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插田 (原題“四月里來四月八”) 石普水 農(nóng)歷四月,,我散步。路上是絡(luò)繹不絕的婦女,,有熟人跟我開玩笑:“老師,,跟我們一起去插田�,!薄昂�,!”我笑著回答。我來到操畈,,一個早年小學(xué)同學(xué)在田岸上跟我打招呼:“莫走,!到這里跟我插田�,!薄靶�,,明天我來!” 我其實(shí)挺喜歡插田,。曾引以為豪地自詡:“種田我不外行,,教書我不內(nèi)行�,!蔽覍懭鞑┛�,,教二流書,但是曾經(jīng)插一流的田,。 我太熟悉插田了,。“三月蛤蟆叫噔噔,,谷子落地也生根” ,,“清明下半種,谷雨下盡秧” ,,“手捏黃秧七十七,,谷子落泥一百一” ,我對插田比教科書還熟悉 ,。 古往今來,,插田是一件大事。民以食為天,�,!按笕送逄铮⒆油^年�,!蹦纤卧娙朔冻纱蟆洞寰蛹词隆吩妼懙溃骸熬G遍郊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弊右�(guī),,又叫杜鵑,就是布谷鳥,,我們稱之為“割麥插禾”,。家鄉(xiāng)人說聽第一聲“割麥插禾”叫有講究:躺著聽這一年病,走路聽這一年忙累,,坐著聽這一年輕閑,,廁所里聽這一年患痢疾。 插田季節(jié)一家老小皆忙,,有詩為證——“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從頭上濕到胛,。喚渠朝餐歇半霎,低頭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蒔未匝,,照看鵝兒與雛鴨�,!薄叭滤脑陆洗�,,村村插秧無朝昏。紅妝少婦荷飯出,,白頭老人驅(qū)犢奔,。” 滄海桑田,。又是插田的季節(jié),。我在電腦寫個“插”字,后邊聯(lián)詞里竟然沒出現(xiàn)“田”字,,我好生詫異,。散步在一眼望不到邊的稻田路邊,沒有人插田,,只有人撒播稻種,,我不無感慨:世道變了,我自小學(xué)會插田這門手藝如今倒“英雄無用武之地”! 插田對我充滿誘惑,。我出生在農(nóng)村,,剛學(xué)會走路便到田邊看大人們插田,望著一顆顆整整齊齊的秧苗,,覺得挺有趣,,挺羨慕的。稍大一點(diǎn)便在田岸上撿大人們剩下的秧,,一個人偷偷的插,。過幾天發(fā)現(xiàn)我插的秧居然也活了,那該是一份多大的驚喜,!轉(zhuǎn)眼它便長青了,,不久便抽穗,終于長成了稻谷——成為能煮白米飯的稻谷,!那時插田在我眼里是那么神奇,。 我插田練的是正宗童子功。記不清是哪一年拜師學(xué)藝,,但可以肯定比我讀書還早,。早晨拉秧,田里水挺冰涼的,,坐在“秧馬”上,,大人們說說笑笑,挺有意思的,。拉秧也是技術(shù)活,,左手拉右手捏,右手必須捏緊,,不然秧長短不齊,,農(nóng)民們形容為“蝦子腳”。捆秧也是技術(shù),,看似漫不經(jīng)心,,學(xué)起來比寫字還難�,!敖粡埣�,,戳破就不靈�,!弊屑�(xì)地看慢鏡頭,,照葫蘆畫瓢,學(xué)會了那是一份驚喜,。捆秧有“馬子桶”,,有“轉(zhuǎn)水龍”,。插田更有學(xué)問。腰不能弓得太高,,屁股越低腰越不痛,,手插得越快。左手捏住秧根,,食指拇指分秧,。右手插秧手指要伸直,不然就是“扭顆”生長要差得多,。古人寫得逼真——“妾坐秧田拔,,郎立田中插。沒腳濕到裙,,披蓑濕到胛,,隨意千科分,趁勢兩指夾,。傴僂四肢退,遍滿中秧恰,,方方棋枰綠,,密密僧衣法。針針?biāo)娉�,,女手亦留插,。斜日日兩竿,白雨雨一霎,。�?/font> 靠田岸插第一趟田叫“牽沿”,,一般是技術(shù)能手,。插田你追我趕,,后邊的人追上了前邊的人,,那叫“關(guān)到了”,。前邊的那位成了敗軍之將,,會乖乖退讓,,田里便會發(fā)出一陣歡呼,。 “蛤蟆無頸,伢兒無腰,�,!贝笕藗兌歼@么說,。其實(shí)插田活兒輕快,就是腰酸,。插一趟兩趟沒什么,,但一上午,,一整天那就有腰酸背痛的感覺,。第二天起床腰腿就有點(diǎn)僵硬。連續(xù)作戰(zhàn),,便有人大聲嚷嚷“唉喲,,我的腰痛斷了!”傳說有位特別會插田的小伙子,,人長得英俊,,但家里很窮。財(cái)主家有位漂亮小姐,,二人情投意合,,但門不當(dāng)戶不對。財(cái)主不同意這門婚事但他要小伙知難而退,,說:“你不是會插田嗎,?你一天能把我家六斗坵插了,我女兒便嫁給你,�,!毙』镒哟笙玻胍贡闫鹪缋�,,使盡平生手段,,一天沒伸腰。太陽落山不久,,夜幕降臨,,偌大的六斗坵只剩下一個秧的地方,終于全部插完了,。眼見大功告成,,女孩歡天喜地一聲喊,小伙子大喜過望,,一伸腰,,咔嚓一聲,栽倒田里,,永遠(yuǎn)沒有爬起來,! 故事是凄慘的。伢兒也有腰的,。 “四月里來四月八,,家家戶戶把田插,。”農(nóng)業(yè)學(xué)大寨時插田,,沒到四月便開始,。薄膜育秧,用鍬鏟成一塊塊的,,叫“小苗帶土移栽,。”插田時田里水全放干,,用一種叫“劃行器”的木滾子劃跡,,人照著跡插,橫豎成行,,挺漂亮的,。那是真正的大集體,三,、四個屋場一個生產(chǎn)隊(duì),,四、五百人口,,兩百多勞動力,,分成若干作業(yè)組。會插田的男子勞動力和我們這些“無腰”的伢兒都是插田小組,。我們從“小苗帶土移栽樹”插到紅花草籽種田,,接著便到龍湖邊開荒田插單晚,不久便要栽雙晚田,,直插到秋后三天,。算算差不多要插三個月。 插田除了腰痛還是蠻快樂的,。年輕姑娘和小伙,有說有笑,。說著永不過時的話題,,隱晦曲折或直言不諱的打情罵俏,交流著天南地北的趣事,,傳播著陳谷子爛芝麻的時聞,。輕言細(xì)語的悄悄話,傾心吐膽的心事,。田里沒有文字獄,,暢所欲言,一呼百應(yīng),,歡聲笑語,,妙語如珠,。插田時身體是勞累的,但是心情永遠(yuǎn)是愉快的,。插田每天上午下午都要休息一,、兩次,,我們叫“歇缽”,。這時講故事,,說笑話,,躺臥休養(yǎng),,一片快樂的海洋,。 大集體生活是貧困的,,但人的精神極其快活,。 “四月里來四月八,,家家戶戶把田插,,田沒插上岸呀~妹呀,小妹子不送茶呀,,依呀呀兒喂~” 田野上的山歌自然沒有電視里的歌聲動聽,,但它卻時常在我心里唱響,永遠(yuǎn)是美聲唱法,。 忘不了,,四月里來四月八。 (2010.5.30)(2)(20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