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今涼亭中學后面,臨近古驛道的東邊,,有一座山叫愿平山,。中間連著起伏低矮的峰巒,愿平山與烽火山相依相連,。愿平山雄暉端莊,,引領群巒小峰屹立于涼亭河畔,山后群巒小峰綠蔭遮蓋,,清泉長流,,山前平坦開闊,,涼亭古鎮(zhèn),倚河交錯成輝,,良田沃野,,溪渠縱橫。
沿山前林蔭石級,,踏上山頂,,到頂似乎不見頂,一個十多畝的平坦展現在眼前,,似乎山體被攔腰切斷而成“半節(jié)山”,。周邊壕溝、掩體的痕跡和裸露的磚頭,、瓦爍,、基石,凸現了一個幾經戰(zhàn)亂和興衰的歷史,。
山頂后方始建于清順治年間的“愿平宮”寺廟屢遭戰(zhàn)火的毀壞,。寺廟跟清初的一段悲壯戰(zhàn)斗歷史密切相連。
清初全國許多義士“反清復明”迭起,,群雄爭霸,。順治六年潛山余公亮起義反清,緊接著宿松陳漢白蓮教徒陳明聯系朱灣的朱歪,,廖河的廖缺嘴等鄉(xiāng)義團勇勢力,,聚集在陳漢“玉樞觀”起義,興反清之旗,,沿途據寨相應,,聲勢浩大,震驚朝廷,。六月朝廷詔令安慶操撫李日芃平叛圍剿,。李日芃遺中軍孔國元、參將汪義分割圍剿,,各個擊垮,,陳明等義軍殘兵欲退據老家陳漢被阻,而最后被困在涼亭今愿平山上,,與山寺僧侶并肩浴血抵抗打得十分悲壯,,但終因寡不敵眾,最后全部戰(zhàn)死在愿平山,。
當今,,改革開放后,地方信徒和鄉(xiāng)民酬資在原址重建一座“愿平宮”,,梵音繞繞祥云護,,愿國泰民安,,世界和平。
稿件來源: 宿松寨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