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政策放開了,生寶寶的人更多了,,身邊也涌現(xiàn)了一大批看娃的老人,,他們推著小車,挎著水壺,,拿著蒲扇,,跟在寶寶身后亦步亦趨,兒媳婦們呢,,普遍去上班了,,沒辦法呀,家里開銷大,,只依靠寶爸一個人真的很吃力,,所以越來越多的婆媳硬生生地“湊”在一起,衍生出來的問題也不容小覷,。 一個老人跟別人訴苦,,看孩子真的很累,可是不看能行嗎,?你不給兒子媳婦看孩子,,老了能心安理得地讓兒子養(yǎng)老嗎?這個老人好像說出了廣大婆婆的心聲,,看孩子=養(yǎng)老,,一些沒有養(yǎng)老退休的老人,晚年只能依附于兒子家,,所以討好兒子媳婦也好,,為了減輕年輕人的負(fù)擔(dān)也罷,總歸是咬著牙過來帶孩子,。 但也有另一部分老人,,他們有養(yǎng)老退休,所以晚年生活有保障,,要不要看孩子呢,?有相當(dāng)一部分老人揚言,我不給兒媳婦看娃,,當(dāng)然也不指望兒媳婦養(yǎng)老,,那么我們就來看看這種說法,婆婆不指望兒媳養(yǎng)老,,兒媳不指望婆婆帶娃,,兩種到底誰更吃虧一些呢? 兒媳婦不指望婆婆帶娃 困難期也就是三年,,熬過去了就海闊天空 對于職業(yè)女性來講,,生育是一個坎,,十個月的孕期,產(chǎn)后的兩年,,都牽扯了無數(shù)的精力和體力,,所以有孩子的前三年是非常難熬的,等過了這個坎,,寶寶漸漸長大懂事了,,上了幼兒園,媽媽就能輕松很多,,所以兒媳需要婆婆的時間,,也就是三年,往后就沒什么需要特別幫助的地方了,。
微信截圖_20190820111052.png (476.61 KB, 下載次數(shù): 5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8-20 11:11 上傳
做全職媽媽,,孩子長大了再上班 如果婆婆不幫忙帶娃,媽媽大不了放棄事業(yè),,等孩子慢慢長大后再尋求事業(yè)上的突破,,雖然整個過程很艱難,但也不是辦不到,,如果婆婆肯幫忙,,媽媽能夠在事業(yè)上順利過渡,肯定會感激萬分,,但如果不幫忙,,媽媽也不是不能做到,做個全職媽媽,,還能夠多多地陪伴孩子,,讓親子關(guān)系更融洽,,也不失為一種收獲,,就看怎么想了。 姥姥過來帶孩子 婆婆不帶娃也不要緊,,如今很多姥姥心疼女兒,,紛紛過來幫忙帶娃,為女兒減少后顧之憂,,姥姥帶娃比奶奶帶娃還要讓媽媽放心,,因為姥姥和媽媽是一致的,也減少了不少育兒方面的分歧和代溝,。 減少了不必要的婆媳矛盾 婆婆不過來帶娃,,對很多媽媽來說,反而是松了一口氣,,不少寶媽寧愿自己帶孩子,,也不想跟婆婆一起帶孩子,,因為婆媳長久不在一起,生活習(xí)慣和語言思維等都不在一個水平線上,,來了要磨合,,就可能激發(fā)一些婆媳矛盾,讓寶媽陷入手忙腳亂的境地,。
婆婆不指望兒媳婦養(yǎng)老 單單指望兒子,,可能力不從心 再來說另一方面,婆婆不指望兒媳婦,,但是總得指望兒子吧,?但兒子和兒媳婦是夫妻,也是一體,,這就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比如兒子既要顧自己的小家,又要去孝順父母,,難免在精力上達(dá)不到,,本來兒媳婦可以適當(dāng)?shù)靥嫜a一下,但婆婆不用,,就會造成照顧老人上的斷層,,吃虧的還是婆婆。 婆婆的晚年遠(yuǎn)不止三年 對于寶媽來說,,困難期就是三年,,即使是生二胎,這個時期也不會超過五年,,可是老人就不一樣了,,過了60歲,身體就一年不如一年,,需要子女更多的照顧和關(guān)注,,這個時間就不好說了,可能是十年,,也可能是二十年,,難不成一直不靠兒媳婦嗎? 婆媳關(guān)系不融洽,,住在兒子家也不安心 關(guān)系融洽的婆媳,,兒媳婦會在老人晚年的時候,主動跟老公商量把老人接過來,,如果是不融洽,,兒媳婦不開口,兒子單方面把老人接過來,,也會導(dǎo)致家庭關(guān)系的不和睦,,并且老人在兒子家住著也不是那么開心,,畢竟兒子家有一半是兒媳婦的,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總歸不是舒服的事兒,。當(dāng)然也有老人說,我有退休金,,去養(yǎng)老院,,可是打聽打聽,多少老人愿意去養(yǎng)老院呢,?還是跟著子女過,,被照顧得更好一些吧。 總體來說,,婆婆不幫忙帶娃,,兒媳婦肯定有幾年的困難期,但這不是不能克服,,奶奶也不見得是幫忙帶孩子的唯一人選,,但是過去了這個坎,兒媳婦就可能再也不用婆婆的幫助,,婆婆再想贏得兒媳婦的心,,可能就難了。 再看婆婆不指望兒媳養(yǎng)老,,其實從嚴(yán)格意義上,,兒媳的確不是婆婆養(yǎng)老的第一人選,老人如果有兒子有女兒,,他們才是第一贍養(yǎng)人,,但如果老人只有一個兒子,那么兒媳婦就是協(xié)助贍養(yǎng)人,,協(xié)助好兒子盡到孝道,,這里就必須提到一點,兒子如果家里家外一把好手,,婆婆自然就享福,,不用兒媳婦照樣可以被照顧得很好,,但如果兒子是個甩手掌柜,,他自己還需要別人照顧呢,如何照顧老母親呢,,可能這個事就要兒媳婦去操心,,但是婆婆也揚言不讓兒媳婦養(yǎng)老,那就比較尷尬了,,即使有錢,,但是養(yǎng)老只靠有錢就能解決嗎,?身邊有個知冷知熱的人才是關(guān)鍵呢。 況且婆婆跟孩子不一樣,,孩子長到三歲就省心了,,而婆婆的老年卻一年比一年更需要幫助,對照顧者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如果兒媳婦真的袖手旁觀,,只是靠兒子,婆婆的晚年能舒服舒心嗎,? 所以個人的意見,,婆婆幫兒媳婦帶三年娃,并不吃虧,,能夠換來一個美好的晚年,,得到兒子媳婦全方位的照顧,這才是智慧老人應(yīng)該做的呢,,您覺得呢,?也歡迎分享您的觀點和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