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在省委書記張寶順的陪同下,考察合肥市包河區(qū)望湖街道沁心湖社區(qū)宣傳文化工作,。
金秋時節(jié),,千里江淮碩果飄香,一派喜人的豐收景象,。 10月2日至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來我省合肥、安慶兩市,,深入社區(qū),、廣場、鄉(xiāng)村和宣傳文化單位,,實地了解基層群眾節(jié)日文化生活,,看望慰問一線宣傳文化工作者,并就振興地方戲曲作了專題調研,。
省委書記張寶順,,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唐承沛,,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曹征海,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吳存榮分別陪同調研,。
基層文化惠民生 國慶七天長假,群眾文化生活安排得怎么樣,劉奇葆十分關心,。 2日上午,,他首先來到合肥市包河區(qū)望湖街道沁心湖社區(qū)考察。這里公共文化設施一應俱全,,全天候對社區(qū)居民開放。書畫室里,,三五老者揮毫潑墨,;閱覽室內,一幫孩子手不釋卷,;文藝社團,,一群大媽引吭高歌……劉奇葆一路走一路看,不時與居民們親切交談,,詢問文化生活有關情況,。有下棋的居民說,現在社區(qū)文化活動豐富,,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樂趣,。劉奇葆聽后,欣慰地笑了,。在社區(qū)志愿者服務站,,他詳細了解志愿者招募渠道、注冊登記,、考核獎勵等情況,。劉奇葆指出,要把學雷鋒與志愿服務結合起來,,完善長效工作機制和活動運行機制,,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進一步形成奉獻社會,、關愛他人的良好社會風尚,。
合肥市政務文化新區(qū)市民廣場,猶如一個五彩繽紛的歡樂海洋,。舞龍隊,、鑼鼓隊、空竹隊等群眾性文藝團體,,給市民帶來一道道豐盛的節(jié)日文化大餐,。看到演員們嫻熟地抖動空竹,,做出串繞,、掄高、過橋、疊羅漢等精彩動作,,劉奇葆不住地點頭稱贊,。隨后,他應邀加入鑼鼓隊,,揮動兩根鼓槌,,敲響歡快的鼓點。據介紹,,這些文藝團體都是市民自發(fā)組建,,在基層群眾中頗有影響力。劉奇葆要求有關部門加大扶持力度,,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吸引更多市民熱情參與,使他們在文化建設中自我表現,、自我教育,、自我服務。
安慶市大觀區(qū)菱湖街道菱湖新村社區(qū)是第二批全國先進文化社區(qū),。劉奇葆來到這里,,深入了解公共電子閱覽室、特色文化藝品堂和社區(qū)道德講堂等運行情況,,充分肯定文化陣地建設使用的經驗做法,。面對圍攏來的社區(qū)居民,劉奇葆說,,文化建設靠大家,,每個人都來參與,社區(qū)才能成為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
傳播社會正能量 站在時代前沿,,引領主流輿論。在安徽報業(yè)大廈一樓大廳,,一塊塊圖文并茂的展板,,記錄著安徽日報報業(yè)集團改革發(fā)展的輝煌成就:新聞宣傳躋身全國第一方陣、經濟實力位居全國報業(yè)20強,、2011年榮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2012年榮獲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單位稱號……劉奇葆在展板前頻頻駐足,詳細詢問集團發(fā)展情況,。來到安徽日報采編大廳,、中安在線全媒體采訪中心,他與值班編輯記者親切握手,,向他們致以節(jié)日的誠摯問候,。劉奇葆指出,安徽日報報業(yè)集團發(fā)展勢頭很好,安徽日報辦得也很好,,下一步要積極推動傳統(tǒng)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fā)展,,不斷提高主流媒體的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
安徽廣電新中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省宣傳文化系統(tǒng)建設規(guī)模最大,、投資總額最多,、功能最齊全、技術設備最先進的廣播電視工程,。劉奇葆參觀了電視播控中心,、開放式新聞直播室、3600平方米多功能演播劇場,,對其設計理念和建設水平表示贊賞。劉奇葆強調,,要始終把社會效益擺在第一位,,多辦一些群眾喜聞樂見的公益性文藝節(jié)目,更好地弘揚主流價值,、傳播社會正能量,。他勉勵安徽廣播電視臺依托一流硬件,打造一流隊伍,,辦出一流節(jié)目,。
在安慶市廣播電視臺,劉奇葆走進播控機房,、制作中心和演播廳,,與編輯記者面對面交流。得知民生節(jié)目收視率和收聽率比較高,,他指出,,對老百姓來說,只有你關心他,,他才會關注你,。要始終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滿腔熱情做好民生節(jié)目,,只有對群眾的感情發(fā)自內心,,你們做的節(jié)目才能深入人心。
讓黃梅戲唱起來,、沉下去,、走天下 振興地方戲曲是劉奇葆此次調研的重點。
3日下午,,劉奇葆風塵仆仆來到安慶市宜秀區(qū)羅嶺鎮(zhèn)黃梅村,。這個青山環(huán)繞的小村是一代黃梅戲藝術大師嚴鳳英的家鄉(xiāng)。當地村民2001年組建了鳳英劇社,把黃梅戲唱到省內外許多地方,。
劉奇葆問劇社負責人:“現在日子過得怎么樣,? ”
“還不錯。 ”
“一年能演多少場,? ”
“300多場,。 ”
“演員收入怎么樣? ”
“小生,、花旦最高的一年有四五萬元,。 ”
“這在農村演員中是了不起的,說明你們有市場,。 ”
他又問:“你們主要面向基層吧,? ”
“我們都在基層,縣以下,。 ”
“除了安慶本地,,你們還到哪些地方演? ”
“江西省鄱陽湖地區(qū),,我們都到了,,這兩天正在江西演出。 ”
聽說鳳英劇社2008年曾獲全國表彰,,劉奇葆風趣地說:“我們看看表彰的效果怎么樣,? ”
幾名演員立即響應,自編自演一個唱段,。雖然舞臺陳設簡單,,但演員表演專注,黃梅韻味十足,,劉奇葆帶頭給他們鼓掌,。他對劇社負責人說,嚴鳳英家鄉(xiāng)這個牌子很值錢,,你們一定要保證演出質量,,為打好這個牌子增光,讓黃梅戲唱起來,、沉下去,、走天下!
隨后,,劉奇葆走進嚴鳳英故居看展覽,、聽講解。他說,,黃梅戲是安徽的一張名片,,要培養(yǎng)造就更多優(yōu)秀人才,,進一步擴大這張名片在全國的影響力。
安慶市黃梅戲藝術中心是集演出,、創(chuàng)作,、研究、展覽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藝術活動場所,。 4日上午,,劉奇葆饒有興致地參觀了黃梅戲博物館。一件件珍貴文物,、一個個經典劇目,、一位位代表人物,呈現了黃梅戲藝術從萌芽初綻到發(fā)展壯大的百年歷史,。劉奇葆要求有關部門要繼續(xù)加強史料整理和理論研究,,深刻把握黃梅戲藝術發(fā)展演變規(guī)律,進一步推動黃梅戲藝術繁榮發(fā)展,。
調研中,,劉奇葆召開振興地方戲曲座談會,聽取黃梅戲藝術家,、演藝院團負責人、有關專家學者的意見和建議,。他在講話中指出,,這些年來,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重視扶持下,,黃梅戲經典劇目經久不衰,經典唱段廣為傳唱,,民間演出生機勃勃,,涌現出一批深受群眾歡迎的優(yōu)秀劇目和優(yōu)秀人才,黃梅戲藝術事業(yè)呈現出良好的發(fā)展態(tài)勢,。
劉奇葆強調,,要從堅守和傳承中華文化基因的戰(zhàn)略高度認識和看待地方戲曲藝術。要把發(fā)展地方戲曲擺上重要位置,,鞏固和拓展文化體制改革成果,,深入實施人才建設工程和文化精品戰(zhàn)略,加強和規(guī)范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為地方戲曲繁榮發(fā)展營造良好條件,。地方戲曲要“接地氣”,突出本土特色,,面向基層,、服務群眾,,在群眾中創(chuàng)作生產,在群眾中演出提高,,在群眾中贏得市場,、贏得口碑,獲得持久的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