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電的日子 ——回家(74) 石普水 停電的日子,,人類好像倒退了一個(gè)世紀(jì),,這話您相信嗎?我有親身體驗(yàn),。 宿松全縣停電維修,,時(shí)間是1月19日。 停電的早晨房間里灰蒙蒙的一片,,起床明顯比以往遲,。 停電人也無精打采,全沒有平日里人的精神抖擻,。沒有電,,沒有光明,心情也似乎陰暗,。早晨散步碰到的人都說“停電了”,,停電對現(xiàn)代人是一件大事。 散步的路程比以往短,,早早回家,。沒有自來水,井水也沒有電抽,,回家第一件事是拉井水洗衣,。多時(shí)沒看見井了,水似乎比以前深,,拉一桶水胳膊要上下轉(zhuǎn)動幾十下,,一兩桶水倒沒什么,拉四,、五桶水倒在池子里還是淺淺的,,不知是人的原因還是水桶不高興,,漸漸水桶在井里不斷碰撞,結(jié)果是“半桶水淌得很”,。 飯后兒子媳婦回來了,。“�,;丶铱纯础睂戇M(jìn)了法律,,昨天見到鄉(xiāng)政府劉黨委還開玩笑說,兒子今天回來“啃老”,。其實(shí),,他們帶來很多菜,真的來“啃老”,,也是“周瑜打黃蓋,,愿打愿挨”兩廂情愿。我們漸漸老了,,孫子漸漸大了,,無事的時(shí)候妻時(shí)常叨念,有幾多時(shí)候沒看見孫子了,。 沒有電視看,,沒有電,家中沒有多少吸引人的東西,。媳婦拿著剪刀到附近菜園里去挖薺菜——討地菜了,。不知是兒子帶著孫子,,還是孫子帶著兒子,,兒子出去觀光新鮮賞景,孫子也跑跑跳跳出去了,。兒子在石屋生活了二十多年,,印象既熟悉又陌生,。孩提時(shí)代、青春年少,,他都在石屋度過,。后來讀高中,念大學(xué),,石屋漸漸離他遠(yuǎn)去,,“少小離家老大回”。他們?nèi)タ慈龒{大壩似的塘岸,,這是石屋開天辟地第一回的大事,;他們看了二伯父的樓房,說“做得好”!他們到了石屋芝麻大小的山山水水,。懷舊,,新奇,不得而知,,反正回來興致勃勃,。孫子沒在石屋生活,但是走到天涯海角,,他的根還在石屋,。他小時(shí)候說是“佐壩佬”,那是不忘本也,。 沒有電,,不能電飯煲做飯;沒有電,,不能電煨罐煮肉,。又要回到老祖宗們發(fā)明的鍋灶上做飯了,。洗完衣服我到灶下燒火,。我喜歡燒火,暖和,,從容不迫,,清閑而且舒適,妻說著一些陳芝麻爛谷子,,不只是憶苦思甜還是沒話找話,。 飯后,我和兒子午睡,,妻跟媳婦剪著地菜的根,,女人們永遠(yuǎn)有沒完沒了的話。 午睡后我去地里扯棉花桿,。孫子也興致勃勃的跟我一塊來了,。他用手拔,“拔啊拔,,還是拔不起來,。”但是他毫不氣餒,,又用楤鎬挖,,終于挖起了兩根,向我炫耀著,,一種成就感顯而易見,。 我全沒有孫子那般詩情畫意。扯棉花桿老是機(jī)械重復(fù)著枯燥無味的動作。用一種叫做“撬子”的工具把棉花桿子夾在鐵片上往上撬,,撬起來的棉花桿根上泥土要捶干凈,,然后擺放整齊。撬起一根棉花桿至少要一分鐘,,有時(shí)沒有夾住棉花桿刳了幾層皮,,還得重新?lián)Q個(gè)方向再來。無可奈何又生氣不得,。農(nóng)民啊,,永遠(yuǎn)是面朝黃土背朝天,永遠(yuǎn)從事笨重繁瑣體力的勞動,,沒有詩情畫意,,而且收獲甚微。我教政治課總是現(xiàn)身說法教育我的學(xué)生們:千萬千萬莫做農(nóng)民,!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永恒不變的真理! 老氣橫秋的棉花桿黑糊糊的,,毫無生氣,。連土地也昏昏欲睡,眼睛都懶得睜開,。曾幾何時(shí),,生機(jī)勃勃的棉花苗不見了;綠的苗,,青的桿,,紅的花,紫的棉花桃好像是幾個(gè)世紀(jì)前遙遠(yuǎn)的事,;棉花葉子被霜打過,,碰到手上也刺人;棉花桿子則把手上皮膚劃出一道道痕跡,,尖尖的棉花桃子則毫不留情的把手劃出一道道血跡,。 孫子不知哪里弄來火柴,劃著了,,芭茅葉子燒著了,,開始覺得好玩,興奮地喊著,,不久,,很多芭茅葉子都燒著了,,害怕了,喊我,。我說“以后不能在外面燒火,!這個(gè)不礙事!”在石屋,,孫子再大的是也是小事,,不就是燒了幾根芭茅么?這芭茅他應(yīng)該占一份的,。不久,,兒子來了,父子倆竟然一道在山上燒火玩,,然后又用棉花桿打火,,父子倆大喊大叫,不亦樂乎,。兒子大小也是個(gè)干部,,但在石屋,他是小孩,。 妻子說縣城沒電不能做飯,,最后還是讓孫子媳婦吃粑餅回去的。而且拿了一些紅薯,、地瓜,、花生回去,。兒子說“滿”載而歸,。 晚上點(diǎn)了兩根蠟燭看書,似乎也不很明亮,,《清明》上一篇很好的小說,,也心不在焉的看著。8點(diǎn)了,,還是沒有來電,。打電話給兒子,說縣城也沒有來電,,他在外面散步,。 一直到了8點(diǎn)45分,終于來電了,,眼前一片光明,,我心里也一片光明。 20 13.1. 1 5)(1618)(待續(xù)) 歡迎光臨我的博客和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