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一個問題:說出一種你最害怕的疾病。相信很多人的答案都是——癌癥,。幾乎所有人都有過“認識的人因癌癥去世”的經(jīng)歷,。在癌癥面前,人是如此地渺小,、被動,!
《2018年全球癌癥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預計有1810萬癌癥新發(fā)病例,,960萬癌癥死亡病例。
數(shù)據(jù)顯示:全球每新增的100個癌癥患者中,,就有21個中國人,。也就是說,我國平均每分鐘有7個人確診癌癥,,每分鐘就有將近5人死于癌癥,。
6大癌癥早篩方法,,提早預防 讓很多人費解的是:年年體檢,為啥一查出癌就是晚期,?
事實上,,“抽個血”、“拍個胸片”這樣的常規(guī)體檢,,關(guān)注的多為基礎病,、慢性病,和癌癥篩查有著很大區(qū)別,。
目前,,對國人威脅最大的癌癥分別是:肺癌、胃癌,、直腸癌,、乳腺癌、食管癌,、肝癌等,。
a9b4c23c1711c7b30f0d02ff183758e6.jpg (30.08 KB, 下載次數(shù): 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2-13 09:07 上傳
1. 肺 癌 最常見的癌
《2018年全球癌癥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肺癌是全球發(fā)病率和死亡率第一位的惡性腫瘤,。預防肺癌的首要一步就是戒煙,、避免暴露在污染環(huán)境,其次是早期篩查,。
預警信號:痰中帶血
南昌大學二附院胸外科主任醫(yī)師魏益平提醒,,肺癌早期最常見的癥狀就是:無其他不適的咳血絲痰。如果說長時間地咳嗽,,且沒有感冒,、發(fā)燒等常見呼吸道感染癥狀,并間斷有咳血絲痰,,這個時候你要高度警惕,,必須到醫(yī)院去檢查了。
早期篩查方法:CT檢查
推薦40歲以上人群每年進行低劑量螺旋CT檢查,。有人疑惑,,體檢中拍了X光片,應該可以篩查出肺癌,。其實,,當X光片都能診斷出是肺癌時,很多已經(jīng)是中晚期了,。
32a25dc6a8381f701285e3e623807e6f.jpg (71.14 KB, 下載次數(shù): 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2-13 09:07 上傳
2. 肝 癌 最隱匿的癌
我國是“肝癌大國”,,乙肝、丙肝病毒長期攜帶者,,有肝癌家族病史的人,,長期酗酒抽煙者,,慢性肝病和肝硬化患者等容易被盯上。
預警信號:乏力腹脹,、膚色發(fā)黃
乏力腹脹,、膚色發(fā)黃、出現(xiàn)蜘蛛痣,、肝掌,,應盡快去醫(yī)院。
● 蜘蛛痣,,是皮膚上的小動脈及其周圍分支,,呈輻射狀擴張、充血的一種表現(xiàn),,多出現(xiàn)在人的面部,、頸部、胸部和后背,。
● 肝掌,,即小、大魚際的皮膚發(fā)紅,,按壓后變成蒼白色,。
早期篩查方法:B超+抽血
只做B超容易漏診,B超結(jié)合甲胎蛋白檢測才能有效篩查癌癥,。
高危人群,,年齡40歲以上者建議每半年篩查一次。如果發(fā)現(xiàn)異常,,可進一步考慮CT或磁共振檢查,。
3. 乳腺癌 最傷女性的癌
乳腺癌已成為威脅我國女性健康的頭號惡性腫瘤,未婚或高齡(35歲及以上)初產(chǎn),、有乳腺癌家族史,、月經(jīng)初潮小于12歲或行經(jīng)超過42年等,為高危人群,。
預警信號:乳房,、乳腺有腫塊
乳房左右不對稱、乳房腫塊,、乳頭有分泌物,、皮膚像橘子皮。若有以上表現(xiàn),,且年齡為40歲以上的女性,,應考慮有乳腺癌的可能。
早期篩查方法:乳腺B超
初步篩查發(fā)現(xiàn)問題建議再做鉬靶,,更加精準判斷乳腺是否健康,。
4. 結(jié)直腸癌 “惡性程度”較高的癌
結(jié)直腸癌已在惡性腫瘤發(fā)病率中排第三位,死亡率排第四位,。肥胖,、糖尿病、習慣性便血,、有癌癥家族史或腸息肉史者,,容易被結(jié)直腸癌盯上。
預警信號:長期便秘,、腹瀉,,便血
南昌大學二附院胃腸外科主任醫(yī)師楊剛提醒,40歲以上人群若出現(xiàn)以下4個情況,,請及時就醫(yī):
● 稀便,、黏液便、膿血便,,或便中帶血(呈鮮紅色或果醬色),。
● 長期下腹部不適:如腹脹、腹痛,。
● 排便次數(shù)改變:從一天一次到一天三四次,。
● 排便性狀改變:出現(xiàn)血便,排便疼痛,。
早期篩查方法:腸鏡
高危人群建議每2~3年做一次腸鏡檢測,。
4070c585468bd8a67b236f606db3d373.jpg (42.93 KB, 下載次數(shù): 1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2-13 09:07 上傳
5. 胃 癌 早發(fā)現(xiàn)治愈率高的癌
“十人九胃病”,相比歐美人,,中國人更受胃癌“青睞”,。幽門螺桿菌攜帶者、過量抽煙飲酒,,以及長期吃高鹽,、熏烤煎炸、腌制食物,、有胃癌家族史的人,,是胃癌高發(fā)人群。
預警信號:胃痛,、食欲減退,、口臭
食欲不振、胃部不適或疼痛,,經(jīng)常惡心,、嘔吐,排出黑亮的柏油便,,盡快去消化科進一步檢查,。
早期篩查方法:胃鏡
40歲以上高危人群應每2~3年做一次胃鏡篩查,。
6. 食管癌 “吃”出來的癌
除了環(huán)境和遺傳因素,吃太咸,、愛“趁熱吃”,、愛喝酒、主食硬等飲食習慣也是導致食管癌的常見原因,。
食管癌容易盯上40歲以上,,且有消化道癌家族史或上消化道病史或癥狀的人。
預警信號:特異性吞咽困難
吞咽食物時有疼痛感,、胸骨后悶脹不適,、食管內(nèi)有異物感或上腹部疼痛。
早期篩查方法:內(nèi)鏡檢查
食管癌高危人群先做普通內(nèi)鏡檢查,,并進行食管黏膜碘染色或電子染色內(nèi)鏡等精查,,如果內(nèi)鏡下沒有發(fā)現(xiàn)可疑病灶,應定期隨訪,。反之,,應及時就診。
b33882f4548dea0d97343c006b91b173.jpg (146.22 KB, 下載次數(shù): 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2-13 09:07 上傳
遠離癌癥,,20-60歲這樣保健 恐癌之心不可有,,防癌之心不可無。總有人感嘆癌癥“防不勝防”,,其實研究認為,,約60%的癌癥是可以避免的。越早開始重視健康,,健康也就離你越近,。20歲到60歲,是人的一生中生命最旺盛的階段,,千萬不要覺得自己沒啥“感覺”就忽略健康,。
20歲
1. 20歲開始每年體檢一次,以指導自己采取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2. 保持合理體重,,不吸煙、不酗酒,、不熬夜,、不迷戀垃圾食品。
3. 開始補鈣,,人體90%的骨質(zhì)都是在20多歲時獲得的,。
4. 充分了解生理健康知識,重視自己的私生活,定期檢查私處的健康狀況,。
30歲
1. 為防止發(fā)胖,,每天堅持運動20-30分鐘。
2. 注意監(jiān)測血壓,,調(diào)整飲食和不良生活習慣,。
3. 注意睡眠,,只有順應自己的生物鐘和生理變化,,青春才會延長。
4. 女性要關(guān)注經(jīng)期狀態(tài),,一旦出現(xiàn)月經(jīng)異常,、嚴重痛經(jīng)等問題,應及早就醫(yī),。
40歲
1. 篩查糖尿病,。
2. 女性做乳房X光檢查。
3. 嚴格控制體重,,少食多餐,,飲食多樣化,將運動時間延長至1小時,,增加負重鍛煉和力量訓練,。
50歲
1. 注意呵護心臟健康。
2. 定期篩查結(jié)腸癌,。
3. 女性要留意更年期癥狀,。
4. 注射流感疫苗,防止流感并發(fā)癥引起的風險,。
60歲
1. 日常補鈣依然不能忽視,,最晚65歲時要開始檢查骨密度,尤其是女性,。
2. 補充維生素B12,,防止記憶減退。
3. 注射預防肺炎和帶狀皰疹的疫苗,。
d73a8dc287596b9154ba1cd640b7e549.jpg (48.63 KB, 下載次數(shù): 1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2-13 09:07 上傳
基因是爸媽遺傳的但生活方式是自己能夠掌控的與其花錢買藥治療不如督促家人一起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掌握癌癥的預警信號及早篩方法將癌癥“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
來源: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ID:nandaerfuyuan),綜合健康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