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不斷的降溫,,熱騰騰的美食變得愈發(fā)誘人。剛出爐的小籠包一口咬下,,滾燙的湯汁溢滿整個口腔,;剛煲好的靚湯趁熱喝下,感覺整個胃都暖暖的,;還有火鍋剛燙好的肉片,、熱氣騰騰的功夫茶。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趁熱吃燙嘴,,于是趕緊咽下,甚至有些人還格外喜歡這種燙嘴后胃熱乎乎的感覺,。
然而,,你的胃,,真的只是熱乎乎嗎?寒冷的秋冬,,一句“趁熱吃”,,暖人心脾,卻也燙傷無數(shù)食管,。 食管對溫度的敏感度遠遠低于嘴巴,,所以才會有燙嘴但咽下去就不燙了的錯覺。實際上,,每一口燙嘴的食物,,都在你毫不知情時一次次傷害了你的食管。 今天,,就由湖南航天醫(yī)院來為大家說說為什么食物不能趁熱吃,! 我國是世界上食管癌高發(fā)地區(qū)之一,每年約有15萬因食管癌病逝的患者,,約占了全球的一半,。除了遺傳、飲酒,、吃腌制食物等,,愛趁熱吃的飲食習慣也是我們受食管癌“偏愛”的原因之一。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評估報告顯示:超過65℃的熱飲就屬于2A類致癌物,,有致癌風險,。長期累月吃燙食喝燙飲,就是在給你的食道上“燙刑”,。
微信截圖_20191108085428.png (235.65 KB, 下載次數(shù): 1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1-8 08:54 上傳
不要認為65℃溫度很高,,一個熱包子、一杯熱咖啡,、一口熱粥的溫度就超過了,。也不要抱著僥幸的心理,一次兩次沒關系,,即使短期內(nèi)癌癥不會找上門,,脆弱的食管在經(jīng)過反復被燙傷后,也可能出現(xiàn)炎癥,、潰瘍等問題,。對于食管表面嬌嫩的粘膜,10℃~40℃最合適,。 更值得注意的是,,食管癌早期,癥狀并不明顯,僅在吞咽粗硬食物時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梗噎,、停滯或異物感等不適,。 梗噎停滯感常通過吞咽水后可緩解消失,癥狀時輕時重,,進展緩慢,。這些癥狀與慢性咽炎的早期癥狀非常相似,所以經(jīng)常會被誤認為一般性疾病,,延誤了最佳治療期,。 食管癌的檢查 1.影像學檢查 食管吞稀鋇X線雙重對比造影,,需要吞入一種可附著在食管上的液體(“鋇餐”),可使食管在X線檢查中顯影,,以便醫(yī)生識別出異常表現(xiàn),還可配合進行CT或B超檢查有無轉移,。隨著內(nèi)鏡技術的突飛猛進,,鋇餐檢查已較為少用。 2.食管脫落細胞檢查 吞入雙腔塑料管線套網(wǎng)氣囊細胞采集器,,充氣后緩緩拉出氣囊,。取套網(wǎng)擦取物涂片做細胞學檢查,陽性率可達90%以上,,常能發(fā)現(xiàn)一些早期病例,。
3.腫瘤標志物篩查 腫瘤標志物廣泛應用于腫瘤的篩查、診斷,、預后評估,、療效監(jiān)測、復發(fā)預測等環(huán)節(jié),,在常規(guī)健康體檢中胃腸道腫瘤標志物篩查時,,癌胚抗原(CEA)水平明顯異常,可能表示有腫瘤的存在,。 需注意的是,,腫瘤標志物非常多,單個標記物的敏感性或特異性往往偏低,,不能滿足臨床要求,,理論上和實踐上都提倡一次同時測定多種標志物,如SCC,、CA199,、p53-Ab等,以提高敏感性和特異性,。 4.內(nèi)鏡檢查 臨床稱之為上消化道疾病診斷的“金標準”,,可以直觀地觀察胃黏膜的病變,還可以直接獲取病變部位組織,然后進行病理學診斷,,是目前診斷早期胃癌,、食管癌至關重要的手段。 湖南航天醫(yī)院溫馨提示:也許我們每個人的食管,,都可能被燙傷過,,只是你并未察覺。定期進行“專業(yè),、深入,、細致、周密”的體檢,,將疾病隱患扼殺在早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