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8b28004751efd5e02ea576e59704a.png (366.21 KB, 下載次數(shù): 7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6 10:32 上傳
說慣了白話的我們,,常常感覺古人說話字少而優(yōu)雅,。閱覽古文,同樣的日常物品,,經(jīng)古人筆下潤色,,都顯得不俗。這是為什么呢?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古人那些妙不可言的雅稱,。
古有言:雅之為言正也。(《風俗通·聲音》)
雅稱,,本該是“官方稱呼”“通用稱呼”的意思,。“雅”,,是當時朝廷官吏和公卿大夫們所推崇的規(guī)范樣式,,也是朝廷大力推廣的“標準”樣式。卻因公卿士族在言行舉止中強調(diào)舉止有禮,、言辭避諱和委婉含蓄,,雅稱逐漸應用成了“別稱”和“美稱”。如《荀子·榮辱》中所言:“君子安雅,�,!碧拼鷹顐娮⑨尅把拧睘� “正而有美德者謂之雅�,!�
“雅”與美德掛鉤后,,“雅稱”一詞便也有了更多“美”的內(nèi)涵。
諸如“冰敬”實為賄賂禮金,,士族官吏們提起錢時,,斷然不會直言其名�,!熬佑饔诹x,,小人喻于利�,!比寮易怨胖亓x輕利,文人士大夫認為金錢既粗鄙又俗氣,,可“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件件離不開錢,,不提錢又不行。因此文人墨客們給金錢取了許多委婉含蓄的雅稱:孔方兄,、青蚨,、阿堵物等等。
590925923fd8dc4c7333ba8d71b849f8.jpg (85.56 KB, 下載次數(shù): 7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6 10:32 上傳
古代銅錢,,開元通寶
孔方兄很好理解,,“孔方”即為錢幣外形圓內(nèi)有方孔,,“兄”即言兄長。視金錢如兄長的人,,往往被士人看作重利薄義,,齒于與其為伍,但是迫于生計,,又不得不追逐錢財,。
西晉的《錢神論》里便有這樣的描述:
“親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則貧弱,,得之則富昌。無翼而飛,,無足而走,。”
青蚨是一種傳說中的蟲,,用以比喻金錢,。
漢朝劉安的《淮南萬畢術(shù)》中曾記載:
“青蚨還錢:青蚨一名魚,或曰蒲,,以其子母各等,,置甕中,埋東行陰垣下,,三日后開之,,即相從。以母血涂八十一錢,,亦以子血涂八十一錢,,以其錢更互市,置子用母,,置母用子,,錢皆自還�,!�
可以看到,,在這個神奇的“術(shù)”里,由于青蚨母子相依的屬性,,涂著青蚨蟲血的錢幣都會自行飛回,。人們都希望自己的錢財用之不盡取之不竭,因而“青蚨”便成了錢的雅稱,。
明代許仲琳《封神演義》里“不無黃白開生路,,也要青蚨入錦纏”,便是用“黃白”和“青蚨”比作金銀和錢幣。 關于錢這俗物的另一雅稱——“阿堵物”的來源,,還有一則趣聞典故:
王夷甫雅尚玄遠,,常嫉其婦貪濁,口未嘗言錢字,。婦欲試之,,令婢以錢遶牀不得行。夷甫晨起,,見錢閡行,,呼婢曰:“舉卻阿堵物�,!保ā妒勒f新語·規(guī)箴》)
西晉時期,,文人雅士重玄學好清談,其領袖王衍(字夷甫)是當時風騷人物中清高得無以復加的代表人物,,一向是對錢十分不齒,,認為提及錢財便是玷污自己的清名,從不肯直言之,,還要說他的妻子總是談錢是很俗的事情,。
f2f355fd578e571dc93d28dfb13da876.png (114.03 KB, 下載次數(shù): 7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6 10:32 上傳
西晉王衍畫像
他的妻子想試試他是不是真的絕不說“錢”,便心生一計,,趁他熟睡的時候,,在睡塌邊撒滿了錢幣。妻子心想若王衍要起床,,必然會喚人把錢搬走,,不然他就下不了床。這樣他一開口就一定得說到“錢”字,,再也無法回避,。不料,翌日王衍醒來以后,,卻喚仆人道:“快把‘阿堵物‘搬走,。”
“阿堵”在魏晉南北朝時為口語“這個”的意思,,王衍寧愿稱錢為“這個阻擋前行的東西”,,也不直言其名,,一時在朝堂民間成為雅談,。
而這個雅稱流傳到后代,也因此典故有了不能讓金錢玷污士人清正風雅的警喻意味,。 除了錢財不愿直言,,生死疾病也一直是人們所忌諱的,在森嚴的等級制度下,只有最底層的白丁才會直言“死”,,因而當涉及生死,、壽數(shù)時,便衍生出了許許多多的雅稱,。
談及年齡,,有童齔(7、8歲),、豆蔻(女孩13,、14歲)、弱冠(男子20歲),、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命”,、六十“耳順”,、七十“古稀”、耄耋(八九十歲),、鮐背(九十歲),、期頤(百歲)等等。
談及貴人,、大官逝世,,則用“薨逝”“謝賓客”。
《禮記·曲禮》中記載:“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唐書·百官制》:“凡喪,,二品以上稱薨,。”因而古代只諸侯或二品及以上大官的死才能用薨逝,。
謝賓客,,字面意思是謝絕賓客不再相見,實則是含蓄表達士大夫階層的人的離世,。
此外,,古人常用琴瑟和鳴比喻夫妻恩愛,所以談及妻子離世則用“斷弦”,,因而“續(xù)弦”就是喪妻再取的意思,。父母離世,則是用“見背”,,這個詞不僅表明了死者的身份,,也表示說話之人對父母的愛重,。
78d81e314ca11d7d71827567203b276e.png (230.65 KB, 下載次數(shù): 7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6 10:32 上傳
電視劇《怪俠一枝梅》截圖,離歌笑與心上人琴瑟和鳴
而當言及不愿直談,、難以啟齒的事物時,,古人也會用雅稱將其美化一番,諸如“如廁”稱為“出恭”“嫖妓”稱為“尋花問柳”,,“鴉片成癮”叫“煙霞癖”,,“工資少”是“鶴俸”……使用較含蓄的語言表達,這種情況的雅稱,,也屬于委婉語的一種,。
這般若即若離、美好中聽的雅稱,,一是能避免刺激,,給人以安慰;二是消除粗俗,,給人以文雅,;三是摒棄陳腐,給人以新穎,。善于委婉,,這也是文人墨客們心靈美、修養(yǎng)高的表現(xiàn),。
除了避諱委婉之外,,也有一些并非十分難以啟齒的俗物擁有雅稱,甚至第一次讀到時得想幾秒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
舉個例子,,說起鳳凰衣,你會想到什么,?鳳凰花紋的衣服,?
不,它指的是雞蛋孵雞后蛋殼內(nèi)的膜,,中醫(yī)常用之入藥,。
在中華民族的吉祥符號和文化象征中,鳳凰的地位僅次于龍,,是中國古人對鳥禽附加上神話特征而形成的神物,。雞,是鳳凰比較重要的取材對象之一,。
b9ba38a0893aba4853de1724dd664d9f.jpg (174.89 KB, 下載次數(shù): 7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6 10:32 上傳
剪紙中的鳳凰圖案
按《說文》所言,,雞是將自己的長喙尖嘴貢獻給了鳳凰。其實不僅如此,,雞和鳳凰還有更多的關系,。《樂葉圖》稱“鳳凰至,,冠類雞頭”,,這是說鳳凰頭上的冠類似于雞冠。陜西商洛丹鳳縣的鳳冠山就亦稱雞冠山,。漢代李陵有“鳳凰鳴高崗,,有翼不好飛”的詩句,這“有翼不好飛”,,也該是雞的特征,。此外,在中華傳統(tǒng)菜肴中,,但凡以“鳳凰”為名的,,一般都是雞。如雞爪被稱為“鳳爪”,、雞翅被稱為“鳳翅”,、雞腿被稱為“鳳腿”等。以鳳凰為雞或以雞為鳳凰的情形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是很常見的,�,!渡胶=�(jīng)》載,丹穴山上有一種鳥,,“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凰”,。徐整《正律》稱,,“黃帝之時,以鳳為雞”,。
以鳳凰衣稱雞蛋殼的內(nèi)膜,,可以說是一種文化的衍生。
說到吟詩作賦,,其實很多雅稱都來自于古人的詩情畫意,,他們將之賦予生活中再尋常不過的事物,賦予詩意的美好,。今天的我們在熙攘紅塵中向往詩和遠方,,卻不知缺少的也許只是發(fā)現(xiàn)詩意和美好的眼睛。 無論是琴棋書畫詩酒花,,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被古代詩人詠過的,幾乎都有其獨特的雅號,。
琴作“綠綺”“焦桐”,,棋是“手談”“坐隱”,,書又名“經(jīng)笥”,畫為“丹青”,。酒稱“杜康”“忘憂”,,落花稱作“虹雨”,茶號之“不夜侯”,。
風吹竹林沙沙作響,,叫“竹笑”——
竹亦得風,夭然而笑,。——宋 蘇軾《石室先生畫竹贊》
0900ebc514f0938cd2bdcd2ab61a97e3.png (531.26 KB, 下載次數(shù): 7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6 10:32 上傳
元吳鎮(zhèn)《墨竹譜懸崖竹》
漫天飛的不是雪,,是“寒酥”——
一行分向朱門屋,誤落寒酥點羊肉,。——明 徐渭《謔雪》
日月星辰,、山川湖海、四季時令,、文房四寶皆有其雅稱,,更別說十二生肖、二十八星宿,,在此便不一一細講,,單拎出些有趣的雅稱與諸君分享一二。 唐朝管小女孩叫“小茶”,,為什么呢,?因為小女孩就像嫩綠的茶葉尖兒一樣有盎然的朝氣。
牙牙嬌語總堪誇,,學念新詩似小茶,。——元好問《德華小女五歲能誦予詩數(shù)首以此詩為贈》
大概很多人都知道蟋蟀雅號“促織”,《爾雅疏》記載:“里語曰:‘促織鳴,,懶婦驚’,。”但少有人知道鯉魚別稱“占魁”,,這是取鯉魚跳龍門的寓意,。
也有很多人知道貓的雅稱是貍奴、銜蟬,,因詩句“聞道貍奴將數(shù)子,,買魚穿柳聘銜蟬”而來。
20f17b6217665afa65641b9933225207.png (493.4 KB, 下載次數(shù): 7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6 10:32 上傳
各種花色貓的雅稱
那狗的雅稱,,你知道嗎,?——是“韓盧” 。
記少年,,駿馬走韓盧,,掀東郭,。——宋辛棄疾《滿江紅·和廓之雪》 蝸牛雅號“篆愁君”,,這可厲害了,,蝸牛還會寫篆書?
因為在下雨天時蝸牛頻出,,地上留下蝸牛爬行的足跡,酷肖篆書,。故每逢陰雨綿綿之時,,詩人的愁緒被蝸牛足跡勾起,因而得此戲稱,�,!肚瀹愪洝ぷ罹酚涊d:(李善寧之子)吟曰:“椒氣從何得,燈光鑿處分,。拖涎來藻飾,,惟有篆愁君�,!� 除此之外,,顏色也有很多別有意境的稱謂,如“梅染”“荼白”“竹月”“天水碧”“酡顏”等等,。讀來便覺如臨其境,,詩意盎然。
雅稱實在是個非常大的話題,,本文僅從小處落腳,,聊作分享趣味�,!把拧敝蛔�,,既指正規(guī)、標準,,也有美好,、高尚、不低俗的稱頌,。今時今日,,語言的流變早已使許多雅稱成為日常用語,也使許多風雅典故悄然失傳,。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我們把時興的網(wǎng)絡熱詞掛在嘴邊。熱搜話題換得太快,,以至于上半年的梗,,到下半年再提便已經(jīng)過時,。此時再提起古代詩詞歌賦中的雅稱,或許能重拾生活中的詩意,。
你還知道哪些雅稱呢,?歡迎留言分享。
來源: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