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3{N_7XY2R8B339C}85SHO.jpg (414.1 KB, 下載次數(shù): 6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3-1-9 15:49 上傳
GV{T%$EJTO5Z5A5A[Y]YTCK.jpg (418.08 KB, 下載次數(shù): 6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3-1-9 15:49 上傳
RX31KJL5DV_D3NP3)4P7I)V.jpg (380.96 KB, 下載次數(shù): 7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3-1-9 15:50 上傳
ZIIT4VNMKSF`JYZ_B$~L1Q1.jpg (426.62 KB, 下載次數(shù): 5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3-1-9 15:49 上傳
)5})QXGZO%GQGJ{0B1}I}XI.jpg (444.37 KB, 下載次數(shù): 6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3-1-9 15:49 上傳
| | 在宿松縣城南1.5公里處有一座小山,名曰南臺山,。小山不高,,卻因有紀(jì)念詩仙李白的“太白書臺”而遠(yuǎn)近聞名,。
宿松歷史上最有名的縣官,當(dāng)屬閭丘縣長,,他因收留落難中的詩仙李白而名傳千古,。據(jù)《宿松縣志》記載:閭丘是以行者的身份來宿松任縣令的,當(dāng)時(shí)正值“安史之亂”的時(shí)期,,江淮一帶,,民不聊生。閭丘到任后,,為官清正,,順應(yīng)民心,講休養(yǎng)生息之道,,使縣民紛紛從外地回歸務(wù)農(nóng),,宿松得以大治。
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永王李璘舉兵向唐肅宗奪權(quán)失敗,,李白被株連入獄,幸得郭子儀,、崔渙,、宋若思等人營救出獄。李白出獄后四顧茫茫,,無處安身,,宿松縣令閭丘愛慕其詩才,冒著風(fēng)險(xiǎn)主動將其迎至宿松避難,。
李白來宿松后當(dāng)即住在閭丘下榻的南臺山南臺寺,。為了盛情款待這位詩壇才子,閭丘還專門在寺北筑臺,,供其居住和吟詩,,此即“太白書臺”。李白在此棲留三月之久,,寫下《贈閭丘宿松》,、《贈閭丘處士》等詩篇,,更寫出了“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fù)一杯“等名句,。臺西南不遠(yuǎn)處有荷花池,,池畔舊有“對酌亭”,相傳系李白與閭丘飲酒,、賞月,、撫琴、賦詩之處,。不久后,,李白被判流放夜郎(今貴州桐梓一帶),途中遇赦,。此后三年,,李白顛沛流離,于62歲時(shí)長眠采石磯,。
因時(shí)代遠(yuǎn)久,,太白書臺原臺已坍塌,解放后重建,。今臺高2.2米,,周環(huán)8米,臺心所立為清同治九年(1870年)的“太白書臺”石碑,,臺周四壁上鐫刻著李白當(dāng)年吟詠宿松山水人情的詩篇,。附近餞客嶺、南臺寺,、對酌亭等遺跡,,依稀可辨。 晚報(bào)記者 閆樹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