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邊緣的躊躇
微信圖片_20190911171354.jpg (53.53 KB, 下載次數(shù): 6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9-11 17:20 上傳
晚上十點鐘,,遠在上海的表妹給我打來電話,,說老家安徽外公的咳嗽又嚴重了,,讓我再去淘寶上買點藥。如果算上這次買的,,從頭到尾大概有十幾瓶了,,這是一種止咳的口糖漿,一瓶30多塊,,一次8瓶能管個把月,,外公說有效果,。
掛完表妹的電話,對于農村的老人家來說,,現(xiàn)在這個時候正常情況應該已經(jīng)睡了兩三個鐘頭,。撥通了外公的手機,是外婆接的,,還沒睡,。她說外公躺了一會,咳嗽不停就起身到外屋坐下,,如此已經(jīng)有段時間了……
回想起2016年5月份,,因為自己在縣城創(chuàng)業(yè),剛好在老家,。外婆打電話來說外公這幾天茶飯不思,,面黃肌瘦,讓我趕回來看看,�,;氐郊襾淼洁l(xiāng)衛(wèi)生院,醫(yī)生簡單詢問病情后開了幾天吊水的方,,吊的水是治胃病的,,好像是聽說外公胃口不好,就開了這樣的方,。結果幾天下來,,依舊不見好轉,鄉(xiāng)衛(wèi)生院說,,還是到縣城里看看去,。
外公是及不愿意去縣城的。但到了今天這么個關頭,,不去身體著不住,。來到縣城的醫(yī)院,掛了號,。經(jīng)過漫長的等待,,驗了血、檢了尿,、拍了CT,,花了四五百,說第二天來拿結果,。最后結果查了出來,,醫(yī)生說是黃疸,拿胃病治肯定好不了。辦了住院手續(xù),,便讓外婆張羅著拿些日常所需,,在醫(yī)院的病床上安了家。由此,,便開始了我最糾結的時光,,該給外公吃什么?
油膩的炒菜不能吃,、清淡的白粥不愿吃,,不得已弄點香油炒個青菜就白米粥,外公也是吃了幾口就撂下,,偶爾還會像小孩子一樣發(fā)脾氣,。黃疸在外公身上,,表現(xiàn)的很嚇人,,整個眼球是黃色的、尿液也是那種嚇人的金黃色,,整個人就像是打上了一層黃蠟,。在縣城醫(yī)院待了7天,每天就是吊水,、醫(yī)生查床,,癥狀沒有絲毫好轉,依舊是油米難進,。
待到第七天的頭上,,再三追問主治醫(yī)生之后,給出了一個很模糊的診斷,,說是醫(yī)院暫時缺少主治黃疸的藥物,,至于為什么在第七天的份上才給出這樣的說法,或者說要是不追問,,可能后面還有好幾個七天,,又或者根本不會說。
來到市里的醫(yī)院,,在市里工作的表舅托了醫(yī)院客戶的關系,,直接見到了主診的醫(yī)生,依舊是去排隊掛號,、抽血驗尿拍CT折騰了半天,,最后辦了住院手續(xù),住院病房在市里偏僻的地方,,周邊并不是很繁華,,去餐館也只能是開車,僅有的是醫(yī)院門口幾家擺攤的小吃,,簡易搭建的帳篷,、露天壘起的燒鍋,炒飯,、炒面,、水餃都可以做出來,每每看到都是忙得不亦樂乎,。來吃飯的大多是病人的家屬,,醫(yī)院的伙食也不說不好,價格稍微較外面貴很多,。但是外公依舊是沒有胃口,,什么都只能吃幾口便掛著表情推到一邊,偶爾載他去外面找餐館,,除非是沒有吃過的偶爾能吃上幾口,,其它的一概不理,沒辦法,,只能少油少鹽,,誰吃了都受不了。
醫(yī)生建議說多吃水果,,記得一次買了幾個獼猴桃,,外公從沒見過。因為剛買的獼猴桃很硬,,平時都是先放幾天,。買回來外公沒在病房,便沒來得及說這物件的吃法,,直接放到病床邊的柜子,。回來的時候,,外公抱怨說買的什么東西,,皮上全是毛,還咬不動......
這段時間下來,,他老人家已經(jīng)瘦了很多,。
在市里待了差不多十多天,這十幾天隔壁病床也換了幾波人,。一位之前的的老人家得的也是黃疸,,嚴重很多,整個人已經(jīng)不能動彈,,每天需要吊一種像是叫白蛋白的營養(yǎng)液,,價格好像要千把塊一瓶,出院的時候已經(jīng)吊了不少,出院了還是沒見好轉,,聽說是轉去了省里的醫(yī)院,。新來的是一個年齡約摸30歲的年輕人,如此年紀在他身上顯然是個擺設,,如同身體里住著一個百歲的老人,,步履蹣跚。
聽他說,,因為來之前先去找人尋了中藥的偏方,,幾劑喝過之后,病情更加嚴重,。不得已來到他從沒來過的大醫(yī)院,,帶來的錢辦了醫(yī)院的卡,錢花完了,,病情沒見好轉,,但是每隔幾天醫(yī)院就來催交錢的人倒是不會逾期,有點像是討債的,。住了幾天,,在醫(yī)院交錢的地方遇見他,他說準備出院了,。我心想應該是有了好轉,,便囑咐他回家注意好身體。他說是因為醫(yī)院催了幾次交錢,,已經(jīng)沒錢交了,,他說臨走問了醫(yī)生,需要開多少藥回去,,醫(yī)生說身上還有多少就開多少錢的藥,。如今,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樣子了,。
后來,,眼見著這邊人不見好,帶著外公來到省里的醫(yī)院,。這么一折騰,,一個多月過去了,外公依舊如此,。
在去省城的路上,,那天是下午,天氣也不燥不熱,,外公心情不錯,。他說距離上一次來省城,,已經(jīng)過去五十多年前。那時候外公正值青春年華,,十七八歲,。那個年代讀初中,已經(jīng)是很難得的事情,,在洋洋灑灑的擁護偉大領袖的歷史進程中,外公一行十幾個人從老家走到省城,,全程三百多公里,,走到一個地方,都會有人好吃好喝的接待……一路上,,外公打開了話匣子,,說了很多那時候進省城有趣的故事,包括遇著一個漂亮的女孩,。后來我開玩笑說,,當時怎么沒追人家,外公笑了笑說,,“當時要是追了去,,哪有你啊�,!�
來到省里的醫(yī)院,,外公感嘆路多了,以前就橫豎幾條路,,都不會迷路,。掛了號、找了主治醫(yī)生,,接著又是抽血驗尿,,拍CT折騰了一整天,辦了住院的手續(xù),。省城醫(yī)院住院部的走廊上早已擺滿了床位,,病人家屬在醫(yī)院走廊上來回奔走,打水洗衣,、端茶送飯,,來來回回的穿梭夾著很多無奈。
相比縣城,、市里,,省城的醫(yī)院確實大氣不少,每天來來往往,,停車場總是難尋得到車位,。專診樓層的護士總是忙,、問幾句才有空回一句話,永遠準備不完的瓶瓶罐罐和很難空出來的床位,。
依舊是找到老家在醫(yī)院做工的老鄉(xiāng),,也不知道算不算是托了關系得了床了,外公總算是又換到了新的床鋪每天吊水吃藥,。索性省里醫(yī)院有病人供餐,,訂好就可以送到病房,30塊錢一份的盒飯只得跟外公說十幾塊,,不然他是不會吃的,,閑暇之余去外面水果店,買了點外公從未吃過的車厘子,,確實不便宜,,價格的小票拿到就得扔掉。還好他吃的下,。
托了老家人找的關系,,說是找到主治外公的醫(yī)生,也打了招呼,,但似乎忘記什么了,。在省里醫(yī)院待了半個月,病情依舊未見起色,,就像是賴著不走了,,每次總是與外公說不能急,來到省城醫(yī)院就好了,,放寬心,。說這些的時候,我都不知道這樣說有沒有道理,,只是這樣說,,或許是安慰一下外公,或許是提醒一下自己,。后來,,主治的醫(yī)生說要用激素。
激素,,雖然不懂是什么東西,,但是醫(yī)生介紹的時候,省去了給你介紹它的成分,、具體作用等等,,只是說有用,害處也有,,用的話需要直系親屬簽字,。我向來理解的這種簽字,,就是一種免責書。
舅舅放下手中的活,,從浙江半夜趕了回來,,一大家子都來了。簽了字,,激素也用上了,,病還是如此。此時已經(jīng)是兩個多月過去了,,恐怕這是外公在外待過的最長時間,,奔走在醫(yī)院的路上。
周邊朋友建議,,說九江那邊的醫(yī)院不錯,可以試試,。這兩個多月來,,都以為去的那一家是最有機會的,但看看現(xiàn)今,,怕是有點心虛,。交給醫(yī)院的錢也有好幾萬,雖然有醫(yī)保,,但是保的藥都是常見的便宜的藥,,稍微有效果的,都在所謂的保外,,而且價格都不便宜,。在病床上一天,就是千把塊,。隔壁病床上的,,一天就兩千多,確實是病不起啊,。
舅舅打來電話說,,準備一千塊錢用紅包包好,交給老家人拿給主治的醫(yī)生,,希望用點有效果的藥,,老人家在醫(yī)院里待久了,也怪難受的,。此時我才頓悟,,原來之前感覺缺了點什么的就是這個吧。
給了這關鍵物件的第二天,,醫(yī)院通知可以出院了,。
這是沒得救了,?還是……
醫(yī)生囑咐說,回家吃飯的時候記得分鍋煮,,不要吃油膩的,,吃清淡一點,注意休息好……
拿了點藥,,清了醫(yī)院的賬戶,,終于踏上了回家的歸途。
回到家,,按照醫(yī)生的囑托,,外公的病半個月差不多就好了。還是那玩意好使,,至今我還在后怕,,要是當初沒有那一千,我回頭還得添多少個一千補這個無底洞,。
如今,,外公的黃疸是好了,支氣管和坐骨神經(jīng)之類的老毛病卻不斷,。在外忙碌的我們,,似乎沒有理解我們?yōu)楹味鴬^斗。
想起爺爺奶奶的離世,,都是因為疾病,。他們這些現(xiàn)在或曾經(jīng)徘徊躊躇在生命邊緣的生命,該會有多少無奈和沉重,。
或許,,我們既要奔跑,也要守護著那些也曾風華正茂但如今正在蒼老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