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的第一場雪來得實屬突然,,平時不值得信任的天氣預報難得猜對一次,,我卻不敢相信。11月29號的下午,,微信群里還在聊著延慶下雪了……門頭溝下雪了……讓人好生羨慕,,直到一個聲音“窗外下雪了”。天啊是真的,,印象里北京已經(jīng)很多年不曾這么早下雪,。晚上約朋友出去吃飯,冒著大雪一路走到餐館,,出來的時候白色已經(jīng)覆蓋滿了大地,,無數(shù)的雪花還在天空中飛舞�,;亓思椅揖拖耄鼈兡軋猿值矫魈煲辉鐔�,,拉開窗簾還能看到白色嗎,,很擔心,但不得而知,。
11月的最后一天,,睡夢中被我媽的敲門聲叫醒,。“去故宮吧咱們,,我看朋友圈和新聞都在曬故宮雪景呢”,。什么,雪還沒化,?爬起來拉開窗簾,,外面還是一片白色,趕緊又看了下手機,,已經(jīng)9點多了,。不假思索的趕緊在微信上買了當日的票,以最快速的時間洗漱穿衣服,,出門……
原本想開車,,奈何爸媽擔心沒地方停,地圖看了下故宮周圍的路況已經(jīng)變成了深紫色,,算了,,公交出行吧。
路過的時候還是要拍幾張,,下次的雪天還不知道是什么時候,。
下了車往故宮走的路上,沿途的風景已經(jīng)讓人目不暇接,,中國的傳統(tǒng)古建筑跟雪真是絕配,,覆上一層白色之后就多了一分意境和靈韻�,!耙幌卵�,,北京就變成了北平;下了雪之后到后海,,就穿越到了明清,。”尹麗川的這段話盡管早已火遍大江南北,,但是置身于此再想起,,還是能起一身雞皮疙瘩。
路邊停著的H7,,上面也蓋上了雪,。
再往前走展現(xiàn)在眼前的就是故宮的筒子河,這條護城河的水面上已經(jīng)斑駁的結了冰,。
河邊圍墻上堆的小雪人,,總有那么一些人充滿了童趣和新意。
最密集的人群集中在一個轉角,而他們正在拍攝的就是能稱為故宮名篇的最美一隅——角樓
無論春夏秋冬,,還是陰晴雨雪,,角樓就在那里,總有它淡定沉穩(wěn),、包羅萬象的美,。
在往前走,看到西華門,,離故宮的入口就已經(jīng)不遠,。
房檐上的小獸,他們跟故宮內(nèi)房檐上的神獸是不同的,。
河邊的垂柳還帶著絲絲嫩綠,,和周圍的白雪對比鮮明。
終于到了午門,,我們要走這里進入故宮,,哦不,今天它的名字叫做——紫禁城,。
生活要有儀式感,,逛紫禁城也是,各種中國古代傳統(tǒng)的服飾在這里屢見不鮮,。
走出門洞的一瞬間,,壯觀的太和殿就鋪展在眼前,因為來得晚了,,正殿房頂上的雪已經(jīng)消融殆盡,,只有兩邊的宮殿還能看到雪的身影。
太和殿屋檐上的走獸最前面的是“騎獸仙人”,,后面的排列順序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斗牛,、行什,。數(shù)目越多,表示級別越高,。太和殿用了十個,,天下無二,。
故宮里圍欄的石柱上,,也少不了這些玉兔的身影,。
無論是窗框,還是房檐,,或是邊邊角角,,紫禁城的建筑都格外講究,細節(jié)絲毫不馬虎,。
到處都是游客,,但因為有雪的作用,絲毫不顯得聒噪,,任誰站在這里都能平心靜氣下來,。
偶爾還能看見有人正在堆著雪人。
上次來故宮還是6,、7年前上學的時候,,兩邊的偏殿基本都不開,如今包括慈寧宮,,壽康宮之類的宮殿也能一飽眼福了,。
殿內(nèi)的精華絕不在氣派的布局,每個部分的細節(jié)才讓人嘆為觀止,。
紅墻下的柿子樹,,不知道它是不是在百年前就已栽,如果是的話,,那這可是帝王家的果子啊,。
乾清宮,可能是還沒來得及修繕,,太和殿的外觀整體看上去有些暗淡,,不過正大光明四個字的牌匾,就足夠表明它的身份,。
后花園里怪石嶙峋的御景亭,。
登上城墻遠眺,背陰面的房頂還滿是白雪,,遠處東邊能看到國貿(mào)的高樓,,古典和現(xiàn)代就在眼底交錯開來。北面的天空已經(jīng)放藍,,景山公園的萬春亭上人頭攢動,,他們在以最美的角度俯瞰著紫禁城中的一切。
足足轉了三個小時才依依不舍里開,,走出神武門回頭看,,陽光逐漸刺眼,這座悄悄的紫禁城,不過多久,,就要變回故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