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古井 第949篇 作者:過河卒子 QQ號:82009314 微信號:82009314 圖,、文:過河卒子 摩托車戶外行群 群號:322708947 歡迎收看卒子QQ空間、卒子微信,、微信群,、卒子微博、安慶E網(wǎng),、徽網(wǎng)安慶版,、安慶牽手網(wǎng)、安慶振風論壇,、各縣門戶網(wǎng)站等 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您收看《卒子走遍安慶》網(wǎng)絡長篇旅行專輯,。卒子走遍安慶,,介紹安慶及安慶原管轄的十三個縣、市的歷史文物保護單位和旅游風景點,。《卒子走遍安慶》是一張介紹安慶及安慶周邊地區(qū)旅游景點的名片,,向全市旅行或旅游愛好者推薦更多旅游景點,為讀者服務,!通過“卒子游記”,,帶領廣大戶外朋友去慢慢欣賞一個去除浮躁的長篇紀實旅行體驗過程,從而在人生的成長過程中“堅持”自我的信念,,并為之努力終生,。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紹位于安慶市潛山縣的二喬故里的胭脂井。在周朝時,,潛山縣為皖國所轄,、皖國都城就在今潛山縣城,東漢獻帝初平末年(公元193年),,廬江太守陸康為遠避戰(zhàn)亂,,將廬江郡治遷至皖縣城。此后,,袁,、曹、孫三家交替據(jù)有此地,,皖城遂成為兵爭的重鎮(zhèn),。唐朝時,,潛山縣曾為舒州治所。明朝洪武元年,,置潛山縣迄今,,首任潛山知縣張江,設縣治于潛山縣城,。 坐落于潛山縣梅城鎮(zhèn)境內的喬公故址和胭脂井,,歷來為人們所景仰。穿過一片田埂,,這里就是喬公故址,。雖然還有幾間舊屋、但已經(jīng)是荒蕪無人,,唯一能夠看到的故址痕跡的只有那口遺在一隅的古井了,。據(jù)說這口枯井被掩埋多年之后,于在1993年發(fā)掘修復,,使千年古井重見天日,,潛山縣人民政府已將其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細看井圈,,依稀可認當年所刻字樣“延康元年二月”(220年,,為漢獻帝末年,又為魏文帝黃初元年,,距喬公來潛41年,,二喬出嫁21年)。 如今,,作為一名安慶人,,知道安慶現(xiàn)存最古的一口井,當然是潛山的胭脂井,。當年三國的吳國孫策,、周瑜,與那皖國的二喬,,這是安慶的驕傲和榮光,。作為名動一時的美女,江東二喬很自然成了文學藝術的對象,。最早且最著名的作品當推唐代詩人杜牧這首膾炙人口的《赤壁》詩:“折戟沉沙鐵未消,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比绻荑げ皇墙钖|風火攻破曹,,東吳很有可能戰(zhàn)敗,,于是更是創(chuàng)造出形形色色有關二喬的繪畫、詩詞,、戲曲,、小說。其中,,影響最大的自然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的藝術虛構,。赤壁之戰(zhàn)是魏、蜀,、吳爭地位之決定性戰(zhàn)役,,當時吳蜀聯(lián)盟的主體是東吳,諸葛亮代表劉備出使東吳,,處于協(xié)助作戰(zhàn)地位,。西蜀勢孤力單,要與東吳建立平等合作關系,,確非易事,。然而諸葛亮憑著三寸不爛之舌,把局勢扭轉過來,,其中對付疑心病重的周瑜,,他采用的是激將法,小說將諸葛亮給周瑜獻計說,,要想投降,,并不用交兵權,獻出玉璽,,也不須親自渡江,,只須遣一使者,駕一葉扁舟把兩個人送去,,曹操就會卸甲卷旗而退兵,。羅貫中在寫這個故事時,采用的是虛實相間的手法,,二喬究竟有多美,?《三國志》沒有寫,杜牧沒有寫,,羅貫中也沒有寫,,這種美實在太模糊了。只要我們耐心的看一看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韓再芬,,就知道了,! 胭脂古井今猶在、紅消香斷有誰憐,。關于二喬之墓,,方志記載中雖不及周瑜墓之多,,但至少有三處:湖南岳陽二喬墓、安徽廬江和南陵兩地的小喬墓,。民間傳說在周瑜故鄉(xiāng)舒城(卒子曾前往,、與歷史對照、顯然周瑜墓不是在舒城),、二喬故鄉(xiāng)潛山也有二喬墓,,但瀏覽兩縣縣志,均不見文字記載,。據(jù)資料介紹,,記載二喬墓,提出了有關小喬生卒的與別地史料迥異的“殉情說”,,據(jù)清《巴陵縣志》載:周瑜鎮(zhèn)守江陵,、巴丘時,小喬相隨,。周瑜病卒巴丘,,小喬悲痛萬分,自盡于夫婿靈前,,軍帳兵士將其安葬在都督府后花園,,即今岳陽樓東北面的市一中校園。 孫策比周瑜早逝,。相傳大喬孤獨一身,,便隨小妹來到巴丘,死后姊妹合墓,,故稱“二喬墓”,。二喬墓曾多次修葺,現(xiàn)在能夠看見的,,為清光緒七年(1881年)湖南學政陸寶忠重修,。陸自謂于巴陵夢見小喬,又認為大喬不應合葬,,即將“二喬墓”更名“小喬墓”,,并加以增飾,墓頂栽植象征忠貞的女貞樹,,墓前建筑墓廬,,正堂供有窈窕嫵媚的小喬塑像。1992年,,岳陽市府重修小喬墓,,將其遷入岳陽樓公園,占地千余平方米,自成一體,。墓園里立有照壁,正面為蘇東坡手跡《念奴嬌-赤壁懷古》,,背面刻有今人撰寫的《重修小喬墓記》,。墓冢建造復其舊觀,增其舊制,。 東漢建安四年,,孫策從袁紹那里得到三千兵馬,回江東恢復祖業(yè),,在同窗好友周瑜的扶持下,,一舉攻克皖城(今潛山縣城)。在皖城東郊,溪流環(huán)繞,松竹掩映著一個村莊-喬公寓所,,后人稱之為喬公故宅(潛陽十景之一),。喬公有二女乃國色天香,又聰慧過人,,遠近聞名,。于是,便有了孫策納大喬,、周瑜娶小喬的韻事,。 胭脂井就在喬公故宅的后院有一口古井,水清且深,。相傳二喬姐妹常在梳妝打扮,,可謂“修眉細細寫春山,松竹簫佩環(huán),�,!泵看螉y罷,她倆便將殘脂剩粉丟棄井中,,長年累月,,井水泛起了胭脂色,水味也作胭脂香了,。于是,,這井便有了“胭脂井”的雅稱。有詩贊曰“喬公二女秀色鐘,,秋水并蒂開芙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