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盛世修志,,盛世也修譜。
族譜指同一姓氏共同始祖的分支合族公修的家譜,。族譜一般包括三部分內(nèi)容:
第一部分是“譜源”,,也稱世系圖,介紹姓氏起源,,并從第一世祖往下按順序排輩的公共直系各世祖公的簡表,,即某人的世系傳承。
第二部分是家譜正文,,按各房族世系中所有人按輩分大小的先后次序編定,,分別介紹各人的字號、父諱,、行次,、時代、職官、封爵,、享年,、卒日、謚號,、姻配,、子女等。
第三部分統(tǒng)稱“譜頭”,, 是 “光宗耀祖” 的部分,,最能體現(xiàn)該族文化。內(nèi)容包括姓氏起源,、誥敕、文狀,、舊序跋,、家范、家訓(xùn),、派名,、辨疑、記,、引,、議、碑?dāng)�,、傳,、贊、書,、詩,、賦、疏,、墓志,、銘表、邱壟圖,、家訓(xùn),、譜序、派名,、邱隴山圖等等,。
這三部分內(nèi)容中第一部分世系簡表,即世系圖,,主要“敬宗溯源” ,,是最難的部分。第二部分是正文,主要是“收族”,,收錄該支全部族人,,它最麻煩最復(fù)雜,是實(shí)用部分,。第三部分最“光宗耀祖” ,,體現(xiàn)該族人才輩出,收藏該族錦繡文章,,佐證并彌補(bǔ)正史,,是精華部分。
人們常說:“我們都是炎黃子孫,�,!边@話不錯,但具體是炎黃哪一代的子孫,?古人云:“譜諜身之本也,�,!币馑际亲V能告訴你,,你祖父的祖父名諱叫什么,你從哪來,。修譜就是追根溯源,。“樹高千丈,,葉落歸根”,,你的根底在哪里?“飲水思源” ,萬里江水,,源頭何處?
中國人所謂“不忘本” 其實(shí)是從知祖開始的,。但是最難的又是知道所有先祖。
設(shè)身處地地想,,記住父親,、祖父、曾祖父三輩人的名字不難,,要記住更多恐怕就比較困難了,。怎樣稱呼祖父的祖父,?知道你祖父的祖父名諱叫什么,?我想很多人會搖頭。從始祖到我們現(xiàn)在恐怕最少的也有90多代,,這么多名字恐怕沒有一個人能記得,。
也許有人說,有家譜記載呀,!但你是帝王之胄嗎,?自古以來——確切地說秦漢以來有記載帝王世系的史官,。以后貴族世家也有記載,,普通黎民百姓都有那是明清以后的事。大部分家譜是明清以后才有的,。
在南京明孝陵主殿我喜出望外地見到抄下明朝十九陵一覽表:“高祖父,諱百六,,追封德祖元皇帝;曾祖父,,諱四九,,追封懿祖恒皇帝;祖父,,諱初一,追封熙祖�,;实�,,父親,諱世珍,,追封仁祖淳皇帝,。”誰敢拍胸脯肯定 “百六”,、“四九”百分之百是朱元璋高祖父,、曾祖父的真正姓名?那么精明的皇帝尚且無法考證其祖諱,!一般平民百姓怎么記得清楚呢?或者有人會說:我們每一姓氏族譜不都有世系圖,,上面不是記得清清楚楚嗎,?
其實(shí),這“世系圖”都是《皇帝的新裝》——大家都不愿說出來而已,。中國的姓氏恐怕只有孔姓等極少數(shù)姓氏的世系圖可信,。其余大都是修譜人苦心孤詣想出來的。
山東大學(xué)歷史文化學(xué)院碩士生常強(qiáng)有篇文章《找個名人當(dāng)祖宗》,。他說:“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這么一個傳統(tǒng),,自己出了名,,總要追溯祖先,找個歷史上的名人或神圣人物來當(dāng)自己的祖宗,�,!彼信e了唐朝皇帝自稱是十六國時期西涼政權(quán)開創(chuàng)者李暠的后代,又請出了春秋時期與孔子幾乎齊名的思想家老子,。宋朝靠政變登上皇帝寶座,,真宗對群臣講,自己做夢夢到了一位神人,,自稱是天上的天尊,,是天下趙氏的始祖,名字叫“趙玄朗” ,。于是趙宋皇位便名正言順了,。袁世凱強(qiáng)攀是袁崇煥的后人,上�,!傲髅ゴ蠛唷� 杜月笙硬說是杜如晦的后人,。
小市民出身的劉備,一旦跟倒霉的漢獻(xiàn)帝攀親時,,竟比皇帝“要高很多輩” ,,便是帝室之胄的“劉皇叔” !在隋唐科舉制度產(chǎn)生之前,,高貴的身份便可“舉孝廉” 做官,,誰不附鳳攀龍?《阿Q正傳》里趙太爺?shù)膬鹤舆M(jìn)了秀才的時候,,阿Q正喝了兩碗黃酒,,說他和趙太爺原來是本家,細(xì)細(xì)的排起來他還比秀才長三輩,。其時幾個旁聽人倒也肅然的有些起敬了,。趙太爺跳過去,給了他一個嘴巴,。 “你怎么會姓趙,!——你哪里配姓趙!”——小說自不足為證,,但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找個名人當(dāng)祖宗,并非欺世盜名,,附庸風(fēng)雅,。古人尤其是名人,是一方的勢力代表,,是一個地方的代名詞,,如柳宗元稱柳河?xùn)|,。但哪一姓都不可能代代有名人,事實(shí)上都是窮人多,。他的子孫怎么給排世系,?
(2009.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