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伴水來水伴山,,漂流請來“白馬潭”。
石灘沙灘險水灘,包你漂個好喜歡,!
冠以白馬之名的潭村座落于國家級風(fēng)景區(qū)天柱山西北面,與大別極頂?shù)陌遵R尖一脈相承,,高下相望,,幾十戶人家依山傍水而居,高高的屋腳多是取用河卵石壘砌而成,,渾圓而不失沉穩(wěn),,巧合而不失天然。一觸目的感覺就是古樸無華,。蜿蜒而下的潛水河在村前拐了一個S形的大灣,,灣內(nèi)有七灘五潭,變化多姿,,或因峽緊束而奔放如歌,,或積深淵而嫻靜端秀,或落平沙而坦蕩如砥,。水大時節(jié),,浪茫茫如白馬揚(yáng)鬃,故名“白馬潭”,。兩岸群山逶迤,,巍然相累,最高峰“犁頭尖”不僅名字與華山西峰相同,,且挺拔尖聳之狀也十分相似,。晴空麗日之下,,山青青,云皓皓,,天藍(lán)藍(lán),,水碧碧,竹排點(diǎn)點(diǎn),,野渡悠悠,,一派原生態(tài)佳境。
就是一班打起“天柱山下第一漂”品牌的山里漢子,,在河邊搭起茅草棚,,在流了多少年的河灣里重新駕起因為公路交通便捷而久違了竹筏。
我們先乘竹排逆水而上,,一幅纖夫行的畫面赫然入目,,兩位排工一先一后,纖繩在肩,,弓背前行,。緩坡倒也罷了,可那又陡又滑的石壁如何越過,?倏忽之間,,我發(fā)現(xiàn)那坡上竟齊排排地鑿有腳印大的石窩窩,踩著這些凹宕,,纖夫雖步步艱難卻也步步穩(wěn)當(dāng),。據(jù)說這些腳印窩已經(jīng)幾百歲了,那時,,不可能用上鋼釬炸藥,,聰明的村民從山上砍下很多柴禾,堆在石上,,將石燒紅,,然后用河水猛潑,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讓石皴裂,再作修打,,便創(chuàng)造出征服天險的原始奇跡,。
“大家坐穩(wěn),我們馬上向下漂啦,!”排工一吆喝,,一點(diǎn)篙,竹排如一只黑天鵝,,翩然順?biāo)埋Y,,河水漾起笑渦,,快活一如清純的少女。迂回之間,,山重水復(fù),,緩急相續(xù),跌宕起伏,,有似人生之旅,,命運(yùn)之程。其間,,既有動如脫兔的陽剛交響,,亦有靜若處子的舒婉樂章。最刺激的應(yīng)是闖灘沖浪,,那種大起大落的律動和足以粉碎一切怯懦的無畏,,令人記起“成功是勇敢之子”的盧梭名言。
十里七灘中的“天險灘”,,全長400余米,,上下落差十多米,水流最為湍急,。一入灘,,浪拍排響,嘩聲大振,,但見排工全神貫注,,快速調(diào)篙,左頂右接,,儼然一副揮師突圍的驍將之態(tài),,小小竹排上下顛簸,忽而被浪壓入水中,,忽而沖出水面,,瞬間變幻,稍縱即逝,,我等卻有驚之喜而無險之虞,,沉浸在奮斗搏擊生生不息的壯美之中。
似乎要調(diào)節(jié)漂游節(jié)奏,,途中被幾次安排上岸,,去逛那迷人的高岸灘頭。且不說那野曠開闊,、坻平水軟的沙灘風(fēng)情,,最顯異趣的還是那一個接一個的石灘奇景�,!按箪F潭”邊,,霧漫漫,,石漫漫,億億萬萬的個體相互靠攏相互鋪墊又各具特點(diǎn):大都如磐,,小者渾圓,,就如樹木會呈現(xiàn)自己的年輪一樣,許許多多的石頭經(jīng)水擊浪蝕紋理畢現(xiàn),,色彩斑斕,,或通體紅潤如瑪瑙,或晶瑩純潔如白玉,,或黃綠搭配如貓眼……琳瑯滿目,,應(yīng)接不暇。我找到兩塊石頭最奇,,那黑白相間的天然圖案,,一如小鳥依人,一如土窯藏炭,,“小鳥依人人依誰”的淑女情懷以及“心憂炭賤愿天寒”的炭翁血淚,,竟被包容得這樣堅強(qiáng)而久遠(yuǎn)。還有一種被當(dāng)?shù)厝艘詾槭窍x子蛀過的石頭,,石體如蜂窩,,據(jù)說山風(fēng)從不同方向吹來,石頭就會發(fā)出不同聲響,,刮西北風(fēng)時發(fā)嗚嗚之聲,,似母子呼喊回應(yīng);刮東南風(fēng)時作噓噓之聲,,似母親哄子入眠,,故又名“母子石”,真是絕妙至極,!來自京城和香港的客人突發(fā)奇想——這里不也可以舉辦世(石)博會嘛,!
看來世間萬物,你賦予它喜歡,,它才有生命,。山風(fēng)掠翠,杜鵑搖紅,,素湍綠潭,,倒影流光,飛漱之間,,清榮峻茂,兩山排闥,,水落石出,,如禽,,如獸,如盆景,,“獅象把門”,、“金牛汲水”、“鷹嘴啄食”……或立或坐,、或俯或仰,、或眺望或期待,無不在參差中帶著一種逸脫神色,,好像隨時可以飛動起來,。招一招水,爽,!清一清喉,,樂!排工中有一人稱“徐導(dǎo)”者,,立馬助興高歌黃梅一曲“天仙配”,,男女角色一人反串,還自拉二胡伴奏,,把我們的情緒撩得格外高漲,。忽然,一種“咩咩”叫聲橫空而來,,原來,,我們樂了,山頭上的野山羊也樂了,!
過金牛峽,,視野豁然開朗,一個偌大的船形洲,,出現(xiàn)在水灣石側(cè),,弧型沙岸線修長而柔韌,宛若胴體輪廓的美妙素描,。洲頭獨(dú)木橋橫,,洲上綠草如茵,遠(yuǎn)處竹林村舍掩映,,樹木麥田相間,,桐花盈盈,人在畫中,;近處,,幾頭黃牛或臥或立,,竟是那般地怡然自得,,那么地寧靜與安詳,,真叫人賞心悅目,百慮盡消,。徐導(dǎo)忙不迭地指點(diǎn)介紹,,哪里是瓜蔞園哪里是板栗園,再三邀請我們秋天再來,,說是到時要讓我們自采板栗自己嘗,,圖個新鮮,吃個痛快,!
在馬潭中餐,,野肴山珍,真讓人飽了口福,。我們坐竹凳,,圍竹桌,用竹筷,,吃那河里特產(chǎn)的沙鰍魚,,肉滾滾,圓嘟嘟,,連骨吞渣,,又可口又省事,還有山蕨菜,,木香粑,,以及用萵苣櫟打出的綠豆腐,別有一番風(fēng)味,。
告別馬潭時,,當(dāng)年任村書記而今還在經(jīng)營茶場的徐老告訴我,這兒歷史上曾是大別山潛岳兩縣之間的山貨碼頭,,頗具人文氣象,,上有觀音寺,下有天星庵,,漢代左慈樂此山水隱居垂釣,,元末劉伯溫修煉于村后紅蘿山書劍洞得無字天書,后來太平天國石達(dá)開還憑此天險抗擊清兵,,所建營盤關(guān)卡遺址尚存,。
有人說,山神秘而水親近,。我以為,,大山的神秘源于它脫俗而立,秉性堅定;水親近在于她追尋不止,,品格滋潤,。放飛思緒,一首“山水都是朋友”之歌在心頭蕩漾,,物我為友,相愛相融,,才有了馬潭的山幽,、水活、灘奇,、峽美,,但愿有更多人親近這一切,以使我們的日子更加明媚,,滋味更加久遠(yuǎn),。鄭炎貴
|
a23696503_s.jpg (236.3 KB, 下載次數(shù): 4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4-14 10:01 上傳
102041a98uccbu3cpgd089.jpg (272.87 KB, 下載次數(shù): 4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4-14 10:01 上傳
124641xy79wy9wuv5y400w.jpg (310.33 KB, 下載次數(shù): 4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4-14 10:01 上傳
140430gr3c97w733bcqr9n.jpg (372.22 KB, 下載次數(shù): 3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4-14 10:01 上傳
142447uzrqgoltioy5gl51.jpg (339.33 KB, 下載次數(shù): 4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4-14 10:01 上傳
152357gnyffuu5j11211w5.jpg (305.82 KB, 下載次數(shù): 3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4-14 10:01 上傳
224727i4r8353534e7j5d3.jpg (325.78 KB, 下載次數(shù): 4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4-14 10:01 上傳
|