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吃飯前,,把每個孩子每餐的餐盤粗略地分為6份,,其中,主食占3份,,
蔬菜
占2份,,肉類占1份。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yǎng)與健康所學生營養(yǎng)室主任胡小琪調(diào)查農(nóng)村學
生發(fā)
現(xiàn),,一些學生的
飲食習慣
仍需調(diào)整,。
有些學校每天早晨會給每位學生提供一顆煮雞蛋,為他們補充
蛋白質(zhì)
等營養(yǎng)物質(zhì),,然而胡小琪主任曾在陜西的一個學校調(diào)查時發(fā)現(xiàn),,有些孩子每天吃煮雞蛋吃膩了,就干脆不吃,,把每天發(fā)下來的雞蛋都藏到了書屜里,,有的書屜里存了好幾顆。
對于學生來說,,不吃雞蛋很可惜,,它是可以益智的食物。胡小琪主任說,,雞蛋中的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自不必說,,早上吃很扛餓,不至于上午還沒下課,,肚子就開始咕嚕嚕叫,。而且,雞蛋中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對大腦發(fā)育和提高記憶力很有幫助,。此外,蛋黃中含有
葉黃素
和
玉米黃素
,,這兩種物質(zhì)都對
眼睛
健康有益,。對于平時學習用腦和用眼比較多的學生來說,雞蛋是必不可少的食物,。
如果家庭條件允許,,可以變著花樣給家里的學生吃雞蛋,煮雞蛋、荷包蛋,、雞
蛋羹
,、少油的煎雞蛋等,只要不是天天煮雞蛋,,有了新鮮感,,孩子自然就愿意吃了。
吃包子把餡扔掉
我們平時吃包子主要就是為了吃餡,,可是胡小琪主任卻在一個小學看到有的學生吃包子只是吃皮,,把餡都剩下了。問及為啥不吃餡,,他們說不喜歡吃,,可是吃包子不吃餡和吃
饅頭
基本沒太大區(qū)別,只是比饅頭多了一點餡的味道而已,。
當然,,我們不能說吃包子皮就像吃饅頭,,營養(yǎng)價值低,,但起碼包子的餡里有肉有菜,吃包子要比饅頭營養(yǎng)相對更均衡一些,。家長為了引起孩子的食欲,,可以做各種花樣的包子,挑選孩子愛吃的食材,,進行各種混搭,,
豇豆
肉餡、
香菇
肉,、
蝦仁
雞蛋,、木耳
胡
蘿卜
等,菜(葉菜,、根莖菜,、豆角類)、肉類(蝦仁,、豬肉,、
羊肉
)、菌菇類(木耳,、香菇等)可以有很多種類搭配,,都會很好吃。
超級愛喝乳飲料
胡小琪主任說她在重慶奉節(jié)縣碰到一位學生,,家里一周給他40塊錢零花錢,。胡小琪主任問,“你的零花錢買什么呀?”“面包、
牛奶
什么的,�,!薄澳阋话阗I什么牛奶?”這位學生回答“酸酸乳”。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學生中每天喝1杯以上飲料的人占到48.9%,,最常喝碳酸飲料的孩子占到40.0%,這是一個不小的數(shù)字,。不僅學生不懂,,學校附近一些賣家也不懂,胡小琪主任又講了一件她遇到的事,,當問一個小賣店店家“您這里賣牛奶或
酸奶
嗎?”店家說“有”,,立馬拿出一瓶乳飲料,說這是他們賣的酸奶,。因此,,胡小琪主任建議學校小賣部售賣一些健康的食品,比如鮮奶,、
水果
,、
堅果
等。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yǎng)與健康所學生營養(yǎng)室副主任張倩介紹,,是不是真正的奶或奶制品,,首先看看蛋白質(zhì)含量。牛奶的蛋白質(zhì)含量在3%左右,,而有一些調(diào)味乳為了改善口味,,蛋白質(zhì)含量只有2.2%~2.5%左右。乳飲料中的蛋白質(zhì)更是少得可憐,,而糖和調(diào)味劑倒不少,,營養(yǎng)價值很低,而且喝多了容易使得身體熱量超標,,引起肥胖等,。
對于這些學生來說,他們每天的飲奶量不夠,,這還不包括奶制品,,酸奶、奶酪等更少,,因此應讓學生養(yǎng)成每天喝奶的習慣,,無論是早上喝還是晚上喝,都很有必要,,液態(tài)純牛奶和酸奶都可以,,奶酪也可以適當增加一點。
健康餐盤321
在2014年頒布的《北京市中小學生健康膳食指引》中,提出“健康餐盤321”原則,。吃飯前,,把每個孩子每餐的餐盤粗略地分為6份,其中,,主食占3份,,蔬菜占2份,肉類占1份,。吸引孩子吃主食,,不妨讓孩子和粗雜糧成為好朋友。對于每餐占兩成的蔬菜,,深色蔬菜要占到一半,。可多吃些深海
魚
,、蝦,,增加不飽和
脂肪
酸的攝入,利于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發(fā)育,。此外,,奶類制品對孩子也很重要。
零食分三級
零食可分為“可經(jīng)常食用”,、“適當食用”,、“限制食用”三個級別,。孩子應以新鮮天然的奶類,、水果、蔬菜和少量堅果類等零食為首選,,譬如新鮮水果可經(jīng)常食用,,而水果沙拉或曬干的水果干適當食用,但加工成的果脯,、蜜餞等盡量少吃,。孩子都喜歡喝飲料,不加糖的鮮榨果蔬汁可以經(jīng)常喝,,超市中
果汁
含量超過30%的果(蔬)飲料,、
杏仁
露、
乳酸菌
飲料等則應適量飲用,,而對于含糖飲料,、
咖啡
飲料或果汁含量孩子吃好也是大家的事
教育帶著孩子學營養(yǎng)
家長和老師應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餐桌禮儀,如主動請長輩入座,、就餐時不大聲喧嘩,、不隨意翻動盤中的食物等。多讓孩子動手,餐前,,讓兒童一起為家人擺放餐桌;餐后,,讓兒童一起收拾餐桌、清洗碗筷等,。教會兒童珍惜食物,、保護環(huán)境,從“光盤行動”做起,,不剩飯菜,。也可抽空帶孩子到農(nóng)村體驗種植養(yǎng)殖的辛苦和收獲的喜悅等。
環(huán)境進餐時少點批評
家長有時間應多陪孩子吃飯,,多安排他們與家人或同學共同進餐,,并營造輕松快樂的就餐環(huán)境,不應在進餐時批評指責兒童;也不要把食物作為獎罰工具,,例如不要因為兒童考試成績理想而將吃某些食物作為獎勵,,也不能將食物拿走作為懲罰。另外良好的進餐環(huán)境還需保持室內(nèi)整潔,、光線充足,、空氣流通、溫度適宜,、餐桌與食具清潔美觀等,。
廣告少播高糖的誘惑
電視廣告對學齡兒童的食物選擇行為影響很大,有調(diào)查顯示,,兒童在廣告中看到某種食物的頻率越高,,想得到該種食物的次數(shù)越多。對此,,各國對廣告有約束,。愛爾蘭從2005年起開始禁播快餐盒糖果的電視廣告;法國要求所有媒體上針對兒童和成人的食品廣告,凡是再加工食品,,或是糖,、鹽或脂肪含量超過標準的,均需提供相關(guān)營養(yǎng)信息,。
14887623625580.jpg (344.41 KB, 下載次數(shù): 2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4-6 11:31 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