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山寨 第969篇 作者:過河卒子 QQ號:82009314 微信號:82009314 圖、文:過河卒子 摩托車戶外行群 群號:322708947 歡迎收看卒子QQ空間,、卒子微信,、微信群、卒子微博,、安慶E網(wǎng),、徽網(wǎng)安慶版、安慶牽手網(wǎng),、安慶振風論壇,、各縣門戶網(wǎng)站等 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您收看《卒子走遍安慶》網(wǎng)絡長篇旅行專輯,。卒子走遍安慶,介紹安慶及安慶及周邊地區(qū)的歷史文物保護單位和旅游風景點,�,!蹲渥幼弑榘矐c》是一張介紹安慶及安慶周邊地區(qū)旅游景點的名片,向全市旅行或旅游愛好者推薦更多旅游景點,,為讀者服務,!卒子通過堅持做一件事情,將地方歷史文化與社會經(jīng)驗和生活經(jīng)驗串聯(lián)起來,,持之以恒形成一個勵志故事來與大家共勉,。今天卒子向大家繼續(xù)介紹位于位于安慶市潛山縣天柱山景區(qū)的東關寨(皖澗寨)景點。 天柱山,,傳說是三國“大喬小喬”,、京劇鼻祖程長庚、通俗小說大師張恨水,、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韓再芬的家鄉(xiāng),。歷代文人雅士、達官顯貴都喜愛天柱山水,,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蘇軾,、黃庭堅、陸游,、楊萬里等大家都曾游歷天柱,,飽覽勝境,,唱懷詠誦,刻石勒名,,留下了許多傳世詩文和人文景觀,。 天柱山位于長江北岸、安慶市潛山境內(nèi),,其主峰海拔1489.8米,,高聳挺立,如巨柱擎天,,因而稱為天柱峰,,山也就此得名。天柱山自古即為中華歷史文化名山,,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劉徹登臨天柱山封號“南岳”。后隋文帝詔廢,,隋唐以后,,南岳改為衡山。天柱山過去還有潛山,、皖山之稱,。又因春秋時為皖國封地,山名皖山,,水名皖水,,安徽省簡稱“皖”即源于此,所以又稱為安徽的“源頭山”,。它凌空聳立,,一柱擎天,渾身石骨,,嶙峋奇絕,,瑰偉秀麗,如柱,、如錐,、如炬、如劍,、如樓臺,,又如生花妙筆,素有“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天柱歸來不看峰”之贊譽! 天柱諸峰上,,美景如畫。皖澗寨又名東關寨又以雄、險,、奇,、俊著稱!東關寨除了景美之外,,歷代又是兵家爭搶的關口,、要隘。東關寨舊址在今天柱山東關群山間,。這里東控潛山余井鎮(zhèn),、嶺頭鄉(xiāng),南扼潛山的痘姆鄉(xiāng),、牌樓鄉(xiāng),,西抵水吼鎮(zhèn)、割肚鄉(xiāng),,北遏龍?zhí)多l(xiāng),。歷朝歷代仍為軍事重地。其地處大別山南北走廊上,,這里曾經(jīng)是無數(shù)著名的古戰(zhàn)場,,早在春秋戰(zhàn)國和三國時期和以后各朝各代都是各方諸侯角逐之地。 天柱山皖澗寨(東關寨)是一處尚未完全開發(fā)的景區(qū),,這條路線一路有眾多山峰,、以險稱雄,是對體力的較大挑戰(zhàn),,一般人徒步需六,、七小時,體力好的約五小時,。天柱山皖澗寨(東關寨)山路上下起伏巨大,,攀迎真峰、覆盆峰,、天獅峰等,,沿途過東關寨、大天門等景點,。 天柱山皖澗寨(東關寨)位于天柱山走馬崗東側山腳處,,俗稱前關口。存石墻一段,,長約4米,,高1.6米,中有一米寬的通道,。關口前不遠處有一巨石,,上部有一人工鑿成的半筒狀石槽,,徑0.4米。據(jù)傳是宋末劉源結寨抗元時的火炮炮座,。 東關寨又名皖澗寨,,位于主峰東約4公里走馬崗東端的燒箕洼。有石墻近20米,,中開寨門,,內(nèi)有炮基一處。加工稻谷石碓臼二處,,不久前卒子剛剛介紹過,,再上行七十余米有藏兵谷,谷后有泉眼水源,。東關地勢險要,,走馬崗東西聳立,南北坡峭壁險峻,,有小道與西關勾連,,宋末劉源倚寨抗元。 東關寨,,雄居天柱山東側,,雄有危崖千丈,絕峰對峙,,中開一線,,險若天梯;秀有鵲橋橫空,、蜒蚰攀壁,、雙獅戲球。 蜒蚰攀壁,,為天柱山怪石中一大奇觀,。巨石頭圓而身尾扁,朝上伏臥于巖坡上,,全長四十余米,,頭部頂端伸出壯如一對觸角的石柱,活象一個爬坡的蜒蚰,。煙云縹緲時,,更覺其有蠕蠕動態(tài)。 [size=0.83em]psb8.jpg (207.62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url=]保存到相冊[/url]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37 秒前 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