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河情
石普水
黎河公園是城里人一塊 休閑地,。據(jù)陳潔先生考證,,黎河開鑿于明代弘治年間,。一個叫黎西橋的有錢人出錢修建的,,所以叫黎河,。盡管黎河面積不過是一口大塘那么,,但是人氣特別旺,。從早到晚,,里里外外到處都是川流不息的人群。
黎河四周有一圈鋼筋焊成的鐵網(wǎng),,把內(nèi)外分成兩種截然不同的功能,。
黎河里面是公園。每天天不亮,,公園小鳥就嘰嘰喳喳叫開了,。不久就人聲鼎沸。進門東邊寬敞的地方可以算操場,,有兩隊人在打太極拳,,也有兩隊人在舞劍。他們互不干擾,,各有自己的音樂在指揮,,井水不犯河水。還有人在健身器材上操練,,或者在雙杠,、單杠上拉伸,或者在扭腰,,或者躺著抻腰,,各取所需,各得其樂,。伴隨著輕快悅耳的音樂,公園河中間是一群服裝統(tǒng)一的女人們跳腰鼓舞,。鏗鏘有力的節(jié)奏,,齊整協(xié)調(diào)的舞姿,遠遠望去,,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去年,慶�,?谷諔�(zhàn)爭勝利70周年詩詞楹聯(lián)學會上,,那一群翩翩起舞的女人,或許就是她們這一群退休的大姐們,。公園北邊也是跳廣場舞的女人,。錄音機里播放著優(yōu)美的民歌,,女人們翩翩起舞,后面還有一些跟著慢慢地或伸手或抬足——那可能是第二梯隊的見習生,。更多的人在走路,,慢慢地走路的是老人,步履輕快地走路的是年輕人,,還有手拉手的老伴,,甚至有柱著拐杖的白發(fā)蒼蒼老者。
太陽出來了,。公園中間有人做操,,踢腿,拉二胡,,吹笛,,還有人三三兩兩地談話,聲音高亢,,慷慨激昂,。反貪、房價,、漲工資,,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那是一群憂國憂民的退休干部們,。
黎河公園人絡(luò)繹不絕,。走了一批,又進來一批,。重復著相同又不盡相同的故事,。中午、下午,,黎河公園人依然很多,。不過絕大部分是老人,他們從家里帶來折疊馬兒,。人以群分,。女人們家長里短,男人們家事國事,;女人們輕言細語,,男人們慷慨激昂。這是老人版的“宿松論壇”,。下午甚至有兩個坐著輪椅來的,,白發(fā)蒼蒼的男人坐著閉目養(yǎng)神,,女老人坐在折疊馬兒上休息。夕陽西下,,他們又推著輪椅回家,。熱愛生活,享受生活,。一道難得的風景,!西北邊水泥櫈上有四、五班打撲克的,�,?吹谋却虻娜诉多。五毛錢一局,,那純粹是打發(fā)時間,。
如果說公園里是休閑場所,公園外邊則是小買小賣的生意場,。四面八到處都是做買賣的,。生活在縣城里的人們買菜,縣城附近的鄉(xiāng)下人們賣菜,。兒子家就住在黎河旁邊,。從兒子家出門往東,路邊北面是一排簡陋的小屋,,幾個平方就是一家店鋪,。來來往往,我清楚記得這些舊店鋪,。從南到北第一家是“野生魚行”,,里面成天都是活魚、泥鰍的腥味,。 “黑伢黑豬肉” 是去年開張的,,主人是一個精明強干的鄉(xiāng)下小伙子,生意很好,,往往中午就賣完回家,。一家塑料制品,一家饅頭,、饃饃之類小吃店。通往“仁里街”兩邊分別是肉店和理發(fā)店,。2006年兒子家做屋,,妻每天都到這個胖女人店里來買肉。理發(fā)店里依然是那個看來已經(jīng)50多歲的男人,。這些資深店鋪的老板青春就在這里度過,,或者一生都在這里度過,,平平淡淡,然而也安安穩(wěn)穩(wěn),。理發(fā)店旁邊又是名不見經(jīng)傳的饅頭,、饃饃之類小吃店,也是最近來的,�,!按旨Z豆粑、蕎麥卷子”是一家老字號,,生意很好,。茶葉、炮店旁邊是一家榨油坊,,人氣特別旺,。每天上上下下來榨油、買油的人有時候把道路都堵塞了,。油坊里三個人,,兩個大老爺們,一個特別能干的50左右的女人,,每天風風火火,,炒籽、榨油,,忙上忙下,,揮汗如雨�,!袄媳本┟骘�,、紅豆餅”是去年來的外地人,生意也很好,。貨真價實的老面餅,,5塊錢4個�,!袄媳本┎夹钡赇伵赃吺堑財�,,一地老古董,古錢幣什么的,,想來不是真貨吧,。一家叫 “漁人家超市”的餐館,一家 “蔣氏祖?zhèn)髅胤浇罟翘弁蠢懑煛痹\所 ,,“自釀白酒”,,“饞嘴鴨”,“廠價直銷蠶絲被” 。
黎河公園東面是一條公路,。公路北邊清一色都是賣樹苗的,。春天里臨近公路旁邊到處是各種各樣的樹苗。有認識的,,也有不認識的,。好在很多樹苗上都掛了一塊牌子,八月桂,、銀杏,、狗骨、羅漢松,、黃李,、櫻花、湯山梨,、大白桃,、紅棗、山東大棗,、砂糖蜜桔,、南豐蜜桔、甜橙,、天花,、柚子、葡萄……這是社會進步的標志,,從溫飽到富裕的標志,,人們在打扮、美化自己的家園,。
黎河公園南面也是小店鋪,。牙科診所、服裝專買,,茶葉專賣,,食品店、飾品店,、水產(chǎn)品專賣,,琳瑯滿目,這里比北邊生意還好,,里面還有一個很大的農(nóng)貿(mào)市場,,魚、肉,、禽,、蛋,各種各樣的蔬菜,批發(fā),、零售應(yīng)有盡有。這里一天到晚路都是濕漉漉的,,走路都是磕磕碰碰,,摩托車拼命地按喇叭,只有清早才有片刻的寧靜,。
黎河公園西邊還是店鋪,,不過都是小店鋪,舊店鋪,。南面第一家專門炒瓜子的店鋪,,外地人,專門賣葵花籽,、西瓜籽,、南瓜子、花生,,小生意但是非常紅火,。接著是賣米粑、小麥粑的包子店,,賣菜籽的,,還有糧油食品店、日用百貨小商品店鋪,。
跟這些店鋪面對面的是小攤販,,流動的,固定的,。流動的來自縣城周邊的居民,,他們都是一些老年居民,平時自己種菜,,清早采摘,,然后踏著晨曦,挑著到這里來賣,。他們不吆喝,,蹲著,或者坐在扁擔上,,男人們吸著煙,,也有人拿著一個饃饃美美的吃。然而,,縣城人都愿意買他們的菜,,他們的菜新鮮,也不貴。太陽出來了,,賣菜的隊伍漸漸短了,,城管執(zhí)法也來了。
緊緊挨著黎河公園四周鋼筋焊成的鐵網(wǎng)邊都是一些固定的賣菜攤販,。賣肉的,,賣菜的,賣米的,,土豆,、蓮藕,、胡蘿卜,、蘿卜、白菜,、茼蒿,、莧菜、山藥,、香椿苗,,各種各樣,應(yīng)有盡有,。這是些資深的攤販,。賣菜的擺放整齊,紫的茄子,,白的蘿卜,,紅的胡蘿卜,黃的藕,,綠的青菜,,五顏六色。賣魚的活蹦亂跳,,買來后賣魚的三下兩下給你剖出來。賣肉的師傅把紅紅的精肉擺在肉凳上作招牌,,你買時他刀下不顯山不露水切下一塊肥肉,,他們是生意精,。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可匠陨�,,靠水吃水,。生活教會了他們,,,。或者,,這里發(fā)不了什么大財,但是絕對虧不了本,。本錢少,,每天多多少少都能賺錢,賺一點錢,,夠養(yǎng)家糊口就行。到黎河公園街口,,一個賣肉的,,50來歲,每天到站在十字路口,,下雨天,,冬天,支一個簡易雨棚,,不冷不熱的天氣,,他都站在十字路口,不急不疾的看著南來北往的人,,期望他們來買肉,。365天,天天站在十字路口,,這就是小攤販,!
想到這里,我忽然對黎河公園萌生敬意,。彈丸之地,,竟然給老人們以休閑娛樂,給平民百姓——應(yīng)該是底層的平民百姓以養(yǎng)家糊口的經(jīng)濟來源,。
(2006.3.29.農(nóng)歷二月廿一)(草稿)
補充內(nèi)容 (2016-4-17 21:15):
黎河
石普水
黎河公園是城里人的一塊休閑場地,。據(jù)陳潔先生考證,黎河開鑿于明代弘治年間,。因為是一個叫黎西橋的人出錢修建的,,所以叫“黎河”,。雖然水面卻不過農(nóng)村一口大塘面積那么大,但是還是“河”,,并且從早到晚,,里里外外都是川流不息的人群。
黎河四周有一圈鋼筋焊成的鐵網(wǎng),,把里外分成兩種截然不同的功能,。
黎河里面是公園。每天天不亮,,公園小鳥就嘰嘰喳喳叫開了,。不久就人聲鼎沸。進門東邊一塊寬敞的地方是操場,,一隊人在打太極拳,,一隊人在舞劍。他們跟著各自的音樂在起舞,,互不干擾,。還有人在健身器材上操練,或者在雙杠,、單杠上拉伸,,或者在扭腰,或者躺著抻腰,。公園北邊是跳廣場舞的女人,。錄音機里播放著優(yōu)美的民歌,女人們翩翩起舞,,后面還有一些“見習生”跟著慢慢地或伸手或抬足,。伴隨著輕快悅耳的音樂,公園河中間有一群服裝統(tǒng)一的女人們跳腰鼓舞,。鏗鏘有力的節(jié)奏,,齊整協(xié)調(diào)的舞姿,遠遠望去,,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去年,慶�,?谷諔�(zhàn)爭勝利70周年詩詞楹聯(lián)學會上那一群翩翩起舞的,,或許就是這一群退休的大姐們。更多的人圍著黎河在散步,。步履輕快的是年輕人,,慢慢地走路的是老人,還有手拉手 “醉里吳音相媚好” 的老伴,,甚至有柱著拐杖的白發(fā)蒼蒼老者,。
太陽出來了,。公園中間有人做操,踢腿,。有人拉二胡,,吹笛。還有人三三兩兩地談話,,聲音高亢,,慷慨激昂。
黎河公園人絡(luò)繹不絕,。走了一批,,又進來一批。重復著相同又不盡相同的故事,。中午,、下午,黎河公園人依然很多,。然而絕大部分是老人,并且從家里帶來折疊馬兒,。西北邊水泥櫈上有四,、五班打撲克的�,?吹谋却虻娜诉多,。五毛錢一局,純粹是打發(fā)時間,。人以群分,。女人們家長里短,男人們家事國事,;女人們輕言細語,,男人們慷慨激昂。反貪,、房價,、漲工資,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這里是老人版的“宿松論壇”,。下午甚至有兩個坐著輪椅來的,白發(fā)蒼蒼的男人坐著閉目養(yǎng)神,,女人坐在折疊馬兒上休息,。夕陽西下,,他們又推著輪椅回家。熱愛生活,,享受生活,。一道難得的風景!
公園小社會,,人生百態(tài)面面觀,。
公園外邊是繁忙的生意場。到處都是做小買小賣生意的,。生活在縣城里的人們來買菜,,縣城附近的鄉(xiāng)下人們來賣菜。兒子家就住在黎河旁邊,。出門往東,,路北邊都是一排簡陋的小屋,幾個平方的面積就是一家店鋪,。來來往往,,我逐漸熟悉了這些店鋪。從南往北,,第一家“野生魚行”,,里面成天都是活魚、泥鰍,,散發(fā)出濃烈的魚腥味,。 “黑伢黑豬肉” 是去年開張的,主人是一個精明強干的鄉(xiāng)下小伙子,,生意很好,,往往中午就賣完肉回家。還有一家塑料制品,,一家饅頭,、饃饃之類小吃店。通往“仁里街”兩邊分別是分別是肉店和理發(fā)店,。2006年兒子家做屋,,妻每天都到這個胖女人店里來買肉。理發(fā)店里依然是那個看來已經(jīng)50多歲的男人,。這是一些資深店鋪,,老板們的青春年華就在這里度過——或者一生都將在這里度過。平平淡淡,,然而也安安穩(wěn)穩(wěn),。 “粗糧豆粑、蕎麥卷子”是一家老字號,,生意很好,。茶葉,、炮店旁邊是一家榨油坊,人氣特別旺,。每天上上下下來榨油,、買油的人有時候把道路都堵塞了。油坊里三個人,,兩個大老爺們,,一個50左右的女人特別能干,每天風風火火忙上忙下,,炒籽,、榨油�,!袄媳本┟骘�,、紅豆餅”是去年來的外地人,生意很好,。貨真價實的老面餅,,5塊錢4個�,!袄媳本┎夹钡赇伵赃吺堑財�,,一地老古董,古錢幣什么的,。一家叫 “漁人家超市”的餐館,一家 “蔣氏祖?zhèn)髅胤浇罟翘弁蠢懑煛痹\所 ,, “自釀白酒”,,“饞嘴鴨”,“廠價直銷蠶絲被” ,。
黎河東面是一條公路,。春天里公路兩邊清一色都是賣樹苗的。到處是各種各樣的樹苗,。有認識的,,也有不認識的。有人在樹苗上都掛了一塊牌子,,八月桂,、銀杏、狗骨,、羅漢松,、黃李、櫻花,、湯山梨,、大白桃,、紅棗、山東大棗,、砂糖蜜桔,、南豐蜜桔、甜橙,、天花,、柚子、葡萄……眾多的綠化樹苗是社會進步的標志——富裕起來的人們都在打扮,、美化自己的家園,。
黎河南面是老店鋪,生意比北邊還好,,店面比北邊大一些,。有牙科診所,有服裝專買,,有茶葉專賣,,有糕點食品店專買、水產(chǎn)品專賣,,貨物琳瑯滿目,。店鋪里面還有一個更大的農(nóng)貿(mào)市場。魚,、肉,、禽、蛋,,各種各樣的蔬菜應(yīng)有盡有,,有零售還有批發(fā)。這里路上一天到晚路都是濕漉漉的,。來來往往的過路人都難免磕磕碰碰,,真的是摩肩擦踵,摩托車則拼命地按喇叭,,只有清早,,才有片刻的寧靜。
黎河公園西邊還是店鋪,,小店鋪,,舊店鋪。南面第一家專門炒瓜子的店鋪,,外地人,,專門賣葵花籽、西瓜籽、南瓜子,、花生,,小生意非常紅火。還有賣米粑,、小麥粑的包子店,,賣菜種籽的,還有糧油食品店,、日用百貨小商品店鋪,。
跟店鋪面對面的是賣菜的小攤販。流動的菜販是來自縣城周邊的居民,,一些老年居民,。平時他們自己種菜,清早采摘,,然后踏著晨曦,,挑著到這里來賣。他們不吆喝,,蹲著,,或者坐在扁擔上。男人們吸著煙,,女人們交頭接耳地說著話,。也有人拿著一個白饃饃美美的吃�,?h城人似乎都愿意買他們的菜,,他們的菜新鮮,價格也不貴,。太陽出來了,,城管執(zhí)法的來了,賣菜的隊伍漸漸短了,。
緊緊挨著黎河公園四周鋼筋焊成的鐵網(wǎng)邊的都是一些固定的賣菜攤販。賣肉的,,賣菜的,,賣米的,土豆,、蓮藕,、胡蘿卜、蘿卜,、白菜,、茼蒿、莧菜、山藥,、香椿苗,,各種各樣,應(yīng)有盡有,。這些資深的攤販,,菜擺放得整整齊齊,紫的茄子,,白的蘿卜,,紅的胡蘿卜,黃的藕,,綠的青菜,,五顏六色。賣魚的活蹦亂跳,,稱好后女人三下兩下給你剖出來,。賣肉的師傅把紅紅的精肉擺在肉凳上作招牌,然而你買時他刀下會不顯山不露水切下一塊肥肉,。他們是一些生意精,。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可匠陨剑克运�,。生活教會了他們,。或者,,這些人發(fā)不了什么大財,,但是他們本小利大,生活開支少,,每天都能賺錢,,夠養(yǎng)家糊口。黎河公園街口一個賣肉的,,50來歲,,每天都站在十字路口,看著南來北往的人,。只有下雨天,,北風呼嘯的冬天,支一個小小的簡易雨棚,。不冷不熱的天氣,,站在十字路口,不急不疾,多少年的養(yǎng)成職業(yè)素養(yǎng),。 365天,,天天靜靜地站在十字路口,淡定,,堅定,,這就是小攤販!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我忽然對黎河公園萌生了一種敬意,。彈丸之地,她竟然是一方樂土,,供人們休閑與娛樂,,給人們以無限的快樂,給平民百姓——底層的平民百姓以養(yǎng)家糊口的經(jīng)濟來源,。
黎河,!
(2006.3.29.農(nóng)歷二月廿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