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里清明 文/高建瓴
清明屬于節(jié)氣,,下雨卻屬于天氣,,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然而,,二者之間卻又有著一種說不清道不明聯(lián)系,,有著一種解不開的情結。 清明常常伴著雨水而來,,雨水往往隨著清明而至,。她們是孿生的姊妹?深情的閨蜜,?藍顏知己,?還是絕世情人?……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是杜牧的詩句。正是由于詩人抓住了清明時節(jié)的特點,,抓住了清明和雨之間這種割不斷的內在聯(lián)系,,所以寫得極為成功,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傳誦,,成為膾炙人口的佳句,。 在我的印象中,幾乎每到清明都會下雨,,幾乎每次去鄉(xiāng)下做清明都是冒雨前往的,。 猶記那年清明節(jié),我外公剛去世不久,,我們全家去外公墳前掃墓,。天空正下著瓢潑大雨,還時不時地夾雜著雷聲和閃電,,在大風的慫恿下,,雨愈加瘋狂、肆虐,,像一位醉漢在車窗外猛烈地拍打著窗戶玻璃,,我感覺車子有些輕微的振動,心緊縮成一團,。任憑那刮雨器在緊張而忙碌地左右開弓,,還是刮不盡那一條一條細小的“溪流”。 此時,,我感覺自己并不是坐在車上,,倒像是在船上,,馬路上積聚了很深的水,我看見前面的那輛車子分明就是在水上“劃”著,。 大哥緊握方向盤,,一臉的嚴肅,眼睛穿過兩重玻璃(他戴著很厚的近視眼鏡),,還有那重重雨簾,,極力地望著前面,,小心翼翼地開動著車子,。父親坐在大哥旁邊的副駕駛位上,也是一言不發(fā),,我看不見他的臉,,那如山的背影就在我的正前方,讓我一度緊張的心情得到了些許慰藉,。從小時候起,,我就很熟悉這個背影,我便是在他的庇護下一天天地成長起來的,。 母親就坐在我的身邊,,我的左手緊緊地握住她的右手,雖然我們都沉默不語,,但是,,我感覺到我們之間一直都在默默地交流著,這是心與心之間的交流,,這是“一切盡在不言中”的交流,,而那交流中的信息,似乎正從我們握緊的雙手之間傳遞,。因為,,剛才我還看見兩行淚水,正順著母親的臉頰流淌,,一如那車窗玻璃上,、瘋狂地流淌著的“小溪”,直到我握緊母親的手之后,,我便發(fā)現(xiàn)母親臉上的“小溪”慢慢地就不見了,。 等我們到達舅舅家之后,雨似乎小了些,,風也不再那么瘋狂了,。舅舅把家里所有大大小小點的雨傘都找了出來,還向鄰居家借了幾把,,然后一起分發(fā)給我們,,我們便又冒雨向外公的墓地出發(fā)了,。 我一手舉著傘,一手攙扶著母親,,在那條彎彎曲曲的鄉(xiāng)間小路上前行,。鄉(xiāng)間小路畢竟不像城里水泥路面,一路上都是坎坎坷坷,、泥濘遍地,,我擔心母親滑倒,把她的一肢胳膊攙得緊緊的,,很小心地一步一步慢慢向前挪動,。 一到野外,風又猛烈起來,,雨也越下越大了,,那小小雨傘幾乎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我們的頭發(fā),、臉頰全都被雨水打濕了,,雨水正沿著臉頰、順著脖頸往下淌,,淌進肩膀和脊背,,冰涼、冰涼,。我的眼鏡片上都蒙上了雨水,,感覺眼前一片模糊,什么都看不見,,只是在沿著那條隱隱約約的路線機械地朝前挪動,。 好在墓地并不很遠,大約十分鐘之后,,便來到了墓地旁邊,。我立定足,摘下眼鏡,,在胸前唯一的一塊干地方擦干鏡片上的雨水,,我這才看清楚眼前那個新壘砌起來的土堆——外公的墳墓。墳墓就在一塊油菜地的邊上,,我看見那滿地的油菜花已謝,,有的是自然凋謝,有的是被這風雨給催落的,。好在每株油菜上都結滿了的莢果,,飽滿而結實,讓人在風雨之中也能看到些許的希望,。 在每一個油菜的莢果上都掛滿了晶瑩的淚珠,,一顆一顆連成串,,一串一串向下滴落,落進廣闊的大地,、落入深深的泥土,。地面上,全是點點滴滴的落紅,,與泥土緊緊相擁在一起,,漸漸地分不清彼此�,!奥浼t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這時,,母親早已淚流成河,,她先是小聲地哭泣,,雙肩不停地抖動著,。慢慢地,聲音便越來越大了,,情緒也越來越激動了,,任憑我怎樣安慰她都無濟于事,直到最后,,幾乎變成了歇斯底里的嘶喊,。那樣的嘶喊真的是掏心掏肺,至今都叫我無法忘記,,讓我一想起來就會恐懼,、顫栗、流淚,。 轉眼又是清明時節(jié),,距離記憶中的那個清明節(jié)已經有些年頭了。窗外,,依然是大風呼呼作響,、大雨傾瀉如注,恍惚中,,我仿佛又回到了多年前的那個清明節(jié)……
2016年清明節(jié)前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