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子石(安慶風景)——卒子走遍安慶 卒子走遍安慶,,介紹安慶老城和七縣一市的歷史文物保護單位和旅游風景點,。卒子走遍安慶是一張介紹安慶旅游景點的名片,更多推薦旅游景點,,為讀者服務,! 通過“卒子游記”,帶領大家去慢慢欣賞一個去除浮躁的長篇紀實游記錄,,讓大家從每天一篇,、一年三百篇游記的節(jié)奏里漸漸明白一個“堅持”的信念,做一件事絕非一年幾年所能完成,,它需要一生去努力,。 求子石 ——安慶風景 第836篇 作者:過河卒子 QQ號:82009314 本文:過河卒子圖片、撰文 摩托車戶外行群 群號:322708947(熱愛安慶山水旅游的戶外朋友進) 歡迎收看卒子QQ空間,、《走遍安慶》群322708947,、《走遍安慶小二班》群346876262、卒子微信,、微信群,、卒子微博、安慶E網,、徽網,、安慶牽手網等 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您收看《卒子走遍安慶》網絡長篇旅行專輯,。位于大龍山森林公園景區(qū)有一處石頭群,這里烏龍溪水潺潺流過,,巨石上下,、錯落有致,這就是安慶民間的“求子石”,,今天卒子向大家介紹這里,。
據(jù)余墩當?shù)卮迕駛髡f,這塊“求子”石頭的名字起源于一個凄美的傳說,,故事還要從東漢末年講起,,最后會以這塊石頭結束。
東漢末年,,諸侯混戰(zhàn),,百姓家破人亡,到處逃荒要飯,,天下人無不怨聲載道,。石塘湖東岸有個小山坡,住了一戶人家,,老夫妻倆打漁為業(yè),,要自己勞作而生,。可是他們卻有一件不了心愿,,就是膝下無子。每當想到此,,老倆口心里不是滋味。一天,,老漢看到路上成群結隊要飯的百姓,,他放下手上的活,為要飯的百姓渡船過河,,不收分文,。巧的是老婆的老伴,年過四旬那日正在大龍山圓照寺燒香求佛,,路過一堆大石頭,,她所性坐在石頭上歇歇腳,正感口渴,,下到石頭溝里喝口烏龍溪的水,,回家不久便懷孕了,這可樂壞了老漢,。當老漢得知老伴是在圓照寺下的石頭上歇腳,,喝了溪水懷孕,便常常打柴放在石頭溝里,,讓寺里的僧侶抱去燒火,,就便是“求子石”的傳說。
如今,,走在大龍山森林公園的小道上,,大家會很不留意地在一塊巨石上看到安慶本土書法家馮仲華老先生書寫的“求子石”三個字,并請附近一位老石匠刻上去的,。
余墩村位于楊橋鎮(zhèn),,一面靠水,一面臨水,,是安慶最早居民地,,據(jù)記載從商周時期就有人世代聚居于此。在大龍山半山腰有多塊巨石堆,,稱“求子石”,,相傳以前不少居民婚后久年不孕,但誠心禱告摸拜此石后便即求子得子,,十分玄妙,,其中當?shù)氐墓賳T和鄉(xiāng)坤的夫婦呢,!
當今向“求子石”求子的人雖然已很少,但“求子石”景點卻依然是大龍山森林公園的一個重要的景點,。
馮仲華,,男,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安徽黃梅戲學校副校長,。1938年生,高級講師,。安徽省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安慶市書協(xié)主席。安徽安慶市人,。擅長書寫楷,、隸、行,、草,。小楷、草書作品入選全國第一,、二屆書法篆刻作品展覽,。有的作品收入《全國第一屆書法篆刻作品集》《當代楹聯(lián)墨跡選》《黃山詩百家書法精萃》等,在《書法》《中國書法》等報刊發(fā)表,,被博物館,、紀念館收藏或被碑刻。著述有《書法略論》等,。 [size=0.83em]psb7.jpg (137.22 KB, 下載次數(shù): 0)
下載附件 [url=]保存到相冊[/url]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56 秒前 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