
10.要善惡分明,更要愛恨分明
人但得好善如好(hào)好(hǎo)色,,惡(wù)惡(è)如惡(wù)惡(è)臭(xiù),,便是圣人。
感悟:很多人都以為圣人是一種高高在上的存在,,可望而不可即,。王陽明則告訴我們,圣人其實很簡單,、很平常,,就是知善惡,并能從善如流,、嫉惡如仇,,這就是大道至簡�,?烧f起來容易簡單,,又有幾人能做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