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醒來后整條手臂麻木,,好像無數只螞蟻爬過”,,“上完廁所兩腿發(fā)麻,像有電流穿過”……相信不少人都有過類似的體驗,。
e4e8db529c6dae47658a02d9fdf7046b.png (67.19 KB, 下載次數: 1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2-4 15:24 上傳
一般情況下,,這種麻木感很快能自行恢復。但如果手麻經常無緣無故發(fā)生,,反反復復,,這時候就需要警惕疾病的可能了。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采訪專家,,告訴你“發(fā)麻”這種癥狀背后的疾病真相,。
受訪專家 首都醫(y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y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yī)師 劉方軍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主任 王于領
手腳發(fā)麻是7種病找“麻”煩
上廁所或睡覺偶爾壓的手腳發(fā)麻,不用太擔心,。
這種是多由末梢血液流通不暢,、局部供血不足或神經受外力壓迫等引起的生理性麻木。
但如果長期或無明顯誘因出現手指的間歇性麻木,,甚至夜間因麻痛而突然醒來,,千萬要警惕,,可能是7種“病”在找你麻煩,。
出現單側手麻
當出現單側手麻的癥狀時,,我們可以進行初步的自我評估,尋找原因,。
1 神經根型頸椎病
如果處于坐姿時,,你的手就開始發(fā)麻,,改變頭(頸椎)的位置,,如進行頸部的前屈、后伸,、側屈或旋轉,,癥狀有所好轉,,則手麻原因可能是頸椎病變,。
臨床中,,有近七成手麻癥狀是由神經根型頸椎病引起的,。
503baca05945039bc86ae2bccbe225dc.jpg (17.12 KB, 下載次數: 1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2-4 15:24 上傳
由于頸椎間盤退行性,、繼發(fā)性病理改變,,神經根受壓,,引起相應神經分布區(qū)疼痛等表現,。一般來說:
- 大拇指麻木表示第六頸神經根受壓。
- 食指,、中指,、無名指表示第七頸神經根受壓,。
- 小拇指則表示第八頸神經根受壓,。
此外,患者頸肩部經常肌肉酸痛,,嚴重的還有嘔吐,、頭暈,、耳鳴等癥狀。
2 腕管綜合征
如果手腕保持于最大屈曲位,,60秒內大拇指、食指,、中指出現麻木不適感,,則考慮為腕管綜合征。
d9d266ba419ca06d1b41c5155d4f3713.png (46.03 KB, 下載次數: 1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2-4 15:24 上傳
過度使用手指,,尤其是重復性的活動,,如長時間用鼠標或打字等,,均可造成腕管綜合征,。
其主要表現為大拇指,、食指,、中指的麻木疼痛,常有夜間麻醒史,醒后活動可好轉,。嚴重者可伴有手部肌肉萎縮的癥狀,,影響手部精細動作。
3 短暫性腦缺血/腦卒中
腦動脈硬化或狹窄,、血栓脫落,、供血不足等都可能誘發(fā)短暫性腦缺血,,嚴重時可能預示著腦梗等高危疾病,。
d1fab4fede5688f380c30f15d023ceb0.gif (346.7 KB, 下載次數: 1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2-4 15:24 上傳
常表現為手指或一側肢體發(fā)麻,。若伴有頭痛頭暈,、視野黑蒙或視線模糊、胡言亂語,、協(xié)調能力差等癥狀時,可能是中風征兆,。
如果經常出現這些癥狀,,應及時就醫(yī)。
雙側對稱性的手麻
如果出現雙側對稱性的手麻,,則需排查下列疾病。
1 糖尿病
雙側手指發(fā)麻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常見癥狀,,發(fā)病時常呈對稱性,,類似于戴手套或穿襪子的感覺。
很多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多種并發(fā)癥在早期就已出現,,因此即使患者無糖尿病史,長期手麻者也該做糖尿病篩查,。
2 中毒
經常酗酒的人如果出現手足發(fā)麻,,則提示可能為慢性酒精中毒,如果不及時干預,,可導致機體各系統(tǒng)功能障礙,,甚至出現不可逆損害,。
3 飲食或用藥習慣
挑食導致維生素B族缺乏也會引發(fā)周圍神經病,導致手麻,;經常使用某些腹瀉藥,、抗感染藥物也會出現同樣的問題。
此時只要合理膳食,、遵醫(yī)囑停藥或換藥即可,。
4 懷孕晚期/更年期綜合征
部分孕婦會感到單側或雙側手部陣發(fā)性疼痛、麻木,,有針刺或燒灼樣感覺。
疼痛,、麻木主要累及拇指,、食指、中指及小指的側方,,導致手指精細動作能力喪失,,通常無嚴重后果。
更年期女性有時也會有手麻癥狀,,但隨著更年期的結束,,手麻現象也會隨之消失,。
這種手麻警惕心腦血管病
很多人都以為只有頸椎疾病才會引起手臂麻木,其實相當一部分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也可能出現手麻,。
因心腦血管疾病引發(fā)的后果往往嚴重,,要格外警惕手麻的現象,。
d1d292ee75050b36d37f2877509cc85b.jpg (8.46 KB, 下載次數: 1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2-4 15:24 上傳
由心腦血管病造成的麻木通常有以下幾個特點:
No.1 麻木突然發(fā)生
麻木的發(fā)生可能沒有任何預兆,,可在靜息狀態(tài)下產生,,也可能在運動或生氣時產生,,還有一些在夜間突然發(fā)生,,大多不用處理,,會自行恢復。
No.2 麻木范圍廣,往往偏一側
如果梗塞灶較小,,只損害了管理感覺功能的神經組織,,就會造成對側軀體某一部位的麻木或半身麻木,。
如果是短暫性腦供血不足,,只會引起陣發(fā)性麻木。
隨著缺血性腦組織的進一步擴展,,病變動脈閉塞的程度也會加重,,對側軀體、面部的麻木可由局部擴展到半身,,由短暫性麻木演變?yōu)槌掷m(xù)性麻木,。
No.3 癥狀跟體位姿勢無關
有些頸椎病、腰椎病也會讓人產生麻木感,,但這種麻木是由于神經受壓迫所致,,有時體位改變,壓迫解除,,麻木即可暫時緩解或消失,。
腦血管病麻木則與體位變化沒關系,不會因為體位改變而消失,。
No.4 往往伴有其他癥狀
除手腳麻木外,腦血管病患者大多伴有肢體軟弱無力,、頭暈,、頭痛、視力障礙 (視物模糊或復視等),、記憶減退(尤其是近期記憶下降),以及血壓增高或偏低等現象,。
突然眩暈,、嘔吐,、耳鳴,、站立不穩(wěn)也是腦血管病的先兆,。
高血壓有時還可能造成短暫腦缺血甚至腦出血,,引起口眼歪斜、癱瘓,、言語含糊,、失語及昏迷等,甚至導致死亡,。
60歲以上老人容易發(fā)生心腦血管硬化,,一旦出現反復手腳發(fā)麻癥狀,,應及時到醫(yī)院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