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在起床后出現(xiàn)口干、口苦,、口臭的情況,,是屬于正常現(xiàn)象,。
但如果在刷牙以后情況并沒有得到緩解,而且一整天口腔里都是不舒服的狀態(tài),,這時候就要注意了,!
特別是在三伏天期間,天氣炎熱,,一不小心身體就容易“上火”,,尤其是這三處!
第一處:肝火旺
微信截圖_20180718120604.png (165.23 KB, 下載次數(shù): 6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2 12:03 上傳
出現(xiàn)口干,、口苦,、口臭的表現(xiàn)第一個要考慮的就是是否是肝火旺盛了。
如果再伴有,,目赤腫痛,、眼屎增多或雙目干澀、疲倦眼花,、視物模糊的癥狀,,以及出現(xiàn)蟬鳴或火車轟隆般的耳鳴。
就證明您真的需要“降火”了,!不過,,肝火分虛實,辨證對了才起效,!
針對虛火——白菊花茶
白菊味偏甘,,有平肝明目、滋陰降火的功效,,能通過益肝補陰來平降相對亢進的“虛火”,,并且對心腦血管有保護作用。
【用量】每次放5到10顆白菊花,,可以長期喝,。
微信截圖_20180718120611.png (215.28 KB, 下載次數(shù): 6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2 12:04 上傳
針對實火——苦丁茶
【性味】甘、苦、寒 【歸經(jīng)】入肝,、肺,、胃 【主治】疏風清熱、明目生津
【禁忌】脾胃虛寒者慎服,、經(jīng)期女性,、腸胃不好等不宜服用。
【建議】初次喝苦丁茶的人放一根苦丁茶葉就可以,,長期服用再慢慢加量,,以沒有感覺到難受、沒有腹瀉發(fā)生為度,,癥狀得到緩解就可以停止服用,。另外還建議餐后喝苦丁茶,防止苦寒傷胃,。
微信截圖_20180718120621.png (377.73 KB, 下載次數(shù): 5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2 12:04 上傳
清肝火不能忘了兩個字
1,、“戒”熬夜:三伏期間,天氣炎熱,,自然會影響到晚上的睡眠狀態(tài),,很多人干脆抱著手機不睡覺,這是非常傷害肝臟的,。
2,、“按”太沖:先用溫水泡腳10分鐘,然后用拇指指腹分別按摩雙腳,,3分鐘每次,,做2~3次即可!
微信截圖_20180718120629.png (66.05 KB, 下載次數(shù): 6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2 12:04 上傳
第二處:心火旺
心火分實火和虛火,。
實火:首先表現(xiàn)為心煩意亂,、氣郁不安、舌尖潮紅,,再嚴重一點,,可能還會存在口腔潰瘍。此外還有口干,、小便黃少,、便秘等癥狀。
虛火:這部分人,,常由血虛或陰虧所致,,心陰不足就會出現(xiàn)陰不制陽、虛熱化火的情況,,通常表現(xiàn)為低熱,、盜汗,、失眠等。
微信截圖_20180718120639.png (244.93 KB, 下載次數(shù): 6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2 12:04 上傳
實火宜清——蓮子心茶
【材料】蓮子心3克,。
【做法】將蓮子心放入蓋碗中,,用沸水沖泡,加蓋悶泡5~10分鐘后飲用,。 【用法】每日1劑,,可多次沖泡,代茶頻飲,。
【宜忌】適合心肝火旺,、燥熱不眠、心煩口渴,、頭暈頭重,、心悸失眠、目赤腫痛者,,血壓高者宜飲用,。暑熱季節(jié)最宜飲用;脾胃虛寒者忌用,。
微信截圖_20180718120653.png (287.46 KB, 下載次數(shù): 5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2 12:04 上傳
此茶是傳統(tǒng)的清心去火茶,有降血壓,、止煩渴,、消暑熱、改善睡眠的作用,。
虛火宜補——百合銀耳蓮子湯
【材料】鮮百合,、水發(fā)銀耳各30克,蓮子25克,。 【調(diào)料】冰糖適量,。 【做法】先將水發(fā)銀耳和蓮子放入鍋中,加水煮30分鐘,,再放入百合和冰糖,,續(xù)煮20分鐘,至蓮子軟爛,、湯汁黏稠即可,。 【用法】每日1次,連服數(shù)日,。
【宜忌】適合陰虛內(nèi)熱,、心煩氣躁、失眠,、心悸,、健忘、精神恍惚、燥咳者,。秋,、冬季食用更佳;寒濕凝聚,、腸滑泄瀉者不宜多吃,。
微信截圖_20180718120701.png (362.61 KB, 下載次數(shù): 5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2 12:04 上傳
此湯可養(yǎng)陰潤燥,清心寧神,,常用于心煩失眠,、心神不寧。
養(yǎng)心要多“坐”:
靜坐可以讓身心放松,,調(diào)整煩躁的情緒,,同時又可以收斂心神。
靜坐并沒有嚴格的要求,,隨時進行即可,,并且時間上也沒有硬性的要求。
第三處:胃火旺
胃火熾盛,,可延足陽明胃經(jīng)上炎,,癥狀表現(xiàn)為牙齦腫痛、口臭,、嘈雜易饑,、便秘等。 證名,。胃火熾盛之證,。
胃火,即胃火熾盛,,屬中醫(yī)病癥名,,出現(xiàn)口干、口苦,、有異味,,首先要考慮是否是胃火旺盛了!
微信截圖_20180718120709.png (197.24 KB, 下載次數(shù): 6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2 12:04 上傳
五汁飲
【材料】梨子100克,,荸薺50克,,蓮藕50克,蘆根20克,,麥冬10克,。
【做法】將上述食材洗凈、去皮,、榨汁,,然后,,將五種汁放入鍋內(nèi),加水適量,,置大火上燒沸,,后改小火煮30分鐘即可。
【用法】平日代茶頻喝,,忌吃生冷者可溫服,。
微信截圖_20180718120717.png (303.36 KB, 下載次數(shù): 6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2 12:04 上傳
按降胃火的穴位:
(1)內(nèi)庭穴:內(nèi)庭穴處于腳背第二和第三個跖骨接合凹陷的地方。具有除口臭,、治牙齒疼痛的效果,。
微信截圖_20180718120728.png (87.34 KB, 下載次數(shù): 6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2 12:03 上傳
(2)解溪穴:位于腳背和小腿交接交橫紋中央凹陷的地方,具有緩解牙齒疼痛,、去胃火的功效,。
微信截圖_20180718120736.png (171.87 KB, 下載次數(shù): 6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2 12:03 上傳
圖文源自網(wǎng)絡(lu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