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xiàn)在有許多青少年,把到工廠做工,,到農(nóng)村種地當成了一種落后,、恥辱,受罪,。這不能不說是這些年丑化貶低體力勞動的教育結(jié)果,!盲目吹捧掙大錢,干大事的精英哲學,無形中也使年輕人養(yǎng)成了看不起普通農(nóng)民,、工人出身的父母的習慣,,因為父輩們下了一輩子苦力,絕大多數(shù)人沒有掙到大錢,,沒做成大事業(yè),,更沒有什么權(quán)利和名氣。
t010debd105b30d5891.jpg (56.31 KB, 下載次數(shù): 2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8 10:01 上傳
照此下去,,年青一代連父母的經(jīng)歷都不理解的話,,還有什么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可言呢?
說到現(xiàn)在的大學生就業(yè)難,,臨泉王沖林想起三十多年前的一段“學工”經(jīng)歷,。
上個世紀70年代中期,高中快畢業(yè)的時候,,為了讓即將走出校門的學生適應(yīng)社會需要(當時恐怕做夢也沒誰想過要考大學),,學校按照上級要求,安排臨泉王沖林們?nèi)スS“勤工儉學”,。臨泉王沖林和班上的一些同學被分到了國棉三廠前紡車間,干的活是“擺管”,,就是把機器紡線用的一種帶紋路的錐型木管(也有塑料的)擺整齊,,放進專門的箱子里供擋車工用。這是輔助工干的活,不要什么技術(shù),,只要手頭快就行,,有技術(shù)的活一般是正式工才能干。當這些一排排的管子上纏滿線的時候,,再從飛速旋轉(zhuǎn)的紡錠上取下來送到布機車間,,那道工序好象叫“落管”,是由正式工干的,,二三十米長的機器一個人要管五六臺呢,。
t016ebf7363911f2c7e.jpg (56.95 KB, 下載次數(shù): 3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8 10:01 上傳
學工的學生也是三班倒,但沒有工資,,只是在上中班,、夜班時每天有三四毛錢的“補助”。即使那樣,,同學們的責任心還是很強烈的,,這不是吹牛!一方面是對工廠有一種新鮮的熱情,,另一方面也是對未來生活的追求,。
臨泉王沖林和同學們的家大部分都在如今的化工路附近住,那時,,家里有自行車的人幾乎很少,,往363電廠(現(xiàn)在的秦嶺路北段)去的只有一趟12路公交車,晚上八點以后就沒車了,,雖說票價最低只有幾分錢,,也沒誰舍得去坐,上下班都是“11路”,,特別是晚上要摸黑走七八站路,。吃飯有時自己帶,有時到廠食堂買,。飯菜與今天的物價來比,,低的驚人:一份肉菜二角,一份素菜低到五分,,米飯好象是一角吧,。但說來可憐,干一天活掙的錢連填飽肚子都不夠,,按現(xiàn)在的勞動法來說那是對童工的剝削呀,!不過,想想大家的生活水平都很低,,心理上也就平衡了,,呵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