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子走遍安慶,介紹安慶老城和七縣一市的歷史文物保護單位和旅游風景點,。卒子走遍安慶是一張介紹安慶旅游景點的名片,,更多推薦旅游景點,為讀者服務,!通過“卒子游記”,,帶領大家去慢慢欣賞一個去除浮躁的長篇紀實旅行錄,“堅持”自我的信念,,一生為之努力,。 張溪老街 ——原屬安慶風景 第857篇 作者:過河卒子 QQ號:82009314 本文:過河卒子圖片、撰文 摩托車戶外行群 群號:322708947(熱愛安慶山水旅游的戶外朋友進) 歡迎收看卒子QQ空間,、《走遍安慶》群322708947,、《走遍安慶小二班》群346876262、卒子微信,、微信群,、卒子微博、安慶E網(wǎng),、徽網(wǎng),、安慶牽手網(wǎng)等 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您收看《卒子走遍安慶》網(wǎng)絡長篇旅行專輯,。張溪鎮(zhèn)位于池州市東至縣,, 位于大歷山北麓,升金湖之濱,,黃湓河穿境而過,,地勢東高西低,山丘湖圩兼有,。主要景點有張溪老街,、升金湖等,今天卒子帶大家到這里看一看,。
QQ截圖20160116093355.jpg (147.06 KB, 下載次數(shù): 4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16 09:34 上傳
張溪鎮(zhèn)老街位于云霧繚繞的大歷山北麓,,煙波浩淼的升金湖之濱,背靠龍山嶺,,面朝張溪河,,地理位置優(yōu)越,文化底蘊深厚,,人脈資源豐厚,。據(jù)史料記載:梁、陳二代在今縣境設南太原郡,,置和城(今東流鎮(zhèn)),、晉陽(今張溪鎮(zhèn))兩縣(晉陽縣存96年),屬南豫州,。
隋平陳后,,太原郡及和城、晉陽兩縣并廢,,后置晉陽鄉(xiāng)屬宣州郡秋浦縣,,永泰元年(765)改屬池州。會昌初(841—846),,在原和城縣舊址建東流場,,屬江州彭澤縣。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升東流場為東流縣,,屬江州。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改屬池州池陽郡,,并割貴池之晉陽鄉(xiāng)屬東流至今。
張溪老街現(xiàn)與堯渡老街,、東流古街并稱為東至縣三大歷史文化街區(qū),。1997年張溪鎮(zhèn)六聯(lián)窯廠發(fā)現(xiàn)古墓,墓內有銅鏡,、銅壺,、銅盤,、銅獅、銅鼎等文物,。出土的器皿還有青銅兵器,、禮器、生活器皿,、雕塑及珍貴玉器,。尤其那把青銅玉具劍,劍身長70厘米,,寬3.8厘米,,劍格玉質并飾有蟠螭紋。據(jù)專家鑒定是西周時古墓葬,,可佐證張溪老街歷史之悠久,。
宋朝的宋英宗時,隨著江南的開發(fā),,人口的增多,,老街漸具規(guī)模,“市面平曠,、屋舍儼然,、商賈接踵”,朝廷曾在此設有驛站,。元朝末年,,朱元璋大戰(zhàn)陳友諒時曾在老街河灘屯兵養(yǎng)馬、操練水兵,。清代康乾盛世,老街成為池州,、饒州,、九江三府交通要道,東流,、至德兩縣設置的四條官道,,其中東池(東流經(jīng)長安、蘭橋,、唐田至貴池),、景池(景德鎮(zhèn)到貴池)兩條官道都從這里經(jīng)過,這時老街更加興旺繁華,,一度成為東流縣的首鎮(zhèn),。
悠久的歷史遺韻不僅增添了老街神秘色彩,更使老街成為人們追逐向往的地方,。早在戰(zhàn)國時期詩人屈原流放陵陽時曾幾度游歷老街,;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彭澤縣令陶淵明,,利用東流蒔菊的閑暇常到邑下老街觀賞;昭明太子曾在老街書院苦讀詩書,;明初大將許山曾為朱元璋在老街屯兵養(yǎng)馬,,操練水兵;清雍正時八品修職郎土橋徐堃為老街修建楊家橋,;清嘉慶恩科解元馮云露常徜徉老街觀景覽圣,、賦詩作對。
現(xiàn)在的老街,,也給張溪帶來了豐富的人脈資源,。清同治九年(1870年)佘氏17世祖佘邦杰、太子少保,、兵部侍郎,,安徽巡撫部院提督;六甲村的吳沖曾任清福建霞浦知縣,,吳燦璋任渦陽縣令,,吳材子任徐州府師訓,吳以林任安慶府師訓,;及晚清名人佘德政,,吳玉璋等都是出生于老街的杰出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