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选在线视频_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妓女_亚洲无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_韩国理论片R级在线观看_99噜噜噜在线播放_久久午夜神器_少妇下面好紧好多水真爽_亚洲狼人天堂_国产高清av_左手影院日本高清完整版免费,手机在线观看日韩av,日本无码人妻丰满熟妇5g影院 ,欧美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查看: 3748|回復: 0

拾遺補缺訂誤 裨益《宿松縣志》(2) 吳自立

19

主題

20

帖子

200

積分

高中生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1#
發(fā)表于 2012-7-22 10:16:31|來自:中國安徽馬鞍山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來自安徽

拾遺補缺訂誤 裨益《宿松縣志》(2)
吳自立
數(shù)據(jù)相左  
一些數(shù)據(jù)未經(jīng)考訂核實,,部分引據(jù)資料不同,,造成前后不一、自相矛盾:
     《概述》第1頁倒11行,、志文第81至82頁面積和,、第79頁、第255頁的龍湖,、龍感湖,、黃湖、泊湖,、大官湖等五湖面積分別為:693.8,、693.42、693.6,、693.6平方公里,,讀者到底采用哪個數(shù)據(jù)?一事,、一數(shù)多記,,有悖志體。
     同頁順6行“……5864個村(居)民小組”,;而第57頁順9行雖然記述為5864個村(居)民小組,。但下表1~1各鄉(xiāng)鎮(zhèn)的村(居)民小組合計數(shù)卻是5720個,競然相差144個,!《地方志書質量規(guī)定》第七章第三十九條: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的使用,,符合國家統(tǒng)計法律、法規(guī)的有關規(guī)定,,數(shù)據(jù)……等清楚,、準確,不錯用,、濫用,。對照《規(guī)定》,真是錯得離奇,!
     同頁倒6行“林地48460公頃”,;而第145、237頁林地頒證面積52056.77公頃,,大于總面積,。
     第3頁順2行“…..等7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第1008頁表40-1及文物選介合計為8處,。
     第5頁順18行“80年代,,植棉面積穩(wěn)定在1萬公頃左右,。”,,第198頁表7-7中面積均在9666公頃以下,,1993年才始超1萬公頃。第12頁倒15行“到2002年,,……在職工年均工資7895元,,比1991年凈增6261元”。而第1089頁順7行:1991年為1570.99元,,相比之下凈增6324元,。更離奇的是,同頁順15行又出現(xiàn)了一個1991年職工平均工資1761元,,2002年與之相比則凈增6134元,。讀者到底信誰?,!
      志文第58頁表1-1河塌鄉(xiāng)村民小組數(shù)合計231個,;而第69頁記述為232個。
      第110頁表3-2人口總數(shù)667974人,、加上第119頁的外出人口中164403人合計832377人,,比“五普”總人口中795373人多37004人。
      第187頁倒9行的五湖水產(chǎn)區(qū)面積1.6萬公頃,,而第258頁大湖開發(fā)總面積達到3.2萬公頃,。
      第619頁“1984-2002共審計1508個單位”,第627頁表23-5為1614個,;違紀金額21150.25萬元,,實為13041.51萬元。
      第214頁順19行“2002年牛的出欄量9500頭,,而406頁倒17行為9666頭,。
      第261頁表9-1中1978年水產(chǎn)品總產(chǎn)量2653噸,而其中4項合計為2666.4噸,,兒子比老子大,,其余年度或小于或等于。另外,,1978年水產(chǎn)品產(chǎn)值279萬元,、魚類產(chǎn)量2650噸;而正式發(fā)表的統(tǒng)計資料分別為209.5萬元,、2652噸,。
       第314頁倒10行“1978-1991累計收取水費195.19萬元”,而第315頁表10-11合計為147.7萬元,,文表不一,。原總纂稿該表下注有:每年水費數(shù)額為花涼亭灌區(qū)太宿分干渠和釣魚臺水庫灌區(qū)征收水費,后刪除。
      第391頁圖中2000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6.09萬元,,評議稿及統(tǒng)計資料均為6.61萬元,。
      第392頁順5行“集體商業(yè)”網(wǎng)絡1992年……調(diào)至291個,1997年減至116個,;而399頁順8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資料經(jīng)營網(wǎng)點1992年增至291處,,1997年減至116處。以全部商業(yè)網(wǎng)點代替其中的農(nóng)資網(wǎng)點太不應該,,太不負責,。
      第400頁順2行“全縣化肥銷售量3.1525萬噸”,不是銷售量,、而是施用量,!
      第406頁順21行“1984年后無菜牛購銷實績”,而實際上宿松菜牛1986-1990年分別收購1316,、630,、400、600,、204頭,。1986年出欄350頭。
       第411頁倒10行“產(chǎn)銷罐頭75噸……177噸……240噸”,,純屬意造,。這些數(shù)據(jù)都是第348頁順16行的生產(chǎn)量,難道生產(chǎn)多少就銷售多少嗎,?庫存和損耗呢,?
      第412頁順2行“1978年為1308.3噸”,實為13083擔,、折合654.2噸,。
同頁順4行“1990年2103噸為最多”,實為1784噸,,誤將原始資料表中的上一欄食糖看作飲料灑,。
       第334頁順4行“1978年工業(yè)總產(chǎn)值2837萬元“,而第649頁順4行為2862萬元,。
      第559頁表21-2與第1092頁表45-6相比,,一是重復、二是除1978,、1979年數(shù)據(jù)接近外,,余皆不同。第561頁表21-4也不相符,。
       第144頁順3行“全縣耕地減少3365.7公頃,�,!倍�190頁倒2行:耕地減少2553公頃(均是2002年與1978年相對比)。
      第147頁倒7行“2002年新增耕地88公頃,�,!倍�191頁表7-2新增40公頃。
      第148頁“基本農(nóng)田保護面積60342.71公頃,。”遠遠大于全縣耕地面積51467(含華農(nóng),、九成面積),。
      第202頁倒12行“柑橘面積達1175公頃”(合17625畝),而第228頁順1行為13286畝,,都是1985年,。
      第241頁“1994-1997年共營造經(jīng)果林3736.7公頃�,!倍�1997年農(nóng)業(yè)普查經(jīng)果林總面積為632公頃,。
      第255頁小序中“漁業(yè)總產(chǎn)值1978年279萬元、2002年2.6億元”,,錯把第261頁表9-1水產(chǎn)品產(chǎn)值當作漁業(yè)產(chǎn)值,。統(tǒng)計資料漁業(yè)產(chǎn)值這兩年分別為209.5萬元、17650萬元,。
      第258頁倒11行“2002年產(chǎn)河蟹864噸,。”而275頁順12行為960噸,,261頁表9-1亦為960噸,。
      第320頁表11-2、329頁表11-3中,,75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人數(shù),、產(chǎn)值合計數(shù)均不一致。
      第317頁“全縣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增加到7373個,,其中……個體辦4812個”,;應當為:……增加到6120個,其中……個體辦3559個,。錯在:抄錄1990年版《宿松縣志》(以下簡稱首輪《縣志》)資料時,,誤將“聯(lián)戶、個體辦”4812個當作“個體辦”的數(shù)量,,重復多記“聯(lián)戶辦”的1253個,,進而導致總數(shù)也錯了。
     第318頁第一段末句“1990年產(chǎn)值1.9億元”,,統(tǒng)計資料為16707萬元,。
      第325頁文字介紹召立山公司2002年產(chǎn)值2000萬元,、納稅150萬元。329頁表11-3則分別為3732萬元,、148萬元,。
      第332頁順15行“900余戶”應為9000余戶。
      第460頁“運輸,、耕作拖拉機2002年4226輛”,,而226頁2002年僅耕作用大中型、小型拖拉機各有990臺,、5558臺,。
     第496頁第一段末句“郵政業(yè)務收入1978年10.90萬元”,而499頁表18-2此數(shù)為1985年數(shù)據(jù),。
     同頁第二段末句“電信業(yè)務收入由1978年的13.55萬元增加到2002年的3317.82萬元”,,而502頁表18-3為1978年為25.22萬元。且由“收入”改稱“業(yè)務總量,。
      同頁順6行“458.22萬件”,、498頁為454.2加1.92合計456.12萬件。
      第508頁倒4行“1978-1999年農(nóng)業(yè)稅率為5.7%”,,而510頁表19-1中1984年為5.8%,。第511頁倒1行“1978-2002年全縣共征收其他收入7196.5萬元”;而表19-2合計為7584.5萬元,。
     第587頁順9行“……106802人”,;而876頁順15行為108128人。
     第619頁小序“1984-2002年,,全縣共審計1508個單位,,審計調(diào)查37個單位,查出違紀金額2115.25萬元,�,!保欢�627頁表23-5合計審計1614個單位,,違紀金額13040.51萬元,,文表不符。
     第690頁第四節(jié)小序“1979-2002年,,1011名黨員,、干部受黨、政紀處分”,;而692頁表25-2合計為1017人,。
      第696頁“第九屆1-3次人大會議收建議合計341件”;第714頁倒5行記為第九屆628件,。
      第728頁倒20行“1994年,,全縣水產(chǎn)……開發(fā)面積達到3.2萬公頃”,;而統(tǒng)計數(shù)字為4.2萬公頃(收獲水產(chǎn)品1.66萬噸則相同)。
      第730頁順6行“1995年全縣工業(yè)總產(chǎn)值100510萬元”,;《凡例》第10條:未注明的為當年價,,當年價應是144339萬元,違背《凡例》,。
     第733頁倒6行“到1996年……就業(yè)6485人”,;第900頁表37-2為6380人,6485人是2002年轉為合同制工人數(shù),。
      第714頁“1981-2002年共收代表建議3562件”,;而693-699頁合計為3275件,相差287件,。
      第760頁順2行“水價……1979年每畝0.5元、1997年44元,,上漲87倍”,;而第314頁每畝分別為1元、38.30元,。
     第762頁順12行“1981-2002年共征集提案2409件”,;而749-752頁合計為2418件。
      第765頁倒2行“發(fā)行《宿松文史》5500冊”,;同頁出版……共4500冊,,出版少于發(fā)行!
     第814頁順5行“1978-2002年,,共查處治安案件15744件,,33521人(次)受處罰”;表31-1合計分別為16298件,、33432人,。
     第826頁倒10行“1979-2002年,……共3150件,、4664人”,;以下合計為2649件、1177人,。
     第825頁表32-1“受理數(shù)與后三欄合計數(shù)多數(shù)年份不等,,只有1986、1987年相等,。
     第833頁順7行“經(jīng)濟案件3179件”,,而838頁倒6行為3453件。
     第847頁順12行“3個街道居委會”應為6個,;第56頁順13行同年記為:6個居民委員會,。
     第889頁“2002年,,全縣正高職稱1人”;1178頁表46-4為3人,。
     第896頁順8行“2002年對全縣1800多名公務員……”,;而884頁表36-2全縣2002年黨政干部1528人,少270多人,。
      第889頁“2002年底,,全縣事業(yè)單位有6966人具備專業(yè)技術任職資格……”964頁為7086人獲得專業(yè)技術職稱,減去事業(yè)單位的,,企業(yè)決不只120人
      第898頁倒1行“1970-1978年安置就業(yè)3784人”,;上屆縣志為4004人。
      第900頁表37-2“1980-1984,,安置職工數(shù)773人”,;實際上1980年當年1150名待業(yè)青年安置935人。
      第905頁表下說明“首輪《縣志》表18-5”應為“……表18-15”,。
      第917頁序“向高校輸送新生2966人”應為943頁表38-4中的2976人,。
      第949頁“1983-2002年,全縣教育事業(yè)經(jīng)費支出占縣財政收入一半以上有9年,,2002年達到46.23%”而950頁表38-6中占一半的有10年,,2002年達到58.66%。
      第946頁“1978年底,,全縣有各類學校482所”,;第923-932各類學校1978年合計有1089所,評議稿表36-2有1037所,。
     第1003頁“1978年固定放映單位16個,,總座位8250個”;應為:影院1個,、12人,,放映隊26個、70人,,總座位1600個
    第1018頁“2002年另有鄉(xiāng)村醫(yī)生639人”而表41-1為630人,。表中在職與鄉(xiāng)村數(shù)合計為1834人、不是1843人,。
    第1019頁順3行“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住院床位共計446張,,是1978年的5倍”;而統(tǒng)計資料1978年公社醫(yī)院床位共計476張,。
      同頁順9行“2002年住院床位達1128張,,全縣每萬人口占有床位率由1978年的6張增至14張(《概述》引用了這句話)”;而法定正式統(tǒng)計資料為:1978年1335張,、2002年1427張,。
      第1090頁表45-4國有職工數(shù)相加為30458人,;而904頁表37-3國有職工只有8629人,即便是全部職工數(shù)也只有23870人,,分別多出6588人,、21829人。
       第1092頁表45-6與559頁表21-2相類似,,且有些數(shù)據(jù)不一致,,如1980、1981年等,。
       第1098頁順15行“正一派道士(……)270人”應改為“……70人(其中孚玉鎮(zhèn)27人)”,。     
     第1100頁順15行“登記開放101座”;應為登記101座,,開放60座(省級2座,、縣政府批準58座),占全市398座的15.1%     ,。
     第1102頁倒7行“到2002年,,共登記開放宗教活動場所120處”;而1098頁記道教2002年正式登記的有18座,;1100頁順14行記佛教2002年登記開放101座,;兩教合計119處,,還有1處呢,?           
      第1121頁序“收錄人物814人”,應為845人,。
      第1219頁2003年6月:全縣高考本科達線1363人,,比上年增長24.1%;而943頁表38-4為1301人,,對比增長32.2%,。
      第1219頁2003年10月:二期農(nóng)網(wǎng)改造工程竣工驗收……決算資金4339.42萬元;第376頁為:2002年二期農(nóng)網(wǎng)改造完成,,決算資金4502.61萬元,。
       第1221頁2004年6月:高考本科達線2208人,比上年增長72.6%,;而第1219頁2003年為1363人,,相比實際增長62%,前后矛盾,。
      第1222頁“2004年:森林覆蓋率21.09%”,;第237頁2002年:由1987年的18.5%提高到28.9%,林地面積增加,,怎么覆蓋率反而下降7.81%,?
      時間混淆   時空應表述準確具體,,指代明確。志文少數(shù)地方由于時間概念把握不準,,造成記述混淆視聽,、時間前后矛盾:
   《概述》第1頁順10行“文帝十六年(前164年)改為松茲縣”;首輪《縣志》,、二輪《縣志》(評議稿)及《宿松風韻》均為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一個侯國(前184年設立)不可能只有20年歷史。
      同頁順11行“隋開皇十八年(598)名宿松縣,,屬同安郡”,;而《續(xù)通典》、《太平環(huán)宇記》及《辭源》皆云:晉武帝司馬炎平吳時(280年3月)改名宿松縣,。此說要早318年定名宿松縣,!《宿松風韻》第4頁倒7行也記載為:至晉代,“松滋縣”改為“宿松縣”,�,!兜胤街緯|量規(guī)定》第二十三、第二十五條規(guī)定:有歧義但不可或缺的資料,,多說并存,。資料具有代表性、權威性,。注重使用原始資料,。
       第51頁“春秋時,縣境先屬楚,、繼屬吳”,;道光版《宿松縣志》及二輪《縣志》均為先屬吳、后屬越,、再屬楚(春秋時句吳地,,前473年越滅吳,前333年楚敗越,、屬楚),。
       第119頁“全縣從70年代開始推行計劃生育(依據(jù)下文1971年5月成立計生工作委員會)”。而實際上:最早在1963年11月27日已成立“縣計劃生育領導小組”,;1964年,,宿松縣統(tǒng)計局編《歷年來財貿(mào)統(tǒng)計資料(1949——1964年)》記載全縣財政支出中計劃生育支出4500元,此為縣內(nèi)最早的計劃生育工作文字記述,;1966年5月,,由縣衛(wèi)生科副科長周傳斌兼任宿松縣計劃生育辦公室主任。有鑒于此,應改為從60年代開始推行計劃生育工作,。
       第121頁倒17行“全縣從70年代初開始,,動員……選用避孕、節(jié)育措施”,;首輪《縣志》記:1956年宣傳,、介紹避孕。
      第147頁順7行“1978-2002年,,全縣累計核發(fā)土地使用證”,;實際上1989年才開始辦理,每戶交17.10元錢申報“三費”辦證,,故應改為“1989-2002年”,。
      第226頁倒11行“80年代中后期以后,允許私人從事農(nóng)機產(chǎn)品營銷”,;而417頁倒3行:90年代,,允許私人經(jīng)營小型農(nóng)機具。
      第376頁倒12行“1978年5月,,撤銷縣電廠,,成立宿松縣供電所”;而《中國共產(chǎn)黨安徽省宿松縣組織史資料》第325頁為:供電所(1978年5月設立),,所長,、副所長任職時間均為5月。
      第427頁順11行:小孤山……1983年被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而1008頁10行為:1981年10月,,縣政府批準小孤山、……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第429頁倒20行“白崖寨,,1983年11月被列為縣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1008頁順10行:1981年10月列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第429頁順20行:白崖寨……1987年10月被列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1008頁15行為:1986年7月,。
  第586頁序“宿松扶貧工作始于1979年”,;而594、876頁均記為1978年以來或前后進行科技扶貧或扶貧,。
  第590頁順16行“2001年引進黑李”,;第203頁為1998年引進。
  第643頁倒15行“1981年11月設立人民來信來訪辦公室”,;而同章第八節(jié)為1984年設立,。
  第658頁“……黃志皋,‘文化大革命’中被定為階級異己分子……1975年又被定為反革命分子”,;要知道,,1975年還是“文化大革命”時期中,!
  第685頁“1987年10月,縣供銷社,、縣稅務局始設紀檢組”,;本人在1985年主編的《宿松供銷志》第60、142頁表格,、文字均明確記載為“縣社紀檢組于1979年12月設置”,,為宿松最早的基層紀檢組織。
  第707頁“1995年后,,縣人大每屆任期由3年改為5年“而693頁序為第十一屆起(1993-1998),,前后不符。
  第724頁順6行“‘文革’期間至1981年10月前稱區(qū)革命委員會”應改為:1968年8月至1981年10月稱區(qū)革命委員會,。不是“文革”10年中都稱“革委會”,。另“10月前”改為“10月”,刪除“前”字,。
  同頁第7行“1992年3月,,全縣撤區(qū)并鄉(xiāng)”;而第29頁,、56頁分別記為1992年2月27日,、1992年2月……撤區(qū)并鄉(xiāng)。
  第731頁記1978,、1985,、1988年3次評職稱,而889頁則記1981,、1986,、1988、1992年4次評職稱,。
  第746頁順3行“2000末,,香港互益公司……”;句中所記:不是征地,、整體收購廠房,、,而是租用廠房,、土地,,收購設備。不是2000年,,而是2002年8月,。
  第771頁“駐筑墩空軍靶場部隊,1970年組建,代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94701部隊77分隊”,;首輪《縣志》為:“……1969年設,,代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86387部隊”。
  第813順8行“1982年10月破獲1個24人的青少年盜竊團伙,,最大17歲,、最小的12歲,拘捕12人”,;而814倒7行為“1978年4月15日”,,兩處內(nèi)容相同、年份不一致,。
  第814頁表31-1下[附]重大治安案例:1978年4月15日,,……一天破這么多案?破獲7個流氓團伙,、成員共88人,。   繼而,查公安局上報資料,,當年當月無記述,!查2006年8月10日的縣志總纂稿,是主編加寫的,。上表的1978年一欄中案件數(shù)據(jù)是空白,,文、表矛盾,。糾其錯誤:時間不是1978年,!或是1987年?
  第822頁公安章順11行“看守所10號監(jiān)房12名在押嫌疑犯……挖穿6.5米長的地道,,于12月28日凌晨3時許集體越獄脫逃”而830頁檢察章記:“28日4時許”,。重大事件發(fā)生時間不一致,公安局,、檢察院,,讀者到底相信哪一家?
  第844頁順4行“1983年健全基層人民調(diào)解組織”,;而847頁記:1980年1月……縣內(nèi)開始健全人民調(diào)解組織,。
  第900頁表下第4行“1999年啟動國有企業(yè)下崗職工再就業(yè)工作”,;實際上應為:1986年“再就業(yè)”工程,。
  第901頁順13行“80年代中期,開始有……農(nóng)民自發(fā)到南方城市務工”,;實際上20世紀六,、七十年代,縣內(nèi)就有少量農(nóng)民外出尋找副業(yè)(約占農(nóng)村人口的0.62%)。1976年全縣“外流勞動力”有2500多人,,單干板車1680部,,分散單干手工業(yè)2700多人……。
  第923頁倒2行“1978年,,縣內(nèi)僅有實驗小學附設的1所幼兒園”,;實際上:1952年創(chuàng)辦的實小幼兒園在“文革”中停辦,1988年3月才恢復辦園,。1983年底,,是縣婦聯(lián)創(chuàng)辦的縣直機關幼兒園。
  第964頁順17行“1981年農(nóng)業(yè),、畜牧業(yè)授予技術職稱的有81人”,;而889頁記:1982年4月才評定6名會計師、3名統(tǒng)計師,。其他系列1986年才開始評定,。
  第997頁倒7行“鼓書,‘文革’停演,,1978年以后……流行”,;應為:1977年匯演并組建60余人的曲藝隊伍,還有十多出戲名,。
  第1011頁表40-1倒2欄“民國29年(1931)”應為(1930),。
  第1045頁順4行“合作醫(yī)療機構1983年后解體”;首輪《縣志》是1985年解體,。
  第1059頁第1行“2000年,,……10月成立宿松縣市容管理局”;而495頁記:2002年6月成立,。
  第1097頁倒5行“80年代,,銷聲匿跡40余年的天主教……傳入”;1101頁倒1行記1951年停止,。至80年代,,應為近30年,而非40余年,。
  同頁“建國伊始,,取締了天主教”;而1101頁記1951年取締,,“伊始”一詞應改為“后”字,。經(jīng)查考:至1955年,分散全縣(主要是城關,、九姑,、佐壩三地區(qū))的原天主教徒雖仍有395人,,但公開活動銷聲匿跡。
  第1098頁順10行“……南朝梁時建,。由此可知,,道教傳入宿松當在1500年前�,!蹦铣簳r為公元502-557年,,推算應為1445年前,而不是1500年前,。
  同頁順11行“延及民國,,……縣城設道教會”,讀者誤以為是民國元年(1912年)設立,,而實際上是民國34年(1945年)縣城始設道教會,。時間表述,極其模糊,。
  第1099頁“佛教”目下:設東,、西、南,、北,、中5個分會,不是1986年,,而是2000年,。
  第1101頁倒6行“清光緒十八年(1892)……先后在縣城、鄉(xiāng)村建天主堂及分堂共24所”,;應為:清光緒二十年(1894)始建,。
  第1129頁倒6行“民國35年(1946)5月5日,……翌日與一同被俘的妹夫在許嶺鎮(zhèn)殉難”,;與首輪縣志記述大相徑庭:第705頁表中,,吳佩劍是于1941年10月在東洪被捕殺害,時間,、地點都不同,。
  第1143頁“葉尚志      民國8年(1919)生”;而1188頁表46-6為1918年出生,。
  第1218頁“2003年6月,,1998年11月啟動的堤頂防汛路完工”;而279頁為2002年12月完工,。
  第1220頁順11行“2003年大事選載:沈陽亞美隹兩家房產(chǎn)公司‘進軍’縣內(nèi)”而480頁為2002年,。
  《凡例》第2條:下限為2010年,應為2002年,。
宿松買房,,上宿松房產(chǎn)網(wǎng),,認準www.ssfcw.com,!首字母,,更好記!

發(fā)表回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Copyright © 2001-2015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模板設計:仁天際網(wǎng)絡
Powered by Discuz! X3.4  ICP備案號: 皖ICP備14013304號-1  
聯(lián)系客服 關注微信 下載APP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