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寨泉(安慶風景)——卒子走遍安慶 卒子走遍安慶,介紹安慶老城和七縣一市的歷史文物保護單位和旅游風景點,。卒子走遍安慶是一張介紹安慶旅游景點的名片,,更多推薦旅游景點,,為讀者服務(wù)!通過“卒子游記”,,帶領(lǐng)大家去慢慢欣賞一個去除浮躁的長篇紀實旅行錄,,“堅持”自我的信念,一生為之努力,。
聽寨泉 ——安慶風景 第894篇 作者:過河卒子 QQ號:82009314 本文:過河卒子,、雪子、一路走來等聯(lián)合撰文 走遍安慶群 群號:322708947 走遍安慶戶外群 群號:346876262 歡迎收看卒子QQ空間,、卒子微信、微信群,、卒子微博,、安慶E網(wǎng)、徽網(wǎng)安慶版,、安慶牽手網(wǎng),、安慶振風論壇、各縣門戶網(wǎng)站等 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您收看《卒子走遍安慶》網(wǎng)絡(luò)長篇旅行專輯。安慶市岳西縣蓮云鄉(xiāng)的飛旗寨聽寨泉,,位于岳西縣蓮云鄉(xiāng)長生村與中關(guān)鄉(xiāng)分界處的飛旗寨,,主峰海拔1064米,東南兩面懸崖峭壁,,西面襟接桃園寨,,北面山巒綿延,可由至少三條線攀爬而上,。今天卒子聯(lián)合走遍安慶群雪子,、一路走來共同介紹這里。 飛旗古寨始建于明朝崇禎十五年(1642年),,當時張獻忠入境,,安慶撫臣史可法“檄山中之豪,多筑寨自守”,。山寨附近豪紳糾集明軍殘部據(jù)山抗衡,,張獻忠麾軍攻寨,萬箭齊發(fā),,射斷山頂眾多旗繩,,隨風飄揚,守軍潰散,。飛旗寨由此得名,。 據(jù)潛山民國九年縣志記載:“飛旗寨位于潛山北鄉(xiāng),,遺跡尚存,海拔1046米,,明末士人修之以防流寇,。張獻中曾三攻此寨,射斷旗繩戰(zhàn)旗飛落獲勝,,因此名飛旗寨,。”從潛山縣志中不能看出具體建寨時間,,但可知是明末,,用途是修之以防流寇,這里的流寇是指當時的農(nóng)民起義軍,。 《明史記事本末》第75卷記載:崇禎九年“二月丙子,,賊陷潛山�,!庇州d:“十年正月丙午,,老回回等趨桐城�,!薄伴c四月,,群盜盤踞江北,老回回等八營,,謀避暑六安,,乃散入潛山、太湖諸嶺陰林樾以息馬,,時出抄掠,。”“七月,,以史可法為右僉都御史,,巡撫安、廬,、池,、太等處軍務(wù),時以寇患,,故創(chuàng)設(shè),�,!睆摹睹魇酚浭卤灸返挠涊d可以看出,,農(nóng)民起義軍第一次到潛山是崇禎九年即1636年,,未注明具體是哪知起義軍,,后詳細介紹了老回回部于崇禎十年即1637年進犯潛山等地一事。老回回,,真名馬守應(yīng),,陜西綏德人,,明末農(nóng)民起義軍首領(lǐng),1637年時張獻忠,、羅汝才在其麾下,。 因“寇患猖獗”,明朝廷專門任史可法為右僉都御史平寇,。史可法上任后,,“檄山中之豪,各筑寨自守,,官府資以火器財物,,屢有保安之功�,!碑敃r的農(nóng)民起義軍有個特點,,對貧民秋毫無犯,但對地主豪紳手段殘忍,,財物肯定被劫,有時甚至性命不保,。史可法利用農(nóng)民起義軍打擊地主豪紳的特點,,要求地主豪紳出錢筑寨自守,官府資助部分火器財物,,從民國時的潛山縣志看,,岳西的大部分山寨應(yīng)該都是那時所建,建寨的形式是民建公助,。 從云濟寺山腳向上,,穿越整個蠟燭尖四峰,再入飛旗寨主峰,,順主峰東南面而下,,有一條深澗溪流——龍井溝。龍井溝為飛旗寨東南面懸崖絕壁下的一條坡度很大的石壁斷裂層,,長約三四公里,,它從海撥近千米的飛旗之巔一路奔騰而下,直到近兩百米高度的蓮云畈區(qū),。其坡度之大,,上下斷裂層次之齊,被稱安慶風景一絕,。 細游龍井溝更象是陡壁奔瀉而下似銀珠乍瀉,,千顆萬粒漫空飛舞。白茫茫的巖層,,白花花的山泉,,在漫山碧翠的山野里縱情放歌,。未見其形,已覓其音,。汩汩咚咚,,汩汩咚咚,在停歇的床鋪上伸展著秀美的身軀,,演繹著柔美的溫馨,。一落千丈,細細流淌,。 飛旗寨下的聽寨泉,,本無此景。此次游玩更添三個“聽寨泉”字,,其中一個“聽”的繁體字愿是指聽拆字就是“十目一心耳為王”也就是說要多聽多看用心記,,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合理的建議。其中聽字右下角多寫了一個“心”,,其意是卒子希望走遍安慶群友能夠多多用心去傾聽,,去賞悅?cè)碎g美景。更希望安慶的廣大網(wǎng)友能夠多多用“心”去觀賞一群卒子走遍安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