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后,,世間萬物都是陽消陰長,,所以我們要在秋天進補,,達到收斂陽氣固護陰精的目的。
然而,,事情并沒有那么簡單,。
秋補不是貼秋膘,身體有虛才能補
古時人們在經歷過高溫濕熱,、食欲不振的夏天后,,多在立秋之時“以肉貼膘”,為秋收農忙打下身體基礎,。
但現(xiàn)代人早已過了溫飽不足,、農耕體力消耗大的時代,不但日常營養(yǎng)的攝入量早已超出日常需求,,體力消耗也有所降低,。
如果再貼秋膘,輕則導致胃腸道功能紊亂,,出現(xiàn)腹脹,、腹瀉,重則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的急性發(fā)作,。
中醫(yī)所指的“進補”,,不是“濫補”,補是針對虛而言,,有虛才要補,。
如果不分虛實地亂補,只會對您的身體造成更嚴重的負擔,。
《內經》云“精氣奪則虛”,,主要是指正氣的不足,包括氣虛,,血虛,,陰虛,陽虛,。
快速辨別四虛
1,、氣虛的癥狀:乏力、面色蒼白,、胸悶氣短,、飲食欠佳、舌淡苔薄,。
2,、血虛的癥狀:頭暈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蒼白,、口舌唇甲色淡,。
3、陰虛的癥狀:盜汗(夜間出汗),、口苦咽干,、顴紅、午后潮熱,、便秘,、舌紅少苔。
4,、陽虛的癥狀:四肢不溫,、腰膝怕冷、小便頻數(shù),、痛經,、陽痿早泄。
對證食補勝藥補
對于秋季進補而言,,不同體質補法不同:
1,、陰虛體質:
宜:豬肉、鴨肉,、枸杞,、牛奶、百合,、蓮子、山藥,。
忌:洋蔥,、生姜、辣椒,、茴香,、桂皮、香菜等辛溫助火的食物,。
2,、陽虛體質
宜:胡蘿卜、菠菜,、桃子,、蘋果等潤肺的食物。
忌:苦瓜,、萵筍,、梨子等清熱的食物。
3,、氣虛體質
宜:小米,、黃豆,、雞肉、菜花等,。
忌:空心菜,、生蘿卜等耗氣的食物。
4,、血虛體質
宜:豬血,、豬肝、干龍眼,、紅棗,、花生、赤小豆,。
忌:蔥,、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不上火的秋補好藥材
秋天最大的特點是“燥”,,進補的重點是平補氣津,,“滋陰潤燥”。
有些體質特別虛弱的人,,往往需要配合藥補,,接下來,小郎中就給大家整理了一個不上火的秋補中藥排行榜,,看看你能吃哪個,?
1、西洋參:減輕乏力和上火
西洋參性涼味稍苦,,能滋陰,、益氣、生津,,秋季天氣干燥,,陰虛火旺、少氣乏力者可適當服用,。
西洋參棗仁茶
取西洋參3~5克,,棗仁10~20克,開水沖泡即可,。
2,、山藥:食欲不好就吃它
入秋后,人們難免會出現(xiàn)少氣懶言,、食欲差,、消化不良等不適,山藥可以益氣養(yǎng)陰、補肺脾腎,,煮粥可適用于脾胃虛弱,、飲食減少、消化不良者,。
山藥紅棗粥
取鮮山藥60克,,大棗30克,粳米50克煮稀粥服食,。
若腹脹,、食欲差等脾虛癥狀明顯,也可用適量干山藥炒熟,,和等量的生山藥一同研成細末,,每次用米湯調服30克,早晚各一次,。
3,、黨參:氣虛易感冒別錯過
黨參具有健脾益肺、養(yǎng)血生津等作用,,氣虛的人可以在秋季吃一些黨參來補氣,,有助提高免疫力、預防感冒,。
黨參白術豬肘湯
白術10克,,黨參30克,豬肘一個,。生姜洗凈,,去皮、切片,。
用適量水,,猛火煲至水滾,放入食材,,改用慢火繼續(xù)煲約3小時,加入少許細鹽調味,。
每周1~2次,,能提高免疫力。感冒發(fā)燒的人不宜飲用,。
4,、麥冬:治肺燥干咳很給力
麥冬具有養(yǎng)陰生津、潤肺清心等作用,,可以用來養(yǎng)陰潤肺,,可用于應對北方的燥咳。
麥冬茶
麥冬適量,泡水喝即可,。
麥冬服用過量會導致脾胃虛寒,,每次最好不要超過30克。兒童不宜,。
5,、百合:趕走心煩和失眠
百合味微甘甜而性平,養(yǎng)陰而不膩,,為滋陰潤燥之上品,,用于肺燥咳嗽、心煩失眠,。
百合蓮子粥
百合,、蓮子各30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即可,。
6、阿膠:補血調經的婦女之友
阿膠是補血潤燥的良藥,,適用于血虛者,。還可治療陰虛火旺引起的失眠。
但阿膠易阻礙脾胃運化功能,,因此,,脾胃虛弱、大便稀,、舌苔厚膩,、吃飯不好的人不宜吃阿膠。
進補要掌握好度,,如果出現(xiàn)流鼻血,、口舌生瘡、大便秘結等問題,,有可能是補得不對或補過了,,要立即停止。
來源 養(yǎng)生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