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人埋——回家(201)
石普水
人說死就死。死前一天妻還跟屋里人去看她時,,居然還能說話,。妻說,有可能這幾天就要死,,人抬不起頭,。下午,屋里人都在議論,�,;蛘哂邢纫娭鳎旒胰司尤辉诎戆阉龔男∥堇镞B同被褥一起抬到大兒子家里,,晚上卻真的死了,。
緊接著就是忙喪事。
死的那天夜里,,徐家人說一直忙活到4點多鐘才睡覺,。第一時間給遠在天涯海角的兒子,、侄子、女婿打電話,。他們歸心似箭,。連夜從海南出發(fā),以140馬的速度馬不停蹄趕回來,。四個侄子,、五個外甥、兩個內侄,,也都從四面八方趕回家奔喪,。
從細姐姐去世那天開始,屋里僅有的幾個留守老人也都忙活開了,,幾乎成天里都在那里上班,。就連最無事的我,也像南郭先生那樣在那里混,。我一心想把老人死亡的消息通過網絡發(fā)布出去,,結果內容錯漏百出,沒有時間�,�,!
亡人在停放著的冰棺放在靈堂正中。那是頭天晚上的勞動成果,。
冰棺旁邊是地仙先生在查日子,。
原來,老人死的那天是“重喪”日,,第二天是“重復”日,,都不能有響動——不能放炮,也不能放音樂,。所以頭天夜里沒有放炮,。
地仙是本村人,小時候僅僅讀了幾年書,。雖然有字書讀得不多,,但是無字書卻讀得相當好。他是一個極有心計的人,,不知什么時候居然把老人的出生年月都記錄在他的本子上,!地仙先生伶牙俐齒,他叫自己為“高shumiao” ,,吹噓說幾年前騎摩托車被交警捉住,,問他叫什么,他說叫 “高shumiao” ,,他說警察寫不來這個名字,。他就這么裝瘋賣傻,,跟警察軟磨硬泡,最后,,交警竟然放了他,。我們家鄉(xiāng)方言倒是真的有“shumiao”這個詞,形容那些性格圓滑,,變故多,善于見風使舵,,行為捉摸不定的人,。—— 是否寫作“沭渺”,?我不敢確定,,也沒有向他請教。
地仙“shumiao”終于選定“三月十五日(4月21日)”出殯,。
日子似乎是太緊迫了一點,,但那是恰到好處的良辰吉日,似乎別無選擇,。
第二天,。本家的幾個人上午都去各位親戚家“把信”。我們在家的幾位男人開始搭棚,。
搭棚不難,。細姐姐弟弟說他在縣城幫人搭棚,一個工,,150塊錢,。買來八米寬的花薄膜,100多塊錢,。用車到村里拉來10根竹子——我們村林場的,,不用花錢雇。把竹子用鐵絲扭緊,,然后把花薄膜蓋上,,大功告成。女人們則緊鑼密鼓“捫鞋”——在孝子,、孝孫,,包括所有戴孝的小輩們都捫鞋�,!安妙^肩”——孝衣是裁縫們的事,,家里必須準備頭肩,孝子一丈二尺,,媳婦六尺,,其余的人都只有幾尺——這就是所謂“披麻戴孝”,。女人們裁頭肩,輩分大小,、關系親疏是有區(qū)別的,。頭肩布以前女人們做鞋有用。現在都是一次性的,,誰都沒有用,。雖然不是每一個人都懂得,但是必須按前傳后教的老規(guī)矩辦,。如果有人鉆牛角尖,,那就引起不必要的矛盾。妻是一個有心人,,做事留心,,比較內行。
我一向做事大大咧咧,,而且一直在學校,,退休以前遇到這些事,通常只是來燒香,、吃飯,。出殯那天也只是張張煙、打打鑼鼓,。前年屋里一個叔叔去世,,我開始全程參加這些工作,不過也只是一個跑龍?zhí)椎慕巧�,,而不是主角,,幫幫忙�?br />
量力而行。重在參與吧,。
現在,,我還是一個跑龍?zhí)椎模俏覉猿衷诠ぷ鲘徫簧�,,沒事時跟地仙,、布置靈堂的先生說說話,跟“舅舅”亡人兄弟們說說話,,吃飯跟他們一桌,。
分工不同吧。
沒事的時候“shumiao”有板有眼的數落道士——
“今天是現飯,,明天是現飯,,后日還是現飯。嗚何——嗚何——”
“魚沒遲,肉沒熟,,豆腐憋bie憋bie淡,。嗚何——嗚何——”
有沒有這回事,不知道,�,!般鹈臁闭f道士滿口胡言。他看日子卻是引經據典,,為人造福,。
細姐姐兩個兄弟都是木匠,現在都60多歲了,。老大今年68歲,,雖然滿頭白發(fā),卻紅光滿面,,精神十足。一天三餐酒,,每餐一杯,。養(yǎng)蜜蜂,賣蜂蜜,,賣蜂王漿,。兒子在外面裝模板,每年5,、60萬,。今年幾個月已經有20萬塊錢了,這次,,姑姑去世,,專門回來。一個文質彬彬的人,,斯斯文文的,。做事肯定認真負責。小弟,,可能60剛剛出頭,,看上去比我年輕。也養(yǎng)蜜蜂,,現在陪讀,,孫子在高中讀書。喜歡打牌,, “拖三”5塊錢一個三子,。說他侄子每年春節(jié)都要贏幾萬塊錢。
(2016。4.22)(待續(xù))
補充內容 (2016-4-26 15:22):
人死人埋——回家(201)
石普水
那天,,妻跟屋里人去看細姐姐時,,她居然還能說話。妻說,,有可能這幾天就要死,,人抬不起頭。下午,,屋里人都在議論,。或者有先見之明,,徐家人居然在傍晚把她從小屋里連同被褥一起抬到大兒子家里,,晚上卻真的死了。
人死如燈滅,。
活著的人卻要緊張地忙喪事,。
死的那天夜里,徐家人說一直忙活到4點多鐘才睡覺,。第一時間給遠在天涯海角的兒子,、侄子、女婿打電話,。他們歸心似箭,。連夜從海南出發(fā),以140馬的速度馬不停蹄趕回來,。四個侄子,、五個外甥、兩個內侄,,也都從四面八方趕回家奔喪,。
亡人在停放著的冰棺放在靈堂正中。那是頭天晚上的勞動成果,。
冰棺旁邊是地仙先生在查日子,。
細姐姐死的那天是“重喪”日,第二天是“重復”日,,都不能有響動——不能放炮,,也不能放音樂。所以頭天夜里沒有放炮,。
地仙是本村人,,小時候僅僅讀了幾年書。雖然有字書讀得不多,,但是無字書卻讀得相當好,。他是一個極有心計的人,不知什么時候居然把老人的出生年月都記錄在他的本子上!地仙先生伶牙俐齒,,他叫自己為“高shumiao” ,,吹噓說幾年前騎摩托車被交警捉住,問他叫什么,,他說叫 “高shumiao” ,,他說警察寫不來這個名字。他就這么裝瘋賣傻,,跟警察軟磨硬泡,,最后,交警竟然放了他,。我們家鄉(xiāng)方言倒是真的有“shumiao”這個詞,,形容那些性格圓滑,變故多,,善于見風使舵,,行為捉摸不定的人�,!� 是否寫作“沭渺”,?我不敢確定,也沒有向他請教,。
地仙“shumiao”終于選定“三月十五日(4月21日)”出殯。
日子似乎是太緊迫了一點,,但那是恰到好處的良辰吉日,,似乎別無選擇。
第二天,。本家的幾個人上午都去各位親戚家“把信”,。
我們在家的幾位男人開始搭棚。搭棚不難,。細姐姐弟弟說他在縣城幫人搭棚,,一個工,150塊錢,。買來八米寬的花薄膜,,100多塊錢。用車到村里拉來10根竹子——我們村林場的,,不用花錢雇,。把竹子用鐵絲扭緊,然后把花薄膜蓋上,,大功告成,。女人們則緊鑼密鼓“捫鞋”——在孝子、孝孫,包括所有戴孝的小輩們都捫鞋,�,!安妙^肩”——孝衣是裁縫們的事,家里必須準備頭肩,,孝子一丈二尺,,媳婦六尺,其余的人都只有幾尺——這就是所謂“披麻戴孝”,。女人們裁頭肩,,輩分大小、關系親疏是有區(qū)別的,。頭肩布以前女人們做鞋有用�,,F在都是一次性的,誰都沒有用,。雖然不是每一個人都懂得,,但是必須按前傳后教的老規(guī)矩辦。如果有人鉆牛角尖,,那就引起不必要的矛盾,。妻是一個有心人,做事留心,,比較內行,。
我做事大大咧咧,而且一直在學校,,退休以前通常只是來燒香,、吃飯。出殯那天也只是張張煙,、打打鑼鼓,。前年屋里一個叔叔去世,我開始全程參加這些工作,,不過也只是一個跑龍?zhí)椎慕巧?br />
其實,,這次我本可以不跑龍?zhí)椎摹T谖覀兪�,,一般喪事基本上都是本姓人為主,,其它雜姓只是幫忙,可以不天天上班,。 “細姐姐”的先夫姓徐,,不是我們本家。但是我們是沒有走動的親戚,,又是學校同事,。因為這一層關系,,孝子夫妻倆請我們夫妻去“幫忙”。
我其實喜歡有規(guī)律地按時吃飯,。第三天沒有什么大事,,我已經煮好粥了,但是孝子夫妻還是來電話叫我去吃飯,。盛情難卻,,于是我天天去“上班”。
量力而行,。重在參與吧,。
我想把老人死亡的消息通過網絡發(fā)布出去,結果內容錯漏百出,,沒有時間�,。�
雖然只是一個跑龍?zhí)椎�,,但是必須堅持在工作崗位上,。沒事時跟地仙、布置靈堂的先生說說話,,跟“舅舅”亡人兄弟們說說話,,吃飯跟他們一桌。
分工不同吧,。
細姐姐兩個60多歲的兄弟都是木匠,。大舅舅今年68歲,雖然滿頭白發(fā),,卻紅光滿面,,精神十足。他一天三餐酒,,每餐一杯。養(yǎng)蜜蜂,,賣蜂蜜,,賣蜂王漿。兒子在外面裝模板,,每年5,、60萬元收入。今年幾個月已經有20萬塊錢了,,這次,,姑姑去世,小老板專門回來,。一個文質彬彬的斯斯文文的人,。做事肯定認真負責,。小舅舅,可能60剛剛出頭,,看上去比我年輕,。也養(yǎng)蜜蜂,孫子在高中讀書,,他陪讀,。喜歡打牌, “拖三”5塊錢一個三子,,贏了幾百塊錢,。他說,做小老板的侄子每年春節(jié)“拖三”都要贏幾萬塊錢,。
聰明人,。講感情。大方,。姑姑火化那天,,路上“擺茶祭”,給出力的人一條中華香煙,!
(2016,。4.22)(待續(x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